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刘有方御药翠岩亭

题刘有方御药翠岩亭

宋代 强至

购石黄金费,开轩翠玉丛。
端居怜象魏,远意自衡嵩。
花弄疏帘日,禽呼静榻风。
移山宁有术,未易笑愚公。

诗人强至的古诗

依韵和尹嗣复秘校登回銮寺阁有感之什

宋代 强至

尹子辞才两崛奇,家声好繼汉翁归。
人间茂器无施设,天畔危翁独据依。
诗兴远随孤鸟逝,客心闲傍片云飞。
登临不比江南节,何事徘徊怨落晖。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冬节筵间喜雪

宋代 强至

初长日景午阴前,瑞雪迎开上相筵。
点缀酒杯飞细细,侵凌歌扇落绵绵。
岁功豫作三登地,云气都成一色天。
惊破醉魂诗句险,不容吏部瓮根眠。

丙午岁与府中诸君重游张氏园慨然成诗

宋代 强至

醉书曾记并游人,今日重游墨尚新。
对酒年来惊白发,惜花时复数青春。
四方散落几交臂,万事参差一病身。
傍水园林自萧洒,不须出郭远风尘。

官满将见舍弟

宋代 强至

三岁别吾弟,今归心始降。
从兹得安寝,无梦过重江。
预验鹊音喜,行看雁影双。
西湖犹可泛,酤酒市羊羫。

与任道及顺久二师赋小阁见月

宋代 强至

醉领玉川子,夜入支公院。
危阁邀共登,身在霜空半。
缺月穿云来,尘区未应见。
长飚荡寸霭,天宇痕无线。
坐久吹青灯,寒光可对面。
飘飖释苑秀,洒落儒林彦。
相逢爱忧清景,险语写幽玩。
野令才素悭,斗为吟毫健。
诗成万象索,孤影转楼殿。
游屦绝出门,高僧应作伴。

依韵答元卿

宋代 强至

手把君诗愧暗投,为论昔会觉难酬。
巨杯既醉行无算,大句相鏖敌固求。
别后溪山应故态,近来寤寐忆前游。
致身不早真吾耻,犹喜清欢尚黑头。

赠苏宣甫

宋代 强至

谪宦多因众口谗,犹君战衄困羁衔。
鹰拿群雀翻遭网,舟驾长风忽断帆。
曾拥貔貅交白刃,肯同儿女泣青衫。
有才恐失朝廷意,不日房陵被诏函。

范钺进士遗楼彻司马庭石以质交楼作诗美之因邀某同作

宋代 强至

楼君仕涂杰,范子儒林选。论交二人者,诚至不以勉。

范也车将西,楼也酒以饯。胡然胶漆地,犹假外物显。

范子庭前石,千年立苍藓。移入楼君圃,重可载十辇。

坚以示固交,此意岂云浅。怪不涉剜刻,险不到崖巘。

坦然久要情,无向石间辩。其坚竟有泐,其重尚可转。

不若照以心,两确乃吾善。永结忘形游,嵌岩君勿羡。

代上余太宰生辰

宋代 强至

瑞挺真儒翊圣时,沩山秀气育丰规。
庆符昌运千龄会,前应中秋十日期。
天上光连奎昴宿,人间身占凤凰池。
枌榆暂领旬宣寄,荣诞衣冠祝寿眉。

依韵和达夫泛湖之作

宋代 强至

雨气随云却上天,山头已扫欲晴烟。
柳条不尽空围岸,荷叶犹晴未碍船。
时序百年催乐事,乾坤一笑入诗篇。
主人著姓平原后,莫惜金樽醉绮筵。

迓漕台感书

宋代 强至

郡县齐瞻使者麾,马蹄行处是霜威。
前驱宁免为负弩,高谢未能图拂衣。
顾己自知吾道在,折腰甘被俗人议。
古来策足皆贫贱,伊起耕夫吕钓矶。

送觉上人还霅

宋代 强至

卞山风月古,秀发在诗人。
之子含清骨,禅师托后身。
千篇取箧藁,一梦绕乡苹。
知己大丞相,无劳揖缙绅。

结交行

宋代 强至

贵友高车照簪组,富友黄金轻粪土。
二友方论富贵交,以漆倾胶入心腑。
一朝金尽囊无馀,门前不见簪组车。
贵人今车底似昔,早失黄金旧时客。
由来结交要势均,一轻一重难为人。
滔滔世上耳馀辈,寂寥管鲍今埃尘。
交情以势不以义,今日虽同明日异。
君子结交自有持,贱贫富贵不我移。

常尉携酒馔就部役所见劳

宋代 强至

酒蚁清香绿盏飞,河鲂雪缕玉盘肥。
三春花草殊南北,一笑乾坤外是非。
膏血生民劳版筑,筋骸薄宦走都畿。
陶潜此日方萧瑟,那啻篱边遇白衣。

观莲

宋代 强至

水仙也曝晚霞衣,万片鲜红照绿池,
花近酒杯逾酷烈,盖随舞袖忽欹垂。
且延胜赏观灵匹,好折清香赠侍姬。
苦被浊泥埋没久,题诗今喜相公知。

送吕贯中

宋代 强至

陋邑相逢乐且敖,一枰才了又丹醪。
酒因校户知君大,棋为论饶觉我高。
忽对溪山挥别袂,却忧棋酒寡同袍。
勉哉各努当年力,无使功名见二毛。

依韵奉和省判程郎中省宿

宋代 强至

北望宫墙树万年,九霄云退湛秋泉。
坐间星斗悬吟次,梦里江湖在目前。
月缓粉闱添皓色,更长红烛灭青烟。
中郎心计元无敌,更向风骚擅将权。

春日送王明远

宋代 强至

马蹄乘兴急离秦,轻雪初消塞外尘。
谈笑暂来趋幕府,文章犹记从车茵。
雍雍妙画平边徼,衮衮清言服座人。
诗句不须论别意,临岐探破故都春。

牧养监阅马

宋代 强至

骨瘦谁知骥騄名,驽群平视圉夫轻。
夷涂好在重骧首,喜见今年春草生。

和司徒侍中同赏梨花

宋代 强至

映花急把玉交杯,凤扫残香已几堆。
酷爱岂惟公假借,惯曾御苑见花来。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6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