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深秋

深秋

清代 孙原湘

玉恙经秋辗转深,上池清水渍罗衾。莫缘知己真披胆,可是吟诗欲呕心。

鱼目那堪通夜醒,犀株枉自辟寒簪。黄花慢想倾城顾,病过荷花直到今。

诗人孙原湘的古诗

仙梦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灯昏如梦月沉沉,曲折仙源许恣寻。细草生香迷洞口,片云含恣阁花阴。

捣霜玉杵愁轻重,濯锦银河试浅深。十二万年今夕事,一回追忆定沾襟。

纪遇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藏却深情露却才,绿窗鬓影太低徊。廋词竟被全猜著,眉语偏乘不备来。

蜡烛乍烧心已见,鱼书临发口难开。从今紧闭看花眼,每到卿前展一回。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十一

清代 孙原湘

诃梨新剪片云环,人在炉熏镜里间。困倦未容双鬓亸,聪明肯放一心閒。

欢情渐引眸无缝,羞晕微烘颊似斑。七分桃花三分雪,是郎诗句是侬颜。

曲题

清代 孙原湘

曲阑风定雨初晴,瞥面花光识是卿。弱腕一双金钏重,颓云十是玉钗横。

芭蕉尽可藏人影,鹦鹉刚无唤客声。不敢搴帘通一顾,恐教着眼太分明。

病起书寄个人

清代 孙原湘

情到无聊浅愈深,暂抽书传卜佳音。古人绝少痴于我,举世谁能谅此心。

一自病躯亲药石,终虚俊眼盼泥金。临卬配后天缘改,鸾凤参差直到今。

长恨辞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听到伤心伏枕辞,如何忍得泪千丝。六州已铸今生错,万劫难消此愿痴。

眼看神娥奔月去,魂愁天女下凡迟。不关贪守重生约,正恐轻生转负伊。

再和百堂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裙剪湘云佩紫霞,春风消息露年华。愁来不忍看残月,痴绝还思葬落花。

有器难收倾地水,无程可纪上天槎。姻缘只好如鸿燕,海北江南各一涯。

别惊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九州才得一知音,况是聪明绝世心。直谓才华无我敌,每将诗句背人吟。

私书纵写愁空阁,别泪难流恨始深。只有丹诚期报答,不逢君更不弹琴。

密札

清代 孙原湘

绿窗亲寄砑红笺,十颗明珠抵万千。秘字不教留札尾,开函先万背人前。

团香作炷要盟久,刻玉为钱卜事圆。若使常娥推不管,上头还有碧青天。

从美人家折得桃花一枝归供胆瓶

清代 孙原湘

折得天台顶上枝,争开已近十分时。祇缘来自倾城处,顿觉生成绝世姿。

物但关情皆可爱,事真入手不嫌迟。人间多少娇红色,不种伊家不耐思。

赋得吹气如兰有赠

清代 孙原湘

之子如兰质,天然胜麝芬。一丝清气吐,四座妙香闻。

舌有生花本,心原得蕙薰。转喉先馥郁,粲齿便氤氲。

呵罢疑成露,吹来欲化云。人宜湘水住,风自谢庭分。

莫认秋英佩,非关午篆焚。馀芳还竟体,沾惹到同群。

密意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待不消魂不自禁,乍黄昏又阁轻阴。背灯佯溜搔头玉,隔座亲舒缠臂金。

竹小苦无栖凤力,花含先有许蜂心。九天屈注银湾水,抵得恩多未抵深。

小字

清代 孙原湘

谢公最小女偏怜,小字呼来定绛仙。一月回悬珠树朗,百花都让玉梅妍。

疗饥自喜忘并日,消渴何辞为损年。每向画眉窗下见,匡庐只在镜台前。

疑悰

清代 孙原湘

千呼万唤隔帘旌,未肯同眸一笑迎。此地肯应犹碍婢,平时始悔错怜卿。

偎依转傍生人热,恩分翻缘熟极轻。那怪幼舆遭折齿,东家邻女本无情。

梳头词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懒梳云髻太峨峨,挽个家常髻似螺。一幅白描南海像,只差莲瓣瘦凌波。

意中人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楼前花放下楼行,态自矜严体自轻。语出眉梢须领会,波生眼自定聪明。

罗襦难掩肌香透,纨扇犹缘脸晕擎。越近中年人越艳,半关风韵半关情。

闺人养疴辞 其十

清代 孙原湘

妆楼昼静屦聋无,画稿丛残墨未枯。等月再生人病起,拜双星夜玉梯扶。

春雨代所思书闷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蓝桥咫尺水盈盈,错过花朝月又明。如此相思容易老,一生几度见云英。

题周防背面美人图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脸波藏却媚霞痕,只露双肩削玉温。心自向君身自背,省他一见一消魂。

书杨忠悯公张夫人疏

清代 孙原湘

吉祥善事宁有此,夫作忠臣妇代死。事虽未成志则尔,一疏煌煌播西市。

天河钓叟紫极翁,沈香叶冠翊赞功。燎原之火倒海水,小儿鼾卧东楼东。

文管家,武管家,黄金鬻爵不肯赊。赵家儿,鄢家儿,白日鬼蜮行其私。

除我疡,杀南塘。比翟方,杀同乡。下有杀人子,上事好杀皇。

椒山剌剌不晓事,十罪牵连二王字。一鸾已困况百鸾,风吹枷锁倾城观。

窜张经尾取上旨,明杀谏官自此始。尧斋英明四海钦,杀人反快奸人心。

幸遇邹徐霹雳手,射倒高山射培塿。可怜一字不成时,二十七姬星散走。

不见苏纲息女代贵溪,两家不愧忠臣妻。

孙原湘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6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