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廖刚
画船搥鼓叠烟波,夹道争看刺史过。定有去思留剡水,巳传来暮到嘉禾。
籓垣暂屈元侯镇,鼎鼐终还妙手和。高会莫辞今夕醉,儿童竹马拥郊坡。
知点寄示入荆州学四绝句次其韵 其二
泮宫风化自岩廊,青佩雏莺学语忙。惭愧薄游聊有偈,不全无力赞垂裳。
张敏叔生辰
渥洼从古产名驹,想见当年梦吉符。候协月轮周四极,史占昴吉降三吴。
文章直使惊天听,志业端期列圣徒。七叶珥貂馀后庆,千秋遗庆足嘉谟。
星轺暂驾恩弥渥,霜节才临政已孚。岂但平反无滥狱,会看调燮有真儒。
南州喜气光千里,东阁清芬荐百壶。珍重公归庙堂后,老人长照帝王都。
题杨子光双溪阁
倚天华栋俯长洲,渺渺双溪一槛秋。匹马问津迷去客,乱帆分槛竞归舟。
花飘两洞红交浪,影落三山翠合流。清夜鸣榔何处曲,冷光平泛玉帘钩。
同前和书事
闻说幽栖久凤台,白云巾履谢风埃。三刀不是尘缘在,五裤争教暖律回。
金谷分无人载酒,玉京应有使传梅。今看一举登黄闼,绝胜河东谩去来。
戏呈吴江令张明达
陆羽甘泉冷似冰,松江因向令贤明。要须更取中桥水,欲看三君子斗清。
知点寄示入荆州学四绝句次其韵 其三
寒离北阙三冬雪,暖破南州二月风。欲访故人增感慨,霜蹄犹立马群中。
题张延之觉寺亭
迷途非远复,靖节子其徒。止水明心法,行年见道枢。
俨如还旧国,端是得遗珠。燕处今何事,春风咏舞雩。
次韵酬罗严秀才见赠
漫士谁当识姓名,朅来微宦称单平。卑栖已分轩无过,高谊良惭盖始倾。
负米未容辞五斗,屠羊安得羡三旌。夫君信欲光蓬陋,浪掷新诗一羽轻。
廖常山人惠珠副以诗文戏谢之
至宝人所秘,感君轻暗投。还君祝君富,不是薄隋侯。
朱熙载会于洪井先解舟宿石头渚以二诗见寄一约同行一贺得子次韵答 ...
璧水相逢似梦中,天涯踪迹偶然同。为君鼓棹吹长笛,谁似乘流更御风。
又题
蔽日摇风碧玉林,行人端为驻清阴。可怜寂寞垂亭畔,争得轩窗伴啸吟。
题归安寺
马足车轮恋日闱,几人高遁蹈家肥。少陵秪为趋朝懒,万里云山取次归。
题丁乐道分翠轩
十亩清阴隔短墙,幽香端许借馀光。脩篁戛玉乱垂影,佳木屯云巧著行。
隐几助成春草梦,卷帘饶占比窗凉。谁知靖节心源冷,独眄庭柯兴味长。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三
令节年光换,和风春令行。野塘初变柳,幽谷未迁莺。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 其二 马祖岩
龙游龙归已绝尘,空馀顽石隐归云。当时一昔犹嫌久,岂谓虚名万古存。
代祖父次韵酬罗君宝见赠
萧条门巷陋于颜,老去青春仅得闲。心画传家无计策,手谈留客谩机关。
静思往事千年上,俯叹劳生一梦间。多谢光临无别意,为闻流水与高山。
天明美解非晚许以台上假山为惠小诗督请
百花台上小蓬莱,碧玉嶙峋照眼开。曾念萱堂少佳致,不知何夕定飞来。
再和 天竺寺
好山堆翠拥金莲,花屋笼云傍石泉。秋沼英蕖半开谢,直须饶占一壶天。
次韵卢骏给事试茶
春容未动柳梢头,宠赐初惊远自鸥。蟹眼翻云连色起,兔毫扶自带香浮。
出尘香味端谁品,无滓肝肠可耐搜。青琐夜长应不寐,珊瑚重见万金钩。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六
暖风渐绿池塘面,和气先薰花草心。欲识春来何处好,曲屏新称画堂深。
廖刚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165篇诗文
寄陈厚之巳亥岁赴阙发洪井道中寄
燕待走马太傅致语
引伴致语口号
题新岭铺
次韵酬崔尚德检讨见寄
用当时韵题钓台呈诸友
次韵当时官长院中三绝句 其一
燕陈观察英语口号
次韵张必志秋怀三绝 其一
丙申春贴子八首 其二
送黄秀实著作赴单父任
次韵彦平叔见赠
燕待知滁州郭舍人致语口号
抚州试院次韵王元衷上元作
次韵敏叔郁孤台作
次韵酬王元衷郎中兼简夷仲学士
题鄢陵县驿
次韵当时官长院中三绝句 其二
虔州送知府石舜弼吏部二首 其二
次韵郑觉先冬夜围炉示同舍
次韵奉酬黄承务见寄
次韵张必志秋怀三绝 其三
次韵张敏叔江南僧舍送春之什
和魏奉议九日夜饮县楼
戏赠万花翁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三
题诸宫 其二
高丽画副特排致语口号
题蔡州柳庄铺
道源朝奉重阳后以诗招赏菊走笔答之
山间早行题和溪驿
次韵向伯恭发句同游西宫见寄
中秋夜宿光州陈寨驿
又借韵
次韵答张德夫二首 其二
送别城西有感简元显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一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 其四 天竺寺
再和 尘外亭
次韵李全甫惠荼蘼五首 其四
明应仲同游湘西诸寺有作次其韵
题南墩铺
再和 宝云寺
题耕园铺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 其一 宝云寺
次韵望阙台作
秋日牡丹
虔州送知府石舜弼吏部二首 其一
次韵酬游师道见寄
燕待宫使郭舍人致语
次韵答张德夫二首 其一
次韵酬王元衷相过夜话次日见寄
燕待知泉州郑司业致语
大学送余适正往洛中就馆
次韵和陈几叟苦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