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强至
结綵仙山对净坊,曳珠宾履捧台光。灯摇夜月天形动,歌聒春风物态狂。
刻烛诗成传魏国,吐茵酒酽醉程乡。今年始彻清宵禁,倍觉都人乐意长。
予连日奔走吏事蚤出暮还君然兄数赐临问乃不
次韵丁评事春雨
再寄元真宫读书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和登金铜门
赵龙图自西川携鹿儿至秦相惠
通判国博中斋诗
依韵奉和司徒侍 其二
綵舟徐动信春风,丞相行春乐意融。花底马蹄追暮鸟,柳梢旗尾挂晴虹。
驱驰造化三篇里,摆落尊荣一笑中。何况佳辰偏宴客,酒樽东阁不曾空。
赠李熊先辈二首
送彭景行寺丞侍养得请归荆南别业
送河北转运燕刑部被命充三司副使
范钺进士遗楼彻司马庭石以质交楼作诗美之因邀某同作
楼君仕涂杰,范子儒林选。论交二人者,诚至不以勉。
范也车将西,楼也酒以饯。胡然胶漆地,犹假外物显。
范子庭前石,千年立苍藓。移入楼君圃,重可载十辇。
坚以示固交,此意岂云浅。怪不涉剜刻,险不到崖巘。
坦然久要情,无向石间辩。其坚竟有泐,其重尚可转。
不若照以心,两确乃吾善。永结忘形游,嵌岩君勿羡。
数日前伏蒙吴先生留饮旋辱尊什喜某之来谨依
和知府王给事官舍北轩新竹
依韵和栽花二阕
送吕贯中
甲寅立春夜雪
閒卿遽垂和答复依元韵戏之
朱郎中以梅花衣香分惠诸君皆有诗谢依韵和之
百和慇勤出省郎,清真似有雪中香。风流不在金炉煖,自转馀薰到锦囊。
新秋夜月寄故人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659篇诗文
代上余太宰生辰
夜会洪方叔
立春二首
甲寅仲冬祠马步宿斋宫乙卯仲春十七日复因马
送同年周涛赴吉幕
依韵和酬孙公素中允写怀见贻
依韵和答陈公度五邑季点道中见寄之什
送京西运使周度支
依韵和张君仪职方城上观雪
哭王仲密四首 其二
牧养监阅马
依韵和陆丈瑞香花
洪君然太博以元日刺字交驰卒不一见作诗相遗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安正堂观牡丹
依韵奉和经略司徒侍中清明兴庆池上之作
寄题郭明府寺丞颍上西斋
诗赠圆公大士
京兆府初赴同天节宴诗二首
九日有感二首
二月十二日城西送韩玉汝龙图马上作
送乔岑
寄献王中丞
开元寺仁王院见丛竹偶书
太阳岭
睢阳别包进甫
祠仙姑回马上作
冬末郡学感怀和韵
暮春伯宪留饮席上走笔戏成二首
闻马公节裴光世别头入试偶成
还府推杨学士无为编
送王夕拜移帅庆阳
依韵和酬王明远见寄
顺师归湖寺后以诗见招因戏答之
禁烟节同子玉徐先生野步
送朱郎中得谢归淮南二首
别希鲁回马上口占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七夕末伏
寄盛子美俞元功二先辈
范钺进士遗楼彻司马庭石以质交楼作诗美之因
某前日以鄙诗叙谢通判国博特垂宠和谨复依韵
送传宣李子范供奉归阙
李花
谢知府少卿
过伯乐庙
送王敏夫判官赴举京师
送元恕
园竹为大雪所折
和张文通书怀
书吴江垂虹亭诗
依韵和酬鲜于子骏郎中见寄
月卿大师以书抵予言到自永嘉今将还杭因索诗
病中雪夜闻韩六秘校会诸君二首
九日与诸君饮
和叔以琴诗见贻因成一篇奉答
九日作
某近辱诸公光和前篇鄙思未已复自次元韵奉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