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六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六

宋代 韩驹

跋扈骄矜势纠纷,兵威不戢定将焚。权归宥密消兵衅,力扫欃将息祲氛。

鸿剑将军休画策,捧觞都护罢论勋。四方廊庙无馀事,咸仰伊周辅圣君。

诗人韩驹的古诗

顷年侍立集英殿见周表卿唱名第二客居临川表卿为宜黄丞岁满访别以 ...

宋代 韩驹

往时束带侍明光,曾看挥毫点御床。只道骅骝已腾蹋,不知雕鹗尚摧藏。

官居四合峰峦雨,驿路千林橘柚霜。莫为艰难归故里,汉庭今重甲科郎。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 其四

宋代 韩驹

集英春殿唱诸生,日转觚棱晓色清。近侍皆分金带赤,内人争色雪衣明。

罢朝诏赐群公坐,合殿欢传万岁声。我老倦随宫漏永,江南归去听鼍更。

题画雪雀 其二

宋代 韩驹

只画山禽依雪竹,斯人用意复谁知。肯来禁籞图神爵,应已传呼作画师。

送蜀僧潮音归乡

宋代 韩驹

野水有善溉,山云忽为霖。古来出世士,亦有利物心。

上人成都来,袈裟尘土侵。两屦踏京国,一钵提丛林。

诸公握手旧,孰不低垂簪。尚陋汤休诗,肯鼓庭兰琴。

独说众妙行,听者开烦襟。我作五字偈,弥天识潮音。

次韵徐翰林

宋代 韩驹

远闻仙伯上神山,始觉升平气象还。一梦休论玉堂事,两行曾缀紫宸班。

想烧椽烛书天诏,看剪花騣出帝闲。尚忆平生故人否,夜驱黄犊在田间。

题赵君发牧牛图

宋代 韩驹

王孙岂识田家趣,妙画聊因好古收。惟有野人开卷笑,忆骑牛背下西畴。

题曾公卷采菊图

宋代 韩驹

九日东篱采落英,白衣遥见眼能明。向令自有杯中物,一段风流可得成。

上王太守生辰诗

宋代 韩驹

碧落仙家琼树枝,传芳何处庆云低。人间凤历将移朔,天上瑶光欲转西。

丹穴巢空骞瑞翼,渥洼波涨奋霜蹄。堂堂风骨端如岳,凛凛神姿秀入奎。

紫殿文章惊独步,黄金名字最先题。袖将月窟三春桂,踏尽云头万级梯。

北阙一麾新出守,南州五马总骄嘶。铃斋玉麈清谈笑,晏馆金花贴鼓鼙。

诗焰迸腾昏日月,酒觞沉困吸虹蜺。未能度岭寻真去,直欲枯潭觅剑携。

千里暂烦倾皂盖,九重终看步沙堤。吏情何以为公颂,祇赋嵩高与寿齐。

故正议李公挽词 其二

宋代 韩驹

昔在昭文馆,从公侍赭袍。笑谈倾盖旧,风采照人高。

便欲参藜杖,那知奠浊醪。不堪西北望,松柏暮风号。

次韵吉父食笋乳长句 其二

宋代 韩驹

只漫轑羹送邻舍,岂能搜句搅诗翁。山城异味宁长有,却傍春畦撷芥菘。

嘲蝇

宋代 韩驹

忆昔趋阊阖,朝鸡促晓声。何关蝇辈事,也复强飞鸣。

咏太平宰相

宋代 韩驹

万里青霄发轫时,骅骝绝足看奔驰。太平宰相何人识,惟有巫咸得预知。

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 ...

宋代 韩驹

一棹送君归,酒醒秋江午。正是莼鲈时,思君在何许。

送东林圭老游闽五绝句 其四

宋代 韩驹

直自三湘到七闽,无人不道竹庵名。诗如雪窦加奇峭,禅似云居更妙明。

登赤壁矶

宋代 韩驹

缓寻翠竹白沙游,更挽藤梢上上头。
岂有危巢尚栖鹘?亦无陈迹但飞鸥。
经营二顷将归老,眷恋群山为少留。
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诗句在江楼。

某已被旨移蔡贼起旁郡未果进发今日上城部分民兵阅视战舰口号五首 ...

宋代 韩驹

百忧前日总薰心,一笑朝来得好音。绝域不须遮虏障,今年自有杀胡林。

送海常化士 其一

宋代 韩驹

好去凌空锡杖飞,凤林关外道场稀。莫言衲子篮无底,盛取江南骨董归。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 其二

宋代 韩驹

马革包尸誓此生,岂知今日塞尘清。强随举子论兵要,直为君王下诏明。

老将犹能贾馀勇,少年未分怯先声。元戎十乘他时事,莫厌边亭夜报更。

送范叔器次路公弼韵

宋代 韩驹

晚涂淹泊向谁论,白发名卿肯见存。雒邑风流馀此老,故家文见有诸孙。

寺连狭径曾倾盖,船拥清溪尚一樽。小驻鄱阳未宜远,欲凭书尺问寒温。

往岁自京口与曾公永宏父同行至下蜀因次前韵简之

宋代 韩驹

下蜀追随日,欢言一散愁。篮舆转陂路,小楫渡潮沟。

万里家何在,三年淹此留。犹欣迟暮眼,见子并英游。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3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