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拟古十四首 其五

拟古十四首 其五

明代 李昌祺

吾观古颜孟,生民之先觉。已克礼斯复,陋巷亦云乐。

气由养而礼,浩然塞寥廓。其殁馀千年,载籍犹昭灼。

天爵良可珍,箪瓢未为恶。

诗人李昌祺的古诗

拟古十四首 其九

明代 李昌祺

闻昔有逸民,风标何峻拔。超然凌云霓,遐视九垓狭。

迹虽戾中道,心则忘穷达。其人谅可希,前进脂吾牵。

辛亥花朝

明代 李昌祺

平分春色恰相停,处处秋千日日晴。柳为迎风偏婀娜,花因临水更分明。

寻芳已负嬉游兴,对景徒添感叹情。犹记南官曾献艺,白头无补负恩荣。

秋夜闻砧

明代 李昌祺

万遍千回捣未休,疏星凉月夜悠悠。酒醒空馆闻偏苦,老厌他乡听更愁。

绡帐银屏霜气早,黄云白草塞垣秋。妾心已逐寒声碎,凭仗风吹到海头。

登天华观

明代 李昌祺

玉洞开仙馆,丹梯轶世氛。天书馀鸟篆,云笈护龙文。

灵境萧台近,空歌下界闻。俗人如可避,不必问桃源。

挽张楫川处士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华屋山丘事已非,先朝遗老近来稀。徒令过客题新冢,犹有行人款旧扉。

衰柳谩馀陶令宅,荒苔空没子陵矶。故园朋好凋零尽,暮雨寒云吊鹤飞。

王侍读汝嘉挽诗 其一

明代 李昌祺

识面嗟诚晚,论交觉独深。麟经三世业,蠹简一生心。

诸老怜将尽,孤怀痛不禁。遗弦空自绝,无处觅知音。

徐州

明代 李昌祺

膴膴平原四望通,周遭官树覆崇墉。浮桥小市东西岸,乱石奔流上下洪。

白鸟微茫疏雨外,青山明灭断云中。黄楼制作皆名笔,惟有滦城赋最工。

寄同寅周布政

明代 李昌祺

名藩共说广西东,比却中州势更雄。署列三司尊省宪,疆连五筦壮提封。

承流宣化空惭我,易俗移风政赖公。无限相思山水隔,几时冠盖可相从。

东华春望次周编修韵

明代 李昌祺

濛濛香雾散轻寒,翠瓦光凝渐欲乾。乍暖莺声偏好听,初晴树色最宜看。

钟山云近浮双阙,金水波明照百官。犹记粉闱通籍日,文华几度候鸣銮。

和友人韵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荷衣兰作佩,药槛席为门。淡泊幽情远,真淳古道尊。

花飘仁在核,叶落液归根。消息盈虚理,当从达者论。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一 秋风

明代 李昌祺

刁骚淅飒骤添凉,催得朝西绿橘黄。萍藻约开浑有力,芙蓉吹绽竟无香。

未飘吴苑枫千树,先陨隋堤柳数行。送得渔舟湖面去,钓丝撩乱飏波光。

晚登汴城

明代 李昌祺

休骑上荒城,斜阳万感并。岁怜频有旱,雷怪久无声。

芳树鸠巢废,香泥燕垒成。缅怀前宋士,人艳道乡名。

钟山樵隐歌为陈徵士致广作

明代 李昌祺

金镛坠簴知何日,化作圆峰翠堪挹。就中闻有束薪人,绝似飘飘晋王质。

行歌伐木窥云泉,遇着围棋世外仙。倚树傍观未终局,斧柯腰下烂多年。

划然更作苏门啸,奇响铿轰生众窍。恍疑霜夜泊枫桥,百八鲸音震岩峤。

不识人间利与名,优游胜处乐馀生。烟霞放浪忘情久,笑杀骄妻会稽守。

寄致政彭太常永年三首 其一

明代 李昌祺

长避时人友鹤群,秦淮明月蒋山云。欣逢有道辞簪绂,赢得无山念子孙。

湖海诗名今已著,烟霞癖性老仍存。忘年不是朋游少,知己惟应独有君。

雨中发洪都

明代 李昌祺

豫章城下水如苔,风雨官河一棹开。山色遥连萧寺暝,雁声遥棹楚云哀。

霜凋远树寒灯见,鸟背孤帆极浦回。画栋朱帘遗阁废,荒基岁岁长蒿莱。

寓舍梅一株翳榛莽中诗以唁之

明代 李昌祺

筱蔓翳颓垣,娟然玉雪痕。寒香偏晚节,春色自名园。

鸟啄梢头蕊,苔沿砌下根。犹能异桃李,不在狄公门。

送龙生岁贡之北京

明代 李昌祺

淡云疏雨弄微和,北去金台路几多。地控中州连朔漠,天回北极拱星河。

陶山过雨青浮黛,沂水惊风白涌波。年少未应怜远别,临分不用唱离歌。

送李生还安城

明代 李昌祺

北蓟辞严父,南京别故人。一身勤远道,千里念慈亲。

柳暗江城晓,萍香野岸春。灯花先报喜,应更倚门频。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四

明代 李昌祺

叠鼓杂鸣笳,天风送使槎。内臣金镂带,壮士铁为檛。

去路缘青海,行营驻白沙。单于争慕义,不用李轻车。

送太学王生省亲

明代 李昌祺

送客行歌出凤台,离情乡思醉难裁。故园旧友三年别,晏岁长淮一棹回。

鹭渚别来频入梦,鸥江归去且衔杯。囊空无物堪持赠,聊折寒香雪后梅。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60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