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依韵和酬王明远见寄

依韵和酬王明远见寄

宋代 强至

一日论交坐席间,肯平壮气就衰颜。
篇章漫欲窥沧海,道谊从来仰泰山。
白日声名君籍籍,青云意绪我斑斑。
元戎幕府那能久,太学诸生已望还。

诗人强至的古诗

别筠阳

宋代 强至

忆初来筠阳,风土习未稳。
家人畏山气,一日或数饭。
愁来数去期,三载若天远。
居之既累月,吏事颇云简。
山水惯可观,鸡彘肥堪馔。
却愁解印绂,夺此养疏懒。
觞咏趣滋适,不觉满铨限。
门前迎新官,槌鼓闹田阪。
顾予谢邓侯,宁有邑人挽。
水声与山光,念此违耳眼。

何太宰生日二首

宋代 强至

河岳灵神拥瑞来,剑川一夜起云雷。
祥风破腊吹灰琯,和气先春报砌槐。
龙邸久膺心膂托,金瓯终为姓名开。
年年已与梅花约,长借清香入寿杯。

送王审言供奉

宋代 强至

飞花几点送春馀,执手春风意惨如。
一见相欢露肝胆,莫因别后却情疏。

依韵和粹中早春

宋代 强至

寒威犹压晓,淑气已回春。
不道朱颜旧,刚怜华岁新。
震雷将出地,蛰户莫存身。
渐报莺花信,眉头日渐伸。

献知府张少卿

宋代 强至

当年直气吐虹霓,因使平津位晚跻。
大笔驱驰争化匠,纤机摆落得天倪。
名随婺女双溪远,诗压休文八咏低。
官是诸卿郡山水,志完宁独在公圭。

别林仁祖御史

宋代 强至

论交乡里各儿童,三纪相看两鬓蓬。
孤宦无资元附骥,故人得鬓近乘骢。
秦仪面激殊今日,管鲍心知有古风。
归兴严程何太急,片时车马复西东。

邑斋偶书

宋代 强至

作邑穷山奈拙何,簿书期会损天和。
却缘众醉独醒甚,翻觉同天敌国多。
岂顾有人张巧舌,第忧无术拯颓波。
偏亲垂老妻孥少,独愧渊明归去歌。

上高明府孙世则寄书及诗依韵和酬

宋代 强至

客颜憔悴过三闾,犹喜良朋记拙疏。
忽隔重江论旧契,更言终日困新书。
宦情共减中年后,乐事难同二月初。
好在江山一樽酒,他时怀抱为君舒。

一春未尝行乐而群花今已离披感而成篇

宋代 强至

只知倦马趁风沙,不觉啼莺破物华。
始拟尊前谋小酌,早堪枝上数残花。
壮图惨淡流年驶,乐事参差暮景斜。
薄醉浩歌搔短发,江湖归兴满天涯。

宋周士以新蕈为惠并示佳句依韵和答

宋代 强至

食蕈由来胜茹芝,十年此味望晴霓。
雕盘细簇春云朵,惠我殷勤助杀鸡。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戊申西洛中秋对月

宋代 强至

白玉盘从海面浮,闲云一点即时收。
山川表里无遗照,天地寻时可是秋。
清景似偏孙相阁,高情更属庾公楼。
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

再和都官见答

宋代 强至

离幽便欲趁芳时,越分非能守一枝。
多语羞随禽反舌,逢辰强学凤来仪。
故林有约依前去,落絮无踪逐处随。
若得东风聊借力,免教燕燕竞差池。

依韵酬献陈州王密学见寄二首

宋代 强至

触热初来太华西,恐烦后命促佳期。
两人幕府叨同日,千载门阑值一时。
储邸忽开趋诏召,宾筵空在失栖迟。
念公诗句情无极,更听秦民话去思。

送王宾玉

宋代 强至

相如昔乘使者车,县令负弩当前驱。
颇矜意气夸里闾,檄词烂熳肆欺诬。
归来不说民饥臞,馀佞更留封禅书。
江山清绝冠天区,岂甘久被斯人污。
迩来炳灵轶古初,耆俊相繼驰亨衢。
堂堂御史今名儒,志节慷慨忠义俱。
才高识远器有馀,不似文园浅丈夫。
一朝持节归成都,使星皎皎临坤隅。
辍从宪府恩意殊,霜威鹗击正所须。
奸胥所在察于荼,交券计斤良可吁。
锄凶芟秽忌踟蹰,元恶须行七日诛。
恶除惠泽益沾濡,顿使枯瘠都丰腴。
坐茵未暖毡氍毹,诏归还直承明庐。
朝廷急贤恢远图,碧鸡金马不用渠。
以人报国功难逾,诸生中有何武无。

春日送王明远

宋代 强至

马蹄乘兴急离秦,轻雪初消塞外尘。
谈笑暂来趋幕府,文章犹记从车茵。
雍雍妙画平边徼,衮衮清言服座人。
诗句不须论别意,临岐探破故都春。

送陇州使君刘仲仪左藏赴治

宋代 强至

夹道浓香数里焚,随车和气一城薰。
兵民如见古循吏,文武兼能今使君。
冷射祠堂汧水月,晴飞郡阁陇山云。
幕中知有才从事,樽俎清谈定喜闻。

依韵和酬杨公济澄江见寄长句

宋代 强至

子美幕中赡暇日,喜传幽事到京华。
地偏浙水开孤垒,风散江云覆万家。
日出鱼虾来早市,潮空凫雁落晴沙。
羡君吏隐能终岁,却恨吾游未有涯。

予连日奔走吏事蚤出暮还君然兄数赐临问乃不

宋代 强至

朝出鸡声新,暮归马蹄苶。
思君不得往,一饭或三辍。
自从伐木兴,友道寝欲灭。
夫子眷独勤,聊解予心结。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春雪

宋代 强至

草木空催造化忙,六花先出压群芳。
酒寒玉斝消春味,烟湿金群减昼香。
地暖落霙堆旋失,风和乱片舞初长。
相公更好调元去,已兆丰年在此乡。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中秋对月

宋代 强至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
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
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6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