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喜浑吉见访

喜浑吉见访

唐代 李群玉

公子春衫桂水香,远冲飞雪过书堂。
贫家冷落难消日,唯有松筠满院凉。

诗人李群玉的古诗

酬魏三十七

唐代 李群玉

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
一吟丽可风流极,没得弘文李校书。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代 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寄友二首

唐代 李群玉

野水晴山雪后时,独行村落更相思。
无因一向溪头醉,处处寒梅映酒旗。
花落轻寒酒熟迟,醉眠不及落花期。
愁人相忆春山暮,烟树苍苍播谷时。

和吴中丞悼笙妓

唐代 李群玉

丽质仙姿烟逐风,凤凰声断吹风空。多情草色怨还绿,
无主杏花春自红。堕珥尚存芳树下,馀香渐减玉堂中。
唯应去抱云和管,从此长归阿母宫。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

唐代 李群玉

春月三改兔,花枝成绿阴。年光东流水,浩叹伤羁心。
酌桂烟屿东,鴂鸣江草深。良图一超忽,万恨空相寻。
上国刈翘楚,才微甘陆沉。无灯假贫女,有泪沾牛衾。
衡岳三麒麟,各振黄钟音。卿云被文彩,芳价摇词林。
夫子芸阁英,养鳞湘水浔。晴沙踏兰菊,隐几当青岑。
明月洞庭上,悠扬挂离襟。停觞一摇笔,聊寄生刍吟。

湖阔

唐代 李群玉

楚色笼青草,秋风洗洞庭。夕霏生水寺,初月尽云汀。
棹响来空阔,渔歌发杳冥。欲浮阑下艇,一到斗牛星。

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唐代 李群玉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北省谏书藏旧草,
南宫郎署握新兰。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

将之番禺留别湖南府幕

唐代 李群玉

本乏烟霞志,那随鸳鹭游。一枝仍未定,数粒欲何求。
溟涨道途远,荆吴云雪愁。会登梅岭翠,南翥入炎洲。

醉后赠冯姬

唐代 李群玉

黄昏歌舞促琼筵,银烛台西见小莲。二寸横波回慢水,
一双纤手语香弦。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愿托襄王云雨梦,阳台今夜降神仙。

文殊院避暑

唐代 李群玉

赤日黄埃满世间,松声入耳即心闲。
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戏赠魏十四

唐代 李群玉

兰浦秋来烟雨深,几多情思在琴心。
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紫极宫斋后

唐代 李群玉

紫府空歌碧落寒,晓星寥亮月光残。
一群白鹤高飞上,唯有松风吹石坛。

别狄佩(梁公玄孙,旅于南国)

唐代 李群玉

翠竹不着花,凤雏长忍饥。未开凡霄翮,空把碧梧枝。
圣人奏云韶,祥凤一来仪。文章耀白日,众鸟莫敢窥。
郁抑不自言,凡鸟何由知。当看九千仞,飞出太平时。

晓宴

唐代 李群玉

金波西倾银汉落,绿树含烟倚朱阁。
晓华胧xz闻调笙,一点残灯隔罗幕。

闻湘南从叔朝觐

唐代 李群玉

长沙地窄却回时,舟楫駸駸向凤池。
为报湘川神女道,莫教云雨湿旌旗。

哭郴州王使君

唐代 李群玉

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瑶树忽倾沧海里,
醉乡翻在夜台中。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

唐代 李群玉

昔与张湘州,闲登岳阳楼。目穷衡巫表,兴尽荆吴秋。
掷笔落郢曲,巴人不能酬。是时簪裾会,景物穷冥搜。
误忝玳筵秀,得陪文苑游。几篇云楣上,风雨沉银钩。
□□□□□,□□□沧洲。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银壶傲海雪,青管罗名讴。
贱子迹未安,谋身拙如鸠。分随烟霞老,岂有风云求。
不逐万物化,但贻知己羞。方穷立命说,战胜心悠悠。
不然蹲会稽,钩下三五牛。所期波涛助,燀赫呈吞舟。

横吹曲辞。骢马(一曰骢马驱)

唐代 李群玉

浮云何权奇,绝足势未知。长嘶青海风,躞蹀振云丝。
由来渥洼种,本是苍龙儿。穆满不再活,无人昆阆骑。
君识跃峤怯,宁劳耀金羁。青刍与白水,空笑驽骀肥。
伯乐傥一见,应惊耳长垂。当思八荒外,逐日向瑶池。

恼自澄

唐代 李群玉

常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莫遣春风里,红芳点袈裟。

早鸿

唐代 李群玉

木落波浪动,南飞闻夜鸿。参差天汉雾,嘹唳月明风。
野水莲茎折,寒泥稻穗空。无令一行侣,相失五湖中。
李群玉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20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