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代 孟浩然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译文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梅花还带着雪,刚刚有些暖意,烟柳也才发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陪着姚使君来听童子的颂歌,佛家的经书。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领会了佛理才知道我是虚无的,领悟了空也就厌恶实体了。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我迷惑的心应当觉悟,游子的思绪却还没有平和下来。

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注释

姚使君:未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惠上人:未详。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偈(jì):又作伽陀、偈陀,意译偈颂、颂。系与诗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
法王:佛与法自在,称曰法王。
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
观空:此处指”析空观“,于五音等法,观查分析,离其着心。
迷心:迷惑之心。
未遑宁:谓没有闲暇安息。遑,闲暇。

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孟浩然一生的交游颇多,僧人为其重要的交游对象之一,他也喜好登游各种佛寺禅居。这首诗就是他陪着一位姚姓州郡长官一起拜访一位禅师后所作。

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简析

该诗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名游寺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观止》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着,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的表明了诗人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

诗人孟浩然的古诗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唐代 孟浩然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晓入南山

唐代 孟浩然

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鲲飞今始见,鸟坠旧来闻。
地接长沙近,江从汨渚分。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唐代 孟浩然

自君理畿甸,予亦经江淮。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
归来休浣日,始得赏心谐。朱绂恩虽重,沧洲趣每怀。
树低新舞阁,山对旧书斋。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送朱大入秦

唐代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宴荣二山池

唐代 孟浩然

甲第开金穴,荣期乐自多。
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竹引携琴入,花邀载酒过。
山公来取醉,时唱接篱歌。

渡浙江问舟中人

唐代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高阳池送朱二

唐代 孟浩然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习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一题作永嘉浦逢张子容客卿)

唐代 孟浩然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乡园万馀里,失路一相悲。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唐代 孟浩然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春情

唐代 孟浩然

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已厌交欢怜枕席,
相宝游戏绕池台。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更道明朝不当作,相期共斗管弦来。

赴京途中遇雪

唐代 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临涣裴明府席遇张十一、房六

唐代 孟浩然

河县柳林边,河桥晚泊船。文叨才子会,官喜故人连。
笑语同今夕,轻肥异往年。晨风理归棹,吴楚各依然。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唐代 孟浩然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
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唐代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淼 同:渺)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唐代 孟浩然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

庭橘

唐代 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霜攀摘,摘窥碍叶深。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送告八从军

唐代 孟浩然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代 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唐代 孟浩然

星罗牛渚夕,风退鹢舟迟。浦溆尝同宿,烟波忽间之。
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明发泛潮海,茫茫何处期。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唐代 孟浩然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78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