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向巨源

赠向巨源

宋代 韩驹

老子真祠地,君来觅纸题。文如士衡后,年与正平齐。

闻说钟陵郡,官居章水西。涪翁诗律在,佳处可提携。

诗人韩驹的古诗

上丘漕司生辰诗

宋代 韩驹

淮海钟神秀,逢时出伟人。熊罴符吉梦,弧矢记佳辰。

瑞世仪丹符,占祥得石麟。心田平若砥,学海阔无津。

道任司衡重,儒传孟氏醇。雄文追灏噩,雅意蕴经纶。

大策登商第,英名动搢绅。含香登粉署,画诺拥朱轮。

画戟声称远,星轺宠数频。一时推厚德,列郡仰深仁。

櫜紫殊恩近,官黄墨诏新。风云看际会,廊庙喜同寅。

寿斝霞纹细,香莲露脸匀。愿赓难老颂,阅岁等庄椿。

智勇师归永嘉自言所居在万竹间乞诗送行

宋代 韩驹

上人归去家何许,万竹深围一把茆。蹋尽丛林参白足,却来江槛俯青郊。

夜阶蔌蔌风翻箨,春路冥冥雨放梢。肯拚清阴分百十,暮年思与子论交。

咸平生日 其一

宋代 韩驹

昔年亲擢校书郎,夜梦苍龙绕屋梁。异时那知今日应,六龙深驻载赓堂。

武宁道中

宋代 韩驹

小滩嘈嘈大滩恶,朝行羊肠暮鹿角。尽日拖舟不得前,忽然笪断千寻落。

上梁左侧石子多,两舷与石鸣相摩。卧听溪师倚篙哭,将如四十二滩何。

信州连使君惠酒戏书二绝谢之 其二

宋代 韩驹

忆倾南库官供酒,共赏西京敕赐花。白发逢春醒复醉,岂知流落在天涯。

次韵苏彦师见寄

宋代 韩驹

长年眼力怯看书,每见先生愧腹虚。犹觉是身多净业,欲投禅客问真如。

向来水驲分襟罢,常记河梁握手初。从此论交同毕杜,巷南巷北莫相疏。

夏夜广寿寺偶书 其一

宋代 韩驹

水浊山昏暑未清,风枝不动月微明。忽惊零露先秋戒,更放蟭蟟一月鸣。

次韵金陵赵德夫使君上元三绝 其二

宋代 韩驹

卧听秦淮呜咽声,起看江月暮潮平。旧时忆在延真观,玉作芙蕖院院明。

西山梅花二首 其一

宋代 韩驹

空山有佳人,寒林弄孤芳。晚分天女白,夜夺嫦娥光。

亭亭照清浅,欲渡横无梁。微风起复灭,为我传幽香。

送韩将仕自抚之衢

宋代 韩驹

故人有令子,高义摩云天。邂逅亦未久,航湖背临川。

谓我老世故,数数求言诠。岂知愚闇姿,一生忧患缠。

读书千万言,不若摩兜鞬。愿子善自爱,无忘说车篇。

次韵胡元茂馆中直宿

宋代 韩驹

我老百念冷,饥餐困来眠。寄声同学儿,莫作旧眼看。

春风石渠水,小雨生微澜。知君直宿夜,梦忆朐山泉。

起裁五字诗,意如溟渤宽。白头和高唱,回光觉酸寒。

泰兴道中

宋代 韩驹

县郭连青竹,人家蔽绿萝。地偏春事少,山迥夕阳多。

暗水批崖出,轻舠掠岸过。传呼细扶柁,吾老怯风波。

题曾公卷采菊图

宋代 韩驹

九日东篱采落英,白衣遥见眼能明。向令自有杯中物,一段风流可得成。

次韵何文缜舍人后省致斋

宋代 韩驹

夜直沉沉浴殿南,春风想对百花潭。藤床转枕寻馀梦,粉壁题诗倚半酣。

追记旧游时一笑,劝参真理莫多谈。白头粗试丝纶手,归去扶犁意亦甘。

次韵苏文饶待舟书事

宋代 韩驹

公才岂止剧曹郎,肯向明时氏庾仓。会有绫衾趋汉署,不须锦缆系吴樯。

青箱教子书千卷,白发思亲天一方。看我飘然五湖去,栈羊筛酒送归艎。

京口同苏景谟游招隐寺

宋代 韩驹

居闲从散吏,寻幽诣精庐。城阴径绿野,谷口桥清渠。

稍稍丛竹合,依依昔人居。轻云起释峤,细水鸣循除。

闻鸦问长老,竖拂谈真如。振衣念新浴,曲肱欣饭蔬。

兹游尚倥偬,再至期踌躇。独行岂辞远,徐步当乘车。

昔与道颜智俱二僧居武宁明心寺未几与俱避贼山中颜几不免绍兴三年 ...

宋代 韩驹

昔与二子居明心,避贼夜走南山阴。天寒更蹋沮洳径,月黑错堕杨梅林。

历险登危四三里,少复前行过溪水。平明乞火野人家,十日身藏岩窟里。

闽俱叹我装赍空,蜀颜转陷妖氛中。谁言性命脱针孔,沉忧伤人衰疾同。

春风酣酣柳边寺,相对梦中论梦事。莫嫌薄饭一茎齑,郡国而今无鼓鼙。

次韵金陵赵德夫使君上元三绝 其一

宋代 韩驹

小风吹水涨平湖,屋角残冰亦已无。投老只图春睡足,可须山鸟强招呼。

上钟太守生辰诗

宋代 韩驹

道在轲雄出,时平稷契生。荆山方秀整,金气与高明。

磊落难藏方,峥嵘易得名。宏才须视草,大手本调羹。

欲赋龙骧远,方看凤翥横。海门迎五马,桂岭换双旌。

渐许含香侍,宁为剖竹行。悠悠真任物,扰扰不关情。

札有十行赐,政应期月成。风流前辈似,文采后来倾。

日月开黄道,云烟焕赤城。还朝充柱石,与世作权衡。

仙果千年实,洪涛几度清。于公一俯仰,几杖表馀荣。

谢人寄梅花瑞香花二首 其二

宋代 韩驹

道人不爱色,而爱闻清香。方春谢凡卉,凌晨玩孤芳。

以兹兰蕙质,种彼葵藿场。常恐乱微馥,采采归幽房。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3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