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文徵明
题画 其八
木叶惊风丹策策,溪流过雨玉淙淙。晚来添得斜阳好,一片秋光落纸窗。
閒兴 其三
绕庭芳草燕差池,满院清阴树绿离。帘捲不知西日下,自持閒客了残棋。
次韵荅唐云卿礼部二首 其二
漂泊东吴万里船,漫劳诗帖慰穷年。君知世有东方朔,我愧身非鲁仲连。
梦断五湖天渺渺,愁悬双杵月娟娟。相逢总是羁栖者,目送飞鸿共黯然。
咏文信国事四首 其一
地转天旋事不同,老臣临市自从容。誓将西岭填东海,忍着南冠向北风。
千里勤王空赴义,百年养士独收功。人间别有成仁乐,未用区区悼此公。
次韵九逵阻雨
飘风终夕号,客子念明发。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
流潦失牛马,春云暗城阙。昨日青枫根,已逐沙痕没。
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四月尚重裘,怪事吁可咄。
慌忽梦吴江,香羹荐春鳜。非关重土思,远道心迫卒。
进春朝贺
玉殿千官拜冕旒,紫衣京兆在前头。四时盛德初临木,先日严寒已送牛。
气转苍龙当法驾,风回明庶动宸斿。圣王和令思行庆,次第颁恩下九州。
题山城图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雨宿武城追和先温州夜宿武城二首 其一
长河风雨送,尽日傍沧洲。白浪滩都没,青枫叶乱流。
百忧双短鬓,千里一孤舟。日暮墟烟合,荒寒满舵楼。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二
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容洗雨妆。
芳草一年空路陌,绿阴明日自池塘。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屐齿香。
夏日睡起
还家志喜
绿树成阴径有苔,园庐无恙客归来。清朝自是容疏懒,明主何尝弃不才。
林壑岂无投老地,烟霞常护读书台。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
游西山诗天二首 其天二 西湖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天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思家忽动扁舟兴,顾影深怀短绶惭。不尽平生淹恋意,绿阴深处更停骖。
岁暮閒居
陋巷还车马,高斋漫简编。尘埃销短日,雨雪入残年。
揽照空双鬓,探囊有一钱。西风洒修竹,吾意已萧然。
夏意
春日斋居漫兴(二首)
崇义院杂题 其四
殿阁微凉吹葛衣,槛前梅子雨霏霏。清谈时有间僧对,手擘棕榈当麈挥。
郁裕州忠节诗
仓皇战守强撑支,力尽孤城竟死之。不谓真卿能备寇,终然南八是男儿。
尘昏何处归辽鹤,月黑空山叫子规。不负平生忠孝志,故人亲勒墓前碑。
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二首 其二
朝日曈昽照水涯,春风次第到贫家。轻烟漠漠初含柳,残雪飞飞不作花。
芳草开筵酬上日,紫云飞鞚忆东华。即须作伴还乡去,沧海东头看落霞。
八月初九日见月
暮空云敛月初弦,露气星光共渺然。回首棘闱供试事,秋风梦断十三年。
梁溪道中夜行
雨馀新水漫,风外一帆轻。山绕湖南去,人从画里行。
天空云树渺,月出暮潮平。烟霭知何处,渔歌时一声。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送王承恩侍讲参政四川
陪蒲涧诸公游石湖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七
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轩燕集
书吾尹扇 其一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 ...
雪夜宿楞伽寺 其二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三 东禅寺寄天机
忆城西夜游寄履约兄弟
题画六首 其六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十二 西湖
才伯过访
题兰
人日直夫东园小集
四月 其一
赋瓶梅
元日书事效刘后村 其二
丙辰岁除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九
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逅朱尧民钱孔周登天平 ...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一
寒食自横金归汎石湖
崇义院杂题 其五
题渔隐图四首 其四 冬
次韵荅张西峰少参
甲寅除夜杂书 其一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三
送于器之廉宪还滁
金陵客怀 其二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 其一
朔风
钜野次九逵韵
吊伪周故址(戊午)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十
怀次明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 ...
西苑诗十首 其十 平台
暮春二首 其一
金陵客怀 其一
夜坐闻雨有怀子畏次韵奉简
閒兴 其五
人日孔周有斐堂小集
暮春斋居即事 其二
楞伽寺湖山楼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六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四 香山历九折坂至弘光寺
初夏次韵答石田先生
寄鲁南陈子 其二
维亭夜泊
閒兴 其二
病中遣怀 其一
春日怀子重履约履仁 其一
竹雀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 ...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 其二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六
午门朝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