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八月十四日夜作

八月十四日夜作

宋代 韩驹

三更欲眠灯挂壁,被冷何曾双脚直。西风一夜枕边鸣,令我下床三叹息。

君莫悲秋且自悲,朱颜白发来相随。天公造作悲欢事,要令百岁如狂痴。

达人大观无不可,岂合坐受天公欺。我惭无处看明月,一掌荒庭秋草没。

去年忆上黄神山,笑看万里清光发。

诗人韩驹的古诗

夏日谢人送酒

宋代 韩驹

木末炎风晚更无,火云低傍古城隅。正嫌酒作鸡冠赤,洗盏惊看白玉腴。

戏作冷语三首 其三

宋代 韩驹

石崖蔽天雪塞空,万仞阴壑号悲风。纤絺不御当玄冬,霜寒堕悲冰溪中。

斲冰直侵河伯宫,未若冷语清心胸。

送秀老住南岳上封寺

宋代 韩驹

人生孰不营,世事复见羁。独有山居佳,古语不我欺。

君今视霄汉,已与诸佛期。而我在泥滓,未免高人嗤。

劝君安此山,老大将何之。底处不相见,勿言长别离。

送松陵老农

宋代 韩驹

呼舟越洪涛,笑识江南山。此行为子来,正拟一笑欢。

相逢不忍为,丘壑同跻攀。如何舍我去,使我心悁悁。

子实名家后,翰墨素所便。老农虽自谓,念子安知田。

世故亦已足,扰扰徒自怜。天寒岁且尽,趣驾扁舟还。

顺老寄菜花乾戏作长句

宋代 韩驹

道人禅馀自锄菜,小摘黄花日中晒。峨嵋㮕脯久不来,曲糁姜丝典型在。

封题寄我纸作囊,中有巴蜀斋厨香。起炊晓甑八月白,配此春盘一掬黄。

次韵赵德夫龙图送李谏议

宋代 韩驹

尝闻中兴日,补衮用老儒。乱离岁月驶,如隙过白驹。

慷慨请击岁,艰难论迁都。百谋未一试,去国秋云初。

归来视青镜,老色上鬓须。新亭对茂弘,建邺怀伯符。

古来兴废地,俯仰再呜呼。使君亦伟人,独我惭非夫。

邂逅得参语,僧坊饭伊蒲。谁云异乡县,契合连簪裾。

我有一叶舟,可钓宣溪鱼。如君医国手,宁当堕江湖。

燕雀尚纷拿,志士极欷歔。时哉更搏击,饥鹰思草枯。

题万松亭 其二

宋代 韩驹

老夫爱此摩云干,欲下黄冈尚据鞍。一疋犹无好东绢,凭谁貌出万松看。

食蟹

宋代 韩驹

海上奇烹不计钱,枉教陋质上金槃。馋涎不避吴侬笑,香稻兼偿楚客餐。

寄远定须宜酒债,尝新犹喜及霜寒。先生便腹唯思睡,不用殷勤破小团。

再次韵兼简李道夫 其一

宋代 韩驹

麦秋宜晚起,况复雨频频。桃竹犹能杖,柴车未可巾。

闲分酒贤圣,静记药君臣。会有骑鲸李,来陪贺季真。

次韵双莲花云得之城东

宋代 韩驹

对镜佳人艳质同,微风更许暗香通。凌波斗作拖裙绿,行雨翻香裛脸红。

欲写新图过淮右,从今胜地自城东。有情邢尹空争宠,岂悟荣枯一瞬中。

津上人蜗舍

宋代 韩驹

昔在焦居士,野宿蜗牛庐。今津又继之,结草王城居。

容膝审易安,盖头无复馀。心澄动境寂,意远陋室虚。

我家数亩田,荒荟自垦除。茆檐正如此,日入归荷锄。

一朝寓华屋,慨然念村墟。疵物傥有激,投老同归欤。

次韵参寥 其二

宋代 韩驹

且向家山一笑欢,从来烈士直如弦。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两川。

短世惊人如掣电,浮云过眼亦飞烟。何当与子超尘域,下视纷纷蚁磨旋。

泰兴道中

宋代 韩驹

县郭连青竹,人家蔽绿萝。地偏春事少,山迥夕阳多。

暗水批崖出,轻舠掠岸过。传呼细扶柁,吾老怯风波。

送僧归蜀

宋代 韩驹

巴江之中有尺鲤,扬波鼓浪三千里。早知辛苦上龙门,不如归戏巴江水。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七

宋代 韩驹

偃伯灵台涤翳昏,太平有象更何言。百神禋祀承天贶,万里调元识定尊。

复见汉仪难并举,请观周乐足同论。秉钧当轴诚知体,坐使先生道满门。

八月十四日夜作

宋代 韩驹

三更欲眠灯挂壁,被冷何曾双脚直。西风一夜枕边鸣,令我下床三叹息。

君莫悲秋且自悲,朱颜白发来相随。天公造作悲欢事,要令百岁如狂痴。

达人大观无不可,岂合坐受天公欺。我惭无处看明月,一掌荒庭秋草没。

去年忆上黄神山,笑看万里清光发。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 其二

宋代 韩驹

排闷径须沽酒饮,贮愁端为作诗慵。连声倦听城头角,落点惊飞塞上烽。

闻道久闲金騕袅,有时高卧绣芙容。年来自说无尤物,已结维摩按两重。

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 其五

宋代 韩驹

阳山昔御史,夷陵前校书。坐法窜未久,遇赦罪已除。

故时同舍窜,半直承明庐。独奔江西县,道里三千馀。

皇明烛幽隐,傥复哀臣愚。念当脱江瘴,与子联朝裾。

送范生

宋代 韩驹

万里投殊俗,馀生老一丘。尚怜之子秀,能慰此翁愁。

只欲连墙住,胡为下邑留。黄尘诗思尽,乞与四山秋。

次韵馆中上元游葆真宫观灯 其二

宋代 韩驹

玉作芙蕖院院明,博山香度小峥嵘。直言水北人稀到,也有槃姗勃窣行。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3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