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双牛图 其一

题双牛图 其一

宋代 韩驹

騃牛蹢躅知何事,定自春山细雨来。漫漫平沙相逐去,可无人掣鼻头回。

诗人韩驹的古诗

次韵何文缜舍人后省致斋

宋代 韩驹

夜直沉沉浴殿南,春风想对百花潭。藤床转枕寻馀梦,粉壁题诗倚半酣。

追记旧游时一笑,劝参真理莫多谈。白头粗试丝纶手,归去扶犁意亦甘。

即席送吕居仁

宋代 韩驹

一樽相属两华颠,落日临分更泫然。蹀躞鸣珂君得路,伶俜散泫我归田。

近闻南国生涯尽,厌见西江杀气缠。欲买扁舟吴越去,看山看水乐馀年。

梅花八首 其一

宋代 韩驹

山居有幽事,小雪破梅心。的皪明阴壑,玲珑挂晚林。

吹香撩远兴,弄影慰孤斟。剩欲留长在,霜枝半不禁。

昔与道颜智俱二僧居武宁明心寺未几与俱避贼山中颜几不免绍兴三年 ...

宋代 韩驹

昔与二子居明心,避贼夜走南山阴。天寒更蹋沮洳径,月黑错堕杨梅林。

历险登危四三里,少复前行过溪水。平明乞火野人家,十日身藏岩窟里。

闽俱叹我装赍空,蜀颜转陷妖氛中。谁言性命脱针孔,沉忧伤人衰疾同。

春风酣酣柳边寺,相对梦中论梦事。莫嫌薄饭一茎齑,郡国而今无鼓鼙。

谢钱珣仲惠高丽墨

宋代 韩驹

王卿赠我三韩纸,白若截肪光照几。钱侯继赠朝鲜墨,黑如点漆光浮水。

旧传绩溪多老松,奚超既死松亦空。易水良工近名世,真材始不归潘翁。

萧然南堂一居士,赤管隃糜无月赐。借问玄圭何自来,去年海中持节使。

明窗晏坐不匆匆,引纸磨墨寒生风。自笑平生绾蛇蚓,更惭尔雅注鱼虫。

殷勤二物从来远,禆海环瀛眼中见。若欲挥写藏名山,不如却作谈天衍。

次韵曾吉父见简

宋代 韩驹

往岁沧波转地流,是身如沫信沉浮。初闻盗贼奔他境,渐见衣冠集此州。

病欲深耕归谷口,禅须末句问岩头。膺门也自知人喜,有客清真似子不。

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 ...

宋代 韩驹

去蜀初游楚,吾方十二三。无成今长大,送汝不胜惭。

谢人寄茶筅子

宋代 韩驹

立玉干云百尺高,晚年何事困铅刀。看君眉宇真龙种,犹解横身战雪涛。

令人生日以画十六大阿罗汉为寿仍作三颂以祝长年 其一

宋代 韩驹

悟得玄机已数年,曾蒙老宿印明禅。定知凡物难为寿,故仗高人结胜缘。

八月十五夜小雨同二弟作

宋代 韩驹

去年看月思君处,醉后狂歌和影舞。今年与君待月时,金樽未尽雨催诗。

乐事良辰难并有,一生费诗仍费酒。君不见绿幕朱帘蜡炬香,何须拂地觅孤光。

戏留圆首座元上人

宋代 韩驹

老夫晏坐菩提坊,二士接迹来升堂。疏眉哆口辩舌张,问胡至此皆同乡。

少年发足参诸方,尔来马解高挂墙。资虽东川近陵阳,左绵稍远亦相望。

不辞煼饭豉作汤,肯更十日留山房。

送蜀僧希肇往云居

宋代 韩驹

邂逅他乡识,艰难此地逢。扁舟逆春水,一钵趁晨钟。

便欲依风穴,宁辞上雪峰。老禅行履处,著眼看机锋。

次韵参寥 其一

宋代 韩驹

此身不拟堕尘缘,长恐惊鸿落响弦。蹋尽世间千涧壑,归来胸次一山川。

深宫木末犹秋色,故国天涯只暮烟。凭仗道人分石甃,要看庭下玉龙旋。

为超然道人作云卧庵 其二

宋代 韩驹

一溪清驶到天宫,上有千株偃盖松。未肯分流下山去,为君纯浸紫霄峰。

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 ...

宋代 韩驹

吾祖屯田公,遗书悉安在。为我谢诸兄,蠹鱼时一晒。

宋代 韩驹

舍人簪笔上蓬山,辇路春风从驾还。天上飞来两乌鹊,为传喜色到人间。

信州连使君惠酒戏书二绝谢之 其二

宋代 韩驹

忆倾南库官供酒,共赏西京敕赐花。白发逢春醒复醉,岂知流落在天涯。

夏日谢人送酒

宋代 韩驹

木末炎风晚更无,火云低傍古城隅。正嫌酒作鸡冠赤,洗盏惊看白玉腴。

术者吴毅乞诗欲至塞上

宋代 韩驹

少年吴君抱奇识,四海一身求异术。逢时更得玄安文,西方诸侯正须君。

高贤未遇世亦有,相见为陈休与咎。我自与世如参辰,从来无心怨牛斗。

次韵参寥 其二

宋代 韩驹

且向家山一笑欢,从来烈士直如弦。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两川。

短世惊人如掣电,浮云过眼亦飞烟。何当与子超尘域,下视纷纷蚁磨旋。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3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