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子瞻 其二

赠子瞻 其二

宋代 徐积

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贯谋常丰。

乃与徒役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溉贯不知几万夫,其贯立变为膏腴。

世世可知无旱枯,吴人衣食常有馀。有馀之人善可趣,官司亦可省刑诛。

无穷之利谁与俱,前有白傅后有苏。翰林如此能成务,吴人叩额呼为父。

未知何处立生祠,定是吴山行坐处。翰林却过淮之东,无人不看眉阳公。

玉堂气貌将以恭,又到南城寻老农。仍使尊中酒不空,玉泉最好白醅醲。

便将玉水倾喉咙,须臾醉倒无忧翁。老翁虽醉不敢迂,记得杭州三事书。

欲毗舜智皋陶谟,事防沮隔有所拘。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

譬如雷雨动天衢,旷然霈然而廓如。无分草木与虫鱼,一时奋振皆沾濡。

满堂饮酒尽欢娱,更无一人泣向隅。老农虽然无所逋,愿同众口齐欢呼。

诗人徐积的古诗

又水仙 其二

宋代 徐积

为买蟠桃海上花,明珠满载玉龙车。蓬山诸子须相问,笑指烟波是我家。

长春花 其三

宋代 徐积

一谢芳菲更不还,谁何娇步独盘桓。虽于物态为难有,却是时情总易阑。

日晒香肌难避暑,雪濡粉面亦禁寒。等閒莫使人知处,长与诗家醉后看。

和路朝奉新居 其一

宋代 徐积

世俗纷纷事总虚,诗翁今作逸人居。勤穿东地缘栽竹,喜占明窗为著书。

近市好赊春肆酒,就淮仍买晚罾鱼。忽撑小艇来西郭,不问皆知访仲车。

赠慎叔良 其三

宋代 徐积

相逢便吐胸中奇,直道而交与世违。砚席已逾三载共,鸾凰须约一时飞。

嗟予从事于今僻,似子知音自古稀。好去上书言得失,买臣犹取虎符归。

赠至几 其五

宋代 徐积

谁家门外柳双株,满屋清风是我居。霜后正逢篱下菊,雪前已贮瓮中蔬。

沫流口角耽吟睡,毛坠头心久病馀。努力正如初学辈,老瞳昏涩夜看书。

和孙元规资政游园 其三

宋代 徐积

竹为篱落水为邻,草碧花红一径新。尽日欢声连绿野,满城和气入韶春。

歌姬汗湿眉閒翠,舞妓香生袜下尘。酒阵诗兵皆大敌,未知元帅属何人。

答杨存中

宋代 徐积

出郭人来又换诗,七香官酒杏花枝。我诗却恐春风惜,莫使春风度度知。

题扇 释扇

宋代 徐积

把月行杉径,将风上竹轩。倒持敲磬罢,还指佛书言。

蔡学士挽词 其四

宋代 徐积

且止明旌住,玄堂即闭关。素丝蒙柩往,白垩洗车还。

身后千诗在,生前万事閒。松陵哀怨客,来吊自湖山。

赠徐彦

宋代 徐积

昔者见君面,记得秋风时。遗我寿阳书,故人情可知。

一从西城居,复来南郭住。时时还忆君,不知在何处。

寄张子中

宋代 徐积

时辈区区耳尽聋,姓张夫子在关中。孤松节操乖今俗,独凤文章得古风。

至宝却须三献捷,病鸾终看一飞雄。儒家自是诗书将,又况潜心郭令公。

赠钱思权 其三

宋代 徐积

有客怀刚义,无物能干抱。堂有白头亲,惟忧甘旨少。

其家十五口,行计亦草草。也须谋饘粥,不可使饥倒。

赠至几 其一

宋代 徐积

淮东学士求新范,海角仙人弃旧居。不用更携扬子酝,但来同啖庾郎蔬。

赤墀待把文章献,黄绶难亲议论馀。泮水宫中方就讲,何烦留下橐中书。

寄路倅洪泽阻水 其二

宋代 徐积

莫教容易过龟山,多少人心愿复还。更有南城黄绶客,但吟西户绿杨閒。

才经浊汴无澄浪,且趁清淮洗醉颜。安得就公歌一曲,缓吟迟步夕阳湾。

九月九 其二

宋代 徐积

何必南山与北山,此心非独此时閒。手持白酒为常事,头带黄华是强颜。

醉后浩歌来就榻,醒时清啸起抽关。谁人遗我明霞曲,声在赤霄无处攀。

寄吕秘校

宋代 徐积

淮上诗盟不可寻,诗筒来往负初心。风花雪月虽无限,留待他年共子吟。

题紫极宫

宋代 徐积

不须骑凤跨鲸鳌,来访蓬宫是我曹。玉笈著书蓬简重,碧牌题字紫垣高。

因思大道閒閒意,顿觉浮生事事劳。一榻清风曾昼卧,略无尘梦及三刀。

送宫教郎朝奉

宋代 徐积

博士高才御点名,往陪群俊盍朝簪。门颁锦诏先生入,帝锡绨衣后殿深。

设坐宫官严绛帐,执经王子肃青衿。尧亲已被钦文化,更倚师谟称上心。

水仙 其四

宋代 徐积

龙驭曾游绛水霞,回来却坐赤鲸车。夜深正解双珠佩,莫点犀灯照我家。

上林殿院次公 其八

宋代 徐积

两人外迹本相疏,何故孤孤为病夫。未报已惭公面目,有情顾入我肌肤。

将身荷负嫌躯小,引臂镌镕要骨粗。尽力吟哦吟不尽,此时寒雨满淮湖。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60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