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徐积
一自移船便恐行,城中两夜梦河汀。武林夫子在船宿,往往将身梦入城。
夫子恋德虽未休,不过送公到扬州。我遣吟魂无远近,直过潇湘江渡头。
赠刘懋功
李令归来岁月深,池人得子贵其情。定知县事依前简,还记官曹复旧清。
如问以思谋所贵,能严而恕罚斯轻。芙蓉水上人相忆,因寄梅花附此声。
谢永城令陈德任举
县令有馀义,以碣表孤坟。昔尝致酒脯,两手披荆榛。
今乃重加惠,使与群冢辨。数十百年后,名亦附公传。
堪画看
送李昂长官
征南兵势欲平蛮,军声杀气秋风寒。南国此时霜霰早,八月草黄枫叶丹。
江有渚兮山有麓,君向洞庭何处宿。四垂天幕乱波平,九嶷山送愁岚绿。
日斜叶落黄陵祠,月明风起清湘竹。愁娥远放峡云来,冤臣莫借江声哭。
雁号孤喙度苍梧,猿叫哀肠抱霜木。君看樵坞与渔村,绿橘黄柑随柿熟。
此行正合风骚情,县衙仍在衡山足。新岚老翠滴吟窗,风松云溜生琴曲。
衡人侧耳听先声,报道官来不碌碌。可使汝农无逃田,可使汝市无冤狱。
汝胥可脱簿书烦,汝民可免鞭笞辱。日中放吏不坐厅,夜半投金不受嘱。
回时唯载俸馀钱,茶满衡山无一掬。
苗户部挽词 其二
已矣公归矣,哀哉将奈何。黄宫无处乐,玄冕有谁歌。
南越生祠久,东川画像多。孤穷亲党在,共立碣嵯峨。
答倪令挑战之句
南城病客方闭门,西郭檄书俄入手。霜涛洗开醉合眼,清风吹起困低首。
诗阵须知少敢当,吟魔已遁无何有。可笑将军不用机,示以强兵殆非诱。
钓者
有人口诵浮云曲,手把潇湘一竿竹。荻花洲上作茅庵,坐看江头浪如屋。
茶仙
赐得龙田不种花,自携瑶水灌烟霞。谁将玉树双枝换,只得春前一寸芽。
送张君河朔之行
尝闻此道春来迟,山中积雪埋狐狸。黄河三月冰正合,朔风凛凛吹人衣。
吁嗟客路正寒苦,数千里外将何为。答云此去非徒尔,有如羽翼投高枝。
主人之贤闻天下,出门舍此将安之。嗟予赠此复何说,少年养取胸中奇。
古人之学不可废,丈夫之操不可移。江淮之上亲且老,临行须约将归时。
边城吹角客心乱,此时应望东南飞。
赠钱思权 其一
好笑两学官,果然作不了。子去恐无船,我眠幸有草。
君看野田中,閒花亦不少。昨日有人来,赠我吟诗藁。
登高辞
九月九日兮,登高何为。古有此语兮,吾未暇论其是非。
菊花黄兮茱萸紫,二花此时还斗开。花满握兮酒满杯,人人欲上高楼台。
我与世人虽异好,此时亦难平襟怀。因思雕虫篆刻事,此文乃是儒之灾。
如今此灾亦可避,不辞万里登崔嵬。其如此物避不得,但恐积蠹伤良才。
是以天下美璞少,甚于矛戟戕琼瑰。纵有美璞直万镒,埋之尘土何由来。
圣朝有意去灾害,愿将此物为渠魁。
早朝仙 其一
紫瑶阙上烟霞晓,赤玉阶前剑佩齐。十二金童传诏罢,云冠星弁一时低。
一生多恨瘦纤纤
一生多恨瘦纤纤,染尽春华绿试圆。十二楼台寒怕雨,九重宫殿煖愁烟。
城边放客寻花路,溪畔留人载酒船。莫向坝陵桥上望,白云流水旧山川。
希夷仙 其一
白云夫子号希夷,碧玉窗中下绛帷。皓首勒成书万帙,病鸾偷见鹤偷知。
蔡学士挽词 其三
旧业儒编富,新装使橐空。洁身辞白日,随柩载清风。
义与人心在,名须江水穷。诸山同岘首,有子胜羊公。
童仙
忆昔为儿跨竹梢,谁何传与太平谣。如今羽化已千载,绿鬓朱颜更不凋。
题紫极宫
不须骑凤跨鲸鳌,来访蓬宫是我曹。玉笈著书蓬简重,碧牌题字紫垣高。
因思大道閒閒意,顿觉浮生事事劳。一榻清风曾昼卧,略无尘梦及三刀。
和路朝奉新居 其十三
好养玄猿共鹤雏,茅茨盖屋竹閒居。家无越使千金橐,腹有齐臣四部书。
一自临川登画鹢,便烦别驾掌铜鱼。吟哦还作诗仙退,恰似骖鸾凤驾车。
送李守
莫说真州南畔路,楚望亭南路已遥。只可寄声来见问,更难折简去相招。
船头何处逢秋水,山下谁家把酒瓢。且趁潮行急摇橹,到江州后更无潮。
泣谢陈德任
义重江湖叟,情施墟墓閒。孤魂慰长夜,老泪湿衰颜。
一奠方铭骨,三年更倚山。更分心两处,恍惚自收还。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609篇诗文
谢秦少游
雪 其九
答范君锡汎汎爱花之句
寄裴守
乞留草赠路倅 其一
寄吴行甫
和吕秘校 其一
君向潇湘我向秦
赈饥篇赠程守 其一
送端叔 其二
好笑南郭翁
俊老行送林次中赴都司
呈舒信道
送崔主簿赴雅安
和倪敦复 其一
谢李次翁
赠魏教谕
双头芍药 其二
答范君锡 其二
朝回仙
寄崔汝弼 其一
送张漕正
谁朱哭
杨集贤挽词 其二
答白云之句 其二
寄崔尉
题扇 贫女扇
谢赵朝散
宁倅挽词 其二
谢叶祖洽
雪 其二
莫回头
奇仙
白云先生
送王潜圣 其一
哭彦规
水仙 其一
蔡学士挽词 其一
哭崔刑部
君不悟
太华
送倪敦复 其一
宿山馆 其七
送曾子开
和路朝奉新居 其九
和吕秘校 其五
赠卢鲁山 其一
清虚台题华州崔氏园
送赵守
杨集贤挽词 其一
和张文潜晚春 其六
送陈长官赴衡阳
观草 其二
答崔汝弼
送李宪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