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唐代 李群玉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九女叠云屏,於焉恣栖息。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相逢十年旧,嚬笑等欢慽.一饭玉露蔬,中肠展堆积。
停食不尽意,倾意怅可惜。云水一分飞,离忧洞庭侧。
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

诗人李群玉的古诗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唐代 李群玉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
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
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
既为金界客,任改净人名。愿扫琉璃地,烧香过一生。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第一龙宫女,相怜是阿谁。好鱼输獭尽,白鹭镇长饥。

怀初公

唐代 李群玉

不见休上人,空伤碧云思。何处开宝书,秋风海光寺。

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

唐代 李群玉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
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
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拏。
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

送崔使君萧山祷雨甘泽遽降

唐代 李群玉

谢公一拜敬亭祠,五马旋归下散丝。不假土龙呈夭矫,
自然石燕起参差。预听禾稼如云语,应有空濛似雾时。
已向为霖报消息,颍川征诏是前期。

读贾谊传

唐代 李群玉

卑湿长沙地,空抛出世才。已齐生死理,鵩鸟莫为灾。

寄友人鹿胎冠子

唐代 李群玉

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宜与谢公松下戴,净簪云发翠微间。

山驿梅花

唐代 李群玉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送友人之峡

唐代 李群玉

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

送隐者归罗浮

唐代 李群玉

春山杳杳日迟迟,路入云峰白犬随。两卷素书留贳酒,
一柯樵斧坐看棋。蓬莱道士飞霞履,清远仙人寄好诗。
自此尘寰音信断,山川风月永相思。

池州封员外郡斋双鹤丹顶霜翎仙态浮旷罢政之日因呈此章

唐代 李群玉

潇洒二白鹤,对之高兴清。寒溪侣云水,朱阁伴琴笙。
顾慕稻粱惠,超遥江海情。应携帝乡去,仙阙看飞鸣。

留别马使君

唐代 李群玉

俱来海上叹烟波,君佩银鱼我触罗。蜀国才微甘放荡,
专城年少岂蹉跎。应怜旅梦千重思,共怆离心一曲歌。
唯有管弦知客意,分明吹出感恩多。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唐代 李群玉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题樱桃

唐代 李群玉

春初携酒此花间,几度临风倒玉山。
今日叶深黄满树,再来惆怅不能攀。

赠元绂

唐代 李群玉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

长沙紫极宫雨夜沉坐

唐代 李群玉

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春灯含思静相伴,
夜雨滴沉更向深。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
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题金山寺石堂

唐代 李群玉

白波四面照楼台,日夜潮声绕寺回。
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

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唐代 李群玉

紫泥飞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观。北省谏书藏旧草,
南宫郎署握新兰。春归凤沼恩波暖,晓入鸳行瑞气寒。
偏是此生栖息者,满衣零泪一时干。

江楼独酌怀从叔

唐代 李群玉

水国发爽气,川光静高秋。酣歌金尊醁,送此清风愁。
楚色忽满目,滩声落西楼。云翻天边叶,月弄波上钩。
芳意长摇落,蘅兰谢汀洲。长吟碧云合,怅望江之幽。

九日越台

唐代 李群玉

旭日高山上,秋天大海隅。黄花罗粔籹,绛实簇茱萸。
病久欢情薄,乡遥客思孤。无心同落帽,天际望归途。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唐代 李群玉

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朗吟无渌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景饯多愁。
李群玉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20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