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湛庵出示宪使陈益之近作且蒙记忆再次韵一首

湛庵出示宪使陈益之近作且蒙记忆再次韵一首

宋代 李壁

重将倦翼羾天关,流浪深惭佛眼看。
名宿青灯仍燕坐,故人白雪自幽弹。
西江一吸还居士,寒涕双垂任懒残。
应笑区区话陈迹,秋风吹老碧芦滩。

诗人李壁的古诗

临川节中寄季和弟

宋代 李壁

敕使传宣泛食时,去年今日侍龙墀。
江城牢落追前事,一寸丹心只自知。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

宋代 李壁

新阡泪叶记霜余,早见春风万壑俱。
姱节当时谁鹗立,故人今日半鹏图。
清谈我不如平子,下策君元笑阿奴。
此地对床先有约,莫教风雨隔重湖。

阮郎归(劝袁制机酒)

宋代 李壁

苏台一别费三年。锦书凭雁传。风姿重见阆江边。玉壶秋井泉。
翻短舞,趁么弦。篆香同夕烟。多情莫惜为留连。落花中酒天。

湛庵出示宪使陈益之近作且蒙记忆再次韵一首

宋代 李壁

重将倦翼羾天关,流浪深惭佛眼看。
名宿青灯仍燕坐,故人白雪自幽弹。
西江一吸还居士,寒涕双垂任懒残。
应笑区区话陈迹,秋风吹老碧芦滩。

送梁漕帅夔二首

宋代 李壁

天涯留滞几星霜,两见飞来诏版黄。
止水无私陶静冶,干将不露起颓网。
拭看远服恩波被,转觉朝家德意长。
持此便应归法从,色丝先补舜衣裳。

南歌子·紫绶新符竹

宋代 李壁

紫绶新符竹,叶赪老弟兄。
西风吹棹过湖亭。杨柳夫渠相伴、也多情。
况是瀛州侣,来同酒盏倾。
白沤浑不避双旌。一种风流人似、玉壶清。

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

宋代 李壁

元夕风光付湿薪,更堪门外雨如尘。
千枝宝炬知何处,一寸清愁苦傍人。
落纸惊蛇空妙墨,中庭独鹤漫閒身。
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

黄陵题咏二首

宋代 李壁

小哀洲北渚云边,二女明装共俨然。
野庙向江空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东风近墓吹芳芷,落日深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凝黛隔湘川。

游西湖分韵得栖字

宋代 李壁

深居独痴坐,愁听鹎鴂啼。
起寻尘外游,绿阴已连畦。
撑舟泛湖尘,万顷青玻瓈。
天风振云杪,飞步凌丹梯。
同游金玉人,旷荡追阮嵇。
更摛江鲍思,杰句竞吐霓。
刘侯冥鸿侣,松菊思故栖。
岂为稻粱谋,如彼凫与鷖。
维之永今夕,胜游共攀跻。
行将著清班,奇字从君稽。

蜡梅数枝托悟上人持供南囿

宋代 李壁

色染蔷薇水麝薰,静中时有暗香闻。
上人生怕花料理,未信真能恼石君。

题清虚庵皇甫真人坦之隐居

宋代 李壁

翠麓依然似梦中,拨云轩槛正春风。
安知松外双飞鹤,不是桃椎与吕翁。

过昭君村赋诗

宋代 李壁

王嫱南郡良家子,靓饰丰容照江水。
何人引入光明宫,绿鬓云鬟朝暮理。
增成亦拟备充依,反向阴山嫁胡儿。
阴山一去归无期,塞雁南翥马北嘶。
当时送往穹庐底,安得属车藏豹尾。
何如滩头媲东家,石上持竿钓游鲤。

游灵岩和韵三首

宋代 李壁

觚棱木杪梵王宫,路转峰回翠扫空。
胸次净无尘一点,乱云堆里听松风。

投壶

宋代 李壁

弯弧力不任,棋局思虑费。
不如习投壶,闲暇可观礼。
心精手斯应,古谓射之细。
无宁真巧得,近取直如矢。
瀛洲远尘雾,永日但书几。
相携千步廊,百发皆贯耳。
兢兢图克终,一瞬有成毁。
昔贤著新裕,取正斥奇诡。
造次垂令仪,高山劳仰止。

朝中措(人日蟆颐席间和韵)

宋代 李壁

东风歌吹发重闉。飞旆入山新。小雨不妨酥润,江头一并霜晴。
年年心似,输他钗燕,蟠带迎春。怎得樽前避酒,史君精鉴如神。

严泰伯出示诚斋五诗属予继声奉呈一首

宋代 李壁

为爱比邻好,诛茅试结庐。
地临平楚回,堂枕一峰孤。
乞予青霞佩,斟吾白玉腴。
行行对金马,谨莫戏侏儒。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二

宋代 李壁

畦径生痴笔墨间,洗心聊欲近潺潺。干时辄莫谈商鞅,枉道渠宁主瘠环。

无事捲帘消白日,有时支枕梦青山。湖光莫笑无多子,印却中天象纬閒。

刘子澄约游汉阳郎官湖子澄风雨中绝江先去余

宋代 李壁

沔水悠悠下武昌,向来风物未凄凉。
江楼还对辽天月,湖草犹凄汉署香。
信笔题诗输李白,开樽一笑后刘郎。
蹇余终日凭高望,吊古怀人几度伤。

好事近·莫惜一樽留

宋代 李壁

莫惜一樽留,共醉锦屏山色。多少飞花悠扬,送征轮南陌。曲湖归去未多时,还捧诏黄湿。生怕别来凄断,看满园行迹。

庄敬日强斋二首

宋代 李壁

人情乐安肆,昼夜物欲婴。
惟敬以直之,山立而川行。
李壁

李壁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7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