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孙原湘
心性年来倍耐愁,沉潜声影坐楼头。轻风任墼帘钩响,不是郎来不下楼。
新年纪别
梅花如雪冻檐阴,阁住斜阳不肯沉。颜为避人温似玉,语因惜别重于金。
莫云未定缘离合,春水难知分浅深。坐久翻催君速去,带香和笑已沾襟。
玉楼 其三
红滴胭脂翠滴螺,有人清影独凌波。似从明月飞来辽,却比清霄艳得多。
珠箔尽教花掩敛,画阑偏受玉摩挲。春芜一被倾城体,应使人间薄绮罗。
自持 其三
偶将谰语抵清狂,底事前盟苦索偿。极婉转时心自许,暂通融处眼犹防。
茶瓯密度樱桃味,衣扣牢缄豆蔻香。倾吐兰胸岂无意,玉楼何日去梯桄。
意中人 其二
楼前花放下楼行,态自矜严体自轻。语出眉梢须领会,波生眼自定聪明。
罗襦难掩肌香透,纨扇犹缘脸晕擎。越近中年人越艳,半关风韵半关情。
晓睡
桃笙难得一宵宜,偏是郎来妾起迟。连夕可曾成稳睡,此时何事触炎曦。
花浮磁盎霞犹湿,镜掩纹台月未移。翻把罗帏低放下,玉肌消减怕教知。
展画
西风渺渺洞庭寒,环佩声虚罢采兰。巫峡峰峦偏侧好,楚天云采欲晴难。
翩翩翠凤旗空下,缥缈苍龙瑟自弹。一片澄泓湘水在,不如归展画图看。
沪城花事绝句十二首 其四
士龙才思枉如龙,抛得明珠堕海中。亏我摩挲双醉眼,亲擒明月水晶宫。
赠别罗仙 其一
安榴花映泪斑红,别绪都含不语中。佛愿纵悭成并蒂,仙踪何苦类顠蓬。
搯眉凄切盟沉水,捉臂矜持护守宫。金锁暂笼么凤去,此生心已挂梧桐。
金凤曲为周生菘畴作 其一
迷香小洞曲珑玲,衣染幽兰叶叶馨。脩到今生兼福慧,亲题诗上照春屏。
病中苦忆 其三
花笺封题小印严,玫瑰香酷蔗霜甜。禁方虽载中心补,饱食终愁内热添。
小别光阴红雨尽,相思滋味绿饧粘。为郎手解烦襟渴,别制新茶碧玉尖。
兰房 其一
当初握手寻常事,谁道如天不可攀。齧颈尚留纤齿印,搯肤同可炙香瘢。
持裙偷搦莲双瓣,伏枕劳舒藕一弯。今日隔窗窥午绣,一层云纸万重山。
双红豆辞 其八
人竟归来病竟除,极寻常事却疑虚。愁他慈母留偏强,怨到庸医术太疏。
欲剖素心潜和药,想呼黄耳妄传书。从知一面难消受,休说鸳禽与鲽鱼。
怀远
吴山青接越山青,愁思如云入杳冥。镜影已看虚一月,香盟犹忆对双星。
揉残诗草书难寄,挑尽灯花兆不灵。梦里相逢了无益,秋来况是梦苏醒。
横霞仙馆杂事 其十
欲度樱桃味与郎,背人离坐走佯佯。玉瓯一点波罗蜜,分付消魂自去尝。
叠韵简顾虹桥秀才
一纸瑶章奏绿天,花台诗史早分传。虎头笔果工添颊,蟾影图真合比肩。
清福自来关智慧,奇才方许赋神仙。眉山叠韵还能否,更博群芳一冁然。
仙才
闺房林下誉难偏,一副身心两副妍。不道聪明尤绝世,即论光艳合生天。
容教佛见拈花笑,诗到神来脱草传。我欲讽卿键绣闼,放他霜月斗婵娟。
为兰风题天上人间图即以志别 其四
就使飞身入广寒,常娥还许夜深看。卿家更在青天上,要把琉瓈揭去难。
潇湘楼杂忆 其十四
倒身我欲拜慈航,却恐卿嗤阮籍狂。暗向神光微点首,心头自爇妙莲香。
委曲辞 其九
手捧云笺病已差,欲脩报札转迟迟。连朝心事从头写,当取家书莫当诗。
赋得吹气如兰有赠
之子如兰质,天然胜麝芬。一丝清气吐,四座妙香闻。
舌有生花本,心原得蕙薰。转喉先馥郁,粲齿便氤氲。
呵罢疑成露,吹来欲化云。人宜湘水住,风自谢庭分。
莫认秋英佩,非关午篆焚。馀芳还竟体,沾惹到同群。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627篇诗文
雨阻 其一
三妇艳 其一
薄游阳羡探张公善卷诸胜舟中书寄妆楼 其一
水嬉同泛
写梅寄个人 其一
纪遇 其四
金堂
横霞仙馆杂事 其二
咏美人所制杨妃舌用海汁捣糖霜里玫瑰瓣为之取其形似也 其二
忍姑 其二
衣香
献果
生辰日 其二
幽踪 其一
小堂
如约志喜 其二
露立
林下 其四
委曲辞 其六
书愤寄所思 其二
花烛辞调张子和比部纳姬姬静海人 其三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十六
牡丹下宴集 其一
晨妆
虹桥叠韵见示以不得见图中人为辞余请以莲花代之
为子和姬人题团扇 其二
长恨辞 其三
双红豆辞 其九
戏集唐句
赠春芜 其二
即事 其六
密字 其一
美人初度
深恩四首 其一
金凤曲为周生菘畴作 其二
问讯
暑窗即事 其二
记忆即书 其三
背影
病悰
醉赠
记忆即书 其六
秋九即事
咏美人所制杨妃舌用海汁捣糖霜里玫瑰瓣为之取其形似也 其三
金陵女校书谢玉独居秋影楼洗妆谢客余与张香严秀才访之煮茗清谭殊 ...
深秋
指爪
拜梅
寒夜 其二
娇瞋 其一
蕊宫花史图并序 其二
金凤曲为周生菘畴作 其三
病耗
记忆即书 其七
精忠柏
别有所感
重次前韵
沪城花事绝句十二首 其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