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李少师园十题 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其六

游李少师园十题 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其六

宋代 范祖禹

夜静月明溪水喧,先秋风物已萧然。藤萝作帐云为枕,冷挂絺衣石上眠。

诗人范祖禹的古诗

和子进六言二首 其一

宋代 范祖禹

夜静碧天如水,山空明月随人。此兴庾公非浅,远游王子何频。

游李少师园十题 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其六

宋代 范祖禹

夜静月明溪水喧,先秋风物已萧然。藤萝作帐云为枕,冷挂絺衣石上眠。

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 其二 松黄

宋代 范祖禹

直干千年老雪霜,不随群木四时芳。冥冥黛色凝寒碧,冉冉云英末嫩黄。

仙桂一枝聊比德,幽兰九畹幸同香。移文应怪归来晚,安石东山兴未忘。

和子进六言二首

宋代 范祖禹

萧散独游何处,寂寥四顾无人。
月露沾衣觉久,水曲吹面宜频。

和蜀公紫薇花再醉寄中书舍人

宋代 范祖禹

几年幽独饱风霜,一日荣观似堵墙。地养深根成异产,天回淑气醉新阳。

宾朋须醉千钟酒,蜂蝶争偷百和香。留得青毡真旧物,于今凤阁有名郎。

送陈元舆侍御赴庐江

宋代 范祖禹

忆昔仁皇凭玉几,延和春书神龙起。
赭袍黄伞放诸生,却下红帘半天裹。
君为第二惊众人,愧我非才居后尘。
题名桂籍皆年少,有似鹤鸿毛羽新。
尔来四朝三十载,相逢何怪容颜改。
昭陵拱木郁参天,麟阁名臣几人在。
侍从同登白玉除,每思夙昔梦华胥。
君今出作八州牧,千里旌旗引舳舻。
淮阳卧治岂当久,宣室夜召终非疏。
下车先表崔节妇,助我汗简成新书。

送蒋颖叔赴熙州

宋代 范祖禹

诗书谋帅得豪英,去拥洮河十万兵。
舒卷风云为号令,笑谈樽俎是功名。
胡尘不近弹筝峡,汉月长悬细柳营。
莫谓安边无上策,农桑千里见升平。

原明官间以余兼职良苦作诗见劳次韵二首·右

宋代 范祖禹

忘言象外已无求,应物环中自不忧。
匠石旁观伤手斫,尚应皮裹有阳秋。

席上分韵送天觉使河东以登山临水送将归为韵

宋代 范祖禹

唐尧茹藜藿,民俗犹忧深。
晋国壮山川,羌虏皆外禽。
宸心敬折狱,使节慎所临。
夫君台阁旧,空老翰墨林。
松柏饮岁寒,鵰鹗候秋阴。
揽辔上太行,北风爽烦襟。
当令桑枣地,愁汉为讴吟。
二江带双流,三峨耸危岑。
何时早归耕,杖履日相寻。

过朝天岭二首

宋代 范祖禹

夜上朝天晓不极,举头唯见苍苍色。
回看初日半轮明,下视嘉陵千丈黑。

游李少师园十题 其四 鹤

宋代 范祖禹

王子吹笙去,仙禽下云端。夜栖松月静,朝舞桧风寒。

和吕原晨上清宫落成

宋代 范祖禹

炎历储祥亿万年,宫成四海共熙然。
玉虚真境朝群帝,金阙泠风下列仙。
初日翠华来照耀,半天碧瓦欲飞骞。
已瞻圣孝勤三殿,更寫欢声入五弦。

八月十一日夜玉堂对月

宋代 范祖禹

银云栉栉王堂明,奁镜初开六合惊。天卷纤毫光不隔,风收万合夜无声。

蓬莱想像皆云气,宫殿虚无尽水精。一夕梦飞双剑外,已疑身到雪山清。

游李少师园十题 其二

宋代 范祖禹

松姿鹤性自宜閒,天与幽奇避俗喧。谢客风流临海峤,秦人歌啸入花源。

游李少师园十题·雁翅柏

宋代 范祖禹

高枝含烟雾,密叶张羽翼。
参差随风势,惨澹入云色。

游李少师园十题·茅庵

宋代 范祖禹

结茅深林下,开户流水边。
晓听松风坐,夜枕云涛眠。

六州(一曲)

宋代 范祖禹

太平功。拥佑帝尧聪。歌九德,偃五戎。寰海被祥风。车书万里文轨同。自南北西东。耕田凿井,戏垂髫华发,跻仁寿域变时雍。大明方天中。弃养东朝苦匆匆。玉座如存,永隔慈容。
恨难穷。崇庆空。飚轮仙驭无踪。超宇宙,驾云龙。祎翟掩轩宫。柏城王气长郁葱。温洛照寒崧。光灵在上,徽音流千古,昭如日月丽层穹。太任家邦隆。彤史青编永垂鸿。清朝笙镛。奏假钦崇。

大雪入洛阳

宋代 范祖禹

昨夜关山雪,仆夫晨起惊。
挥鞭骑紫马,晓入洛阳城。
川原渺茫茫,长啸视八纮。
有如乘风驭,迢递奔玉京。
伊水象天河,云涛向东倾。
喧然古都市,沽酒吹玉笙。
予心正浩荡,万里赴归程。
遥望嵩峰顶,连天冻峥嵘。
欲攀玉女窗,举手摩太清。
思之不可去,怅望空含情。

寄题傅钦之济源草堂

宋代 范祖禹

傅公有幽居,近在盘山下。
清济出其间,白石明可把。
盈科赴溟渤,羽坎日倾泻。
竹色洗娟婵,松姿照萧洒。
室有古诗书,门无俗车马。
公居虽畎亩,寤寐惟朝社。
云山聊啸遨,鱼鸟同游冶。
在我本无心,群生系用舍。
终当入帝梦,当象求岩野。
题诗寄林坰,俚调惭非雅。

资中八首 其六

宋代 范祖禹

风定江澄境象閒,水清波影倒云山。渔舟荡漾清光里,白鹭惊飞杳霭间。

范祖禹

范祖禹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15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