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花八首 其一

梅花八首 其一

宋代 韩驹

山居有幽事,小雪破梅心。的皪明阴壑,玲珑挂晚林。

吹香撩远兴,弄影慰孤斟。剩欲留长在,霜枝半不禁。

诗人韩驹的古诗

次韵留别南公

宋代 韩驹

天遣吾曹与世疏,那将穷技学黔驴。只今年少身多病,是处愁深须溅裾。

此去不须论塞马,向来犹有葬江鱼。虚名只用惊儿辈,要作生涯墓志书。

次韵吕居仁赠一上座兼简居仁昆仲

宋代 韩驹

上人出山时,稻穫云水白。囷仓未云满,已有税租迫。

崎岖走檀施,不畏道里隔。坐令众浮图,听法无馁色。

尔来闭幽户,此道深自索。佛法本无多,未悟常自责。

孤云忽南飞,过我江上宅。信知道人心,不断思想百。

邂逅逢故人,涕泪说艰厄。驱车更何之,怅望王土窄。

应须屏尘累,问此忘机客。忧来莫饮酒,酒薄空住鬲。

何时营一丘,伐竹开新陌。待子田舍成,吾当理轻策。

曹山老送笋蕨与诸禅客同食戏成

宋代 韩驹

野寺瓶罂至,吾庐水竹幽。开缄喜风韵,唤客少淹留。

蕨带寒山酱,笋兼头子油。谁能知许味,一饱并无忧。

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 其二

宋代 韩驹

往时看曝石渠书,内酒均颁白玉腴。落魄十年无复醉,因公今日识官壶。

送黄若虚下第归湖南

宋代 韩驹

时人会傍高门走,独肯来游翰墨场。已有哲兄如叔度,定知吾子胜文强。

长淮白浪摇春枕,故国青山接夜航。乞得功名归遗母,未应深羡绿衣郎。

为超然道人作云卧庵 其二

宋代 韩驹

一溪清驶到天宫,上有千株偃盖松。未肯分流下山去,为君纯浸紫霄峰。

戏留圆首座元上人

宋代 韩驹

老夫晏坐菩提坊,二士接迹来升堂。疏眉哆口辩舌张,问胡至此皆同乡。

少年发足参诸方,尔来马解高挂墙。资虽东川近陵阳,左绵稍远亦相望。

不辞煼饭豉作汤,肯更十日留山房。

某已被旨移蔡贼起旁郡未果进发今日上城部分民兵阅视战舰口号五首 ...

宋代 韩驹

昨夜黄州得蜡书,老臣恨已解兵符。莫将箭污偷儿血,留与官家北射胡。

梅花八首 其三

宋代 韩驹

的皪林间白,风霜莫浪催。江南春不雪,似是一枝梅。

题分秀堂

宋代 韩驹

南山有佳色,偃蹇谁能分。如何公子堂,卧看南山云。

公子秀公族,高标出尘氛。总戎亦何事,晏坐参垆薰。

晴空万剑戟,卫此明将军。鄙夫在蒲城,簿书剧丝棼。

青山不到眼,终日无一欣。寄声幸分我,与子同清芬。

戏作冷语三首 其一

宋代 韩驹

北风刮地寒阴凝,铁马夜蹋黄河冰。冻鸢瑟缩乌凌兢,破庐卧雪僵不兴。

严霜透屋衣生棱,未若冷语销炎蒸。

李少愚母挽诗

宋代 韩驹

石窌恩虽渥,潘舆恨已遥。南天丹旐湿,朔吹穗帷飘。

不复迎船笋,惊闻引葬箫。九原封若斧,泪溢冶城潮。

再次韵兼简李道夫 其一

宋代 韩驹

麦秋宜晚起,况复雨频频。桃竹犹能杖,柴车未可巾。

闲分酒贤圣,静记药君臣。会有骑鲸李,来陪贺季真。

次韵南溪观鱼

宋代 韩驹

城西鼓楫又城东,不待溪分上下风。碧树垂柑间黄绿,冰盘行鲙簇青红。

横塘日暮林峦合,断岸秋来浦溆通。安得此身无世累,便随渔艇入空濛。

闻富郑公少时随侍至此读书景德寺后人为作祠堂因跋余旧诗后以自嘲 ...

宋代 韩驹

藤床瓦枕快清风,破闷文书亦漫供。乡信未传霜后雁,羁怀生怯晚来钟。

淹留已办三年计,流落应无万户封。犹有壁间诗句在,他时谁肯写尘容。

题伯时所画宫女 其一

宋代 韩驹

只道春风闭掖廷,朝来绾结髻鬟新。蛾眉不是专君宠,试触君衣鹦鹉嗔。

似矩尚书帅桂道由临川赋诗三首贻彦章内翰谨次元韵送行 其三

宋代 韩驹

郡戟苍山上,平分二水流。四时无疠气,五管有贤侯。

静契罗公远,禅参帛道猷。人生一麾乐,不必向中州。

次韵师白中秋会饮且饯予行

宋代 韩驹

楼高应在月明边,目断西山万里天。拟唤谪仙归贝阙,翻愁快马蹋琼田。

词锋易破孤虚阵,酒令难欺赏罚权。放盏成空君莫叹,明年千里共婵娟。

咸平生日 其二

宋代 韩驹

已向丛霄侍玉宸,朅来端为付经纶。不须更说人间事,曾是仙中第一人。

示龟山平老 其二

宋代 韩驹

水横绝浦曾争渡,浪打船头又少留。安得一舟淮上钓,水生水落任沉浮。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3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