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孙原湘
画舫潜移傍曲池,烟波何处觅西施。玉清纵使重追著,错过良缘已片时。
纪遇 其三
藏却深情露却才,绿窗鬓影太低徊。廋词竟被全猜著,眉语偏乘不备来。
蜡烛乍烧心已见,鱼书临发口难开。从今紧闭看花眼,每到卿前展一回。
娇瞋 其一
热肠冷面两难猜,越是依依越飏开。却忆乍成欢爱日,满身香雾近人来。
谢雪卿挽辞钱子霞姬人 其一
逝水年华悼总笄,雪堂前梦太凄迷。生憎点点因风絮,才上梅花便堕泥。
松实
新罗松实剖芳鲜,亲把朝饥疗偓佺。尚带灵芸香唾湿,定劳钩弋玉纤妍。
小姑却讶晨馐早,雏婢空猜夙嗜偏。偷递袖中银合子,佯佯走过镜台前。
生辰日 其四
更有参军小妹清,藕花生日一齐生。无端吹折同心蒂,零落红衣画不成。
小楼
唐梯徐点屧声娇,立定惊鸿脸晕潮。罗带乍松先色战,玉钗将晕最魂销。
关心恐被雏鬟觅,侧耳疑闻彩伴邀。欲去未能留不可,且申密约待明朝。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六
晶帘不隔洞如环,浅淡眉峰隐约间。自读郎诗书尽废,翻邀姊约线都閒。
镜奁圆浸蟾蜍影,砚匣香生翡翠斑。周防描摹应未到,才人风格美人颜。
幽怀集兰亭序字 其次
暂同幽晤暮阴天,坐次因知室又迁。言带次丝兰气在,情犹九曲水流然。
觞脩故事娱生日,竹遇春风亦少年。会得管夫人静致,今人殊类古人贤。
重次前韵
洞门回首即天涯,碧树深藏碧玉家。三度树成三夜梦,一番寒减一分花。
频来得似穿帘燕,欲近难如上水查。剩有顾侬心迹在,玉纤亲赐凤团茶。
情苗 其一
月华如雪露华浓,寻遍阑干隔岁踪。祇觉东风苏病体,难遮西日驻欢容。
灯花刺眼双苞结,带子惊心一寸松。除却寒衾温旧梦,春来无事不娇佣。
可恨辞八首 其一
中道风波暂毁妆,纺声凄咽近长廊。小怜著布光迎面,苏蕙回文曲写肠。
玉色要防西日晒,雪肤争受北风凉。可知一寸相思意,随著车轮百转忙。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三
象牙梳似月弯环,镜槛钗奁曲尺间。幽梦思量心暗喜,低鬟商略性多閒。
裙花那禁郎持绉,袖碧宁嗔姊唾斑。多和燕脂轻傅粉,怕人看出病中颜。
薄游阳羡探张公善卷诸胜舟中书寄妆楼 其一
此间原不是湘湄,无奈平生读楚辞。云雨易猜神女梦,烟波多似水仙祠。
馨香何处吹兰叶,哀怨频年写竹枝。小别佩声犹在耳,偶拈红豆又相思。
松陵有旧家子卖笑以养亲孙子悯其志为成四诗 其一
上弦月出两头纤,双笑花枝揭画帘。不似小家拘束态,自然通脱自矜严。
阳羡寒辞和张椒卿六首 其五
张绪依依最少年,墨花狂污薛涛笺。风情恰似灵和柳,摇曳轻风二月天。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九
一年小梦事循环,又值秋分白露间。十洞三清皆阻碍,六张五角每空閒。
诉将幽怨鹍弦语,替得悲啼凤蜡斑。镇日画图中看杀,何如暂许对芳颜。
写梅寄个人 其二
澹著胭脂澹扫螺,亭亭瘦影照横波。由来绝色人难画,只画梅花便当他。
可恨辞八首 其六
刻意防闲敛翠襟,隔帘消息太沉沉。谀辞未必非谗口,诡计何曾是吉音。
身在妒丛潜制泪,人来欢处默关心。自从听彻琴声夜,已把相如当稿砧。
消夏词 其四
翠纱衫子玉玲珑,坐背风前意态慵。犹恐玉肌人看见,轻绡一尺袜当胸。
戏凌客
声价空论十斛珠,羊车竟自返璠瑜。花飞尚作随风飐,莺去犹闻隔谷呼。
叔宝祇应为小友,仲卿原不是人奴。钟情自古招閒妒,图扇风流一例无。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627篇诗文
谢雪卿挽辞钱子霞姬人 其三
奏记妆楼 其三
咏美人所制杨妃舌用海汁捣糖霜里玫瑰瓣为之取其形似也 其四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四
双红豆辞 其九
杂纪 其四
萼绿
客有问吾邑者书此答之
闺人养疴辞 其二
金凤曲为周生菘畴作 其三
长恨辞 其三
楚云
寒悰 其一
谢女
雨阻 其四
沪城花事绝句十二首 其十
春芜婉仙夫人侍儿也风致婉妙年甫及笄其父将为择耦夫人送之以诗余 ...
横霞仙馆杂事 其二
松陵有旧家子卖笑以养亲孙子悯其志为成四诗 其三
艳体联句
美人病目
病述 其二
重来 其二
金堂
仲冬十一日纪事
双红豆辞 其一
玉楼供花辞和楼中人韵 其一
玉问 其二
背影
温梦
即事 其八
纪遇 其六
翠荚
横霞仙馆杂事 其八
冬日由昭明台取径登辛峰亭观落日 其一
新年即事 其二
委曲辞 其七
怜才 其二
湘妃曲 其一
月午楼歌
林下 其四
花烛辞调张子和比部纳姬姬静海人 其四
写梅寄个人 其三
如约志喜 其四
叠韵五答
兰信 其一
移巢
乍嫁
戏集唐句
潇湘楼杂忆 其十一
题扇 其一
慰个人 其二
缚笔词
懊侬 其一
泣别 其二
绝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