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广哀 其二

广哀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七十犹倡义,谁能惜此生!莫悲赍志殁,原不望功成。

诗咏游仙乐,死传坐化名。争知尸解去,底用哭真卿!

诗人钱澄之的古诗

梧州杂诗 其七

清代 钱澄之

衰草荒山岸,宵分野烧红。从官时遇盗,篙楫已论功。

树黑苍梧近,江清漓水通。同时迎驾者,安定一军雄。

哭张司马四首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下笔真惊倚马奇,逢君酒后兴何悲!雄文不草收京檄,绝命空传骂贼诗!

七日忍饥还唱和,九原有伴足追随。樽前怪尔须髯戟,长似睢阳嚼齿时。

南京六君咏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不走」黄端伯,居然揖左贤。忘生缘学佛,骂敌反称颠。

岂有忘皮硬,还期心血溅!帐前新辫发,可悔罪通天!

寄孙克咸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黄星耀闽海,紫盖辉越东。思君兄与弟,冥若云中鸿。

诏书屡慇兄,高尚讵能同!俊杰识时务,君子凛固穷。

君闻在幕府,颇立文若功。鄙志循斗筲,抱关息微躬。

愧尔百炼钢,秃首甘从戎!

桂林杂诗 其四

清代 钱澄之

滇帅声名久,今知爵太尊。流星边檄至,卜日上公婚。

真作室家计,愁伤部曲恩。稍闻胡卫国,匹马备关门。

行路难 其三十四

清代 钱澄之

逆旅逢亲意转迷,无家归去傍人栖。出门斜指芦帘内,说是同乡别驾妻。

入虔次芋园驿,同方蕴修守岁刘中丞远生昆仲寓中

清代 钱澄之

万里依刘表,天涯渡汉年。海灯千帐静,画鼓一更传。

花媚江南客,杯衔渭北筵。与君皆只影,益羡二难贤!

哀江南 其十五

清代 钱澄之

节义遍江东,皖人殊可丑。岂知刘广文,临难竟不苟!

捧檄署泾县,胡来誓死守。城破何从容,赴井还携妇。

又闻周广文,敢战敌为走。仓卒殒学宫,绝命刃在手。

拔刃手不开,殉之庶无负。如何泾县亡,一时有二叟!

哭董紫

清代 钱澄之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书所闻

清代 钱澄之

杨帅风闻已就刑,天隅此日识朝廷。汉家有法宜明正,都尉阴朝似不经!

诸将强梁朝益狡,异时仓卒诏谁听?南阳问罪功非细,即恐萧墙祸未宁!

别山草堂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本朝相业数江陵,奕世重瞻司马兴。奕向沙场浑是胆,閒栖丈室已如僧。

秋风野旷三间屋,静夜篱疏一点灯。此地赖君留啸咏,肯容胡骑尚飞腾?

行路难 其六十

清代 钱澄之

为指芒鞋更向前,匡庐深处许安禅?前身应是山居客,说著峰头意惘然!

临轩曲 其十二

清代 钱澄之

分衡早敕玉堂仙,夜半帘前忽放还。独召阁臣留便殿,堂餐直被禁中传。

哀江南 其十八

清代 钱澄之

新安初不守,仗节司李独。岂意衔须人,近出乌程族!

妻女手自屠,终焉一剑伏。脰断不肯殊,抉吭以瞑目。

尸听府吏裹,义动酋长哭!昔闻潘生言,凛焉毛发肃。

我歌江南哀,哀绝为君续。

哭董紫

清代 钱澄之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张将军蒐乘歌

清代 钱澄之

张将军、张将军,身长七尺面如银。裲裆绣髯蛮靴窄,于阗腰带银麒麟。

登坛年才二十春,号令三军若鬼神。霜戈雪戟貔虎队,角声三绝寂无人。

旌旗展动开八门,青龙朱雀五银分。五银壁立人如植,匹马周巡不起尘。

红旗一点兵纷纷,有若风起旋秋云。东西羽毛倏改色,蛇鸟变化一时新。

此是鸳鸯阵,忽成鹅鹳群。颐指目动列校奔,将军据地声不闻。

鼓声既绝金钲鸣,阵色次第收霞纹。张将军,良苦辛!

棘门、灞上久儿戏,中原坐视沧海沦。子有纪律兵必精,为我出兵收两京!

关内耀兵有诸君,子奏云台第一勋!

行路难 其三十九

清代 钱澄之

三年习气已消磨,曾约东还此再过。古寺烧残老僧死,留予一顶教谁摩?

同鉴在、蕴修饮徐闇公司李署

清代 钱澄之

同人不得意,旅食共荒台。忽有寻梅兴,来衔司李杯。

官清衙吏懒,客散署门开。独去然灯坐,羡予携手回。

延平寄客生、鉴在

清代 钱澄之

时事竟难论,秋来悔此行。一官叨半刺,万乘倚孤城。

井邑声朝杂,关门火夜明。知君悲海市,游戏笑狂生。

昭江三首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艰辛海外远趋庭,咫尺音容痛未聆。匍匐祗拚收骨去,却衔哀恨滞幽囹!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