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泊宁开

夜泊宁开

宋代 韩驹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开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韩驹夜泊宁开译文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开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
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开,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
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
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

韩驹夜泊宁开注释

宁开:今河南宁开县。
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
扁舟:小船。
旦辞:清晨辞别。
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窣窣(sū):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
垂露:露珠下滴。
毵毵(sānsān):细长的样子。亦作“毶毶”。
茫然:犹惘然。失意的样子。
不悟:不知道。

韩驹夜泊宁开赏析

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一员干将。江西诗派诗以布局严谨著称,这首诗是《开阳集》中的名作,被宋吕居仁等人作为样板,认为“可作学诗之法”(《诗林广记》引《小园解后录》)。
诗题写夜泊,便以夜泊为中心,这就是所谓擒题。但如果一味扣住诗题,诗便会死板呆滞,必须不即不离,眼睛觑定中心,然而不直接接触中心,在旁衬上做文章。这首诗前两联便不写夜泊,先写夜泊以前,船走得飞快,衬映出诗人的心情,以动、行来为下面的静、泊作陪。第三联写夜泊,以景为主,第四联转而写情,使诗有余味。在搭配上,前两联尽量蓄势,苍劲快捷,自然流畅,景色变化幅度很大,把动态写足;后两联转入凝重平缓,情致悠然,景色固定不动,把静态写足。写动态时,又配合其快,写流水、北风、明月等粗线条的大环境中的景物,间以地名,形成跳跃;写静态时,写老树、寒花、微小的声音与下垂的露水等小景。这样,全诗以意相贯,以气相接,浑然精到,把自己夜泊前后的景物、心情都反映了出来。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评这诗的章法说:“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很形象地作了总结。清代王士祯、纪昀等人也对这首诗交口称赞。
除布局外,这首诗在描写场景及遣词造句上也很得熔炼之功。如第一句“汴水日驰三百里”,气势很磅礴,可与李白“千里江开一日还”、“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类诗比靠。次句“扁舟东下更开帆”,加一倍写快,方回评说:“此是诗家合当下的句,只一句中有进步,犹云‘同是行人更分首’也。”“旦辞杞国”一联则写得很圆活,似山谷诗法。
值得一赞的是,诗尾联融情于景,由苍茫的夜色产生迷惘沉醉的感觉,遂以“水光山色”寄托难以表达的情思,得含蓄不尽之意。但是宋曾季狸《艇斋诗话》挑剔说结处“汴水黄浊,安得蔚蓝也?”落实了说,就失去了诗的趣味了。再说,夜间船泊水上,月光明照,蓝天映入水中,自可蔚蓝;这时要分辨汴水是否黄浊,倒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

诗人韩驹的古诗

上蔡太师生辰诗四首 其二

宋代 韩驹

燕雀同欣大厦成,公归何处不欢声。全将和气还群物,不放纤尘点太清。

人指灵椿期寿考,天将神鼎待功名。诞辰正得三阳节,已与东君助发生。

咸平生日 其一

宋代 韩驹

昔年亲擢校书郎,夜梦苍龙绕屋梁。异时那知今日应,六龙深驻载赓堂。

代妓送葛亚卿

宋代 韩驹

刘郎底事去匆匆,花有深情只暂红。弱质未应贪结子,细思须恨五更风。

送显上人归蜀 其一

宋代 韩驹

楚雨冥冥催入峡,巴云漠漠伴归乡。只应袖有欧峰录,万里神珠照地光。

次韵参寥 其一

宋代 韩驹

此身不拟堕尘缘,长恐惊鸿落响弦。蹋尽世间千涧壑,归来胸次一山川。

深宫木末犹秋色,故国天涯只暮烟。凭仗道人分石甃,要看庭下玉龙旋。

梅花八首 其五

宋代 韩驹

江南岁晚雪漫漫,涧谷梅花巧耐寒。幸有幽香当供给,不辞三载滞西安。

题曾公卷采菊图

宋代 韩驹

九日东篱采落英,白衣遥见眼能明。向令自有杯中物,一段风流可得成。

赠向巨源

宋代 韩驹

老子真祠地,君来觅纸题。文如士衡后,年与正平齐。

闻说钟陵郡,官居章水西。涪翁诗律在,佳处可提携。

题画雪雀 其一

宋代 韩驹

寂寂黄山处士居,空林急雪鸟相呼。不知此子何由见,归与先生作画图。

题伯时所画宫女 其一

宋代 韩驹

只道春风闭掖廷,朝来绾结髻鬟新。蛾眉不是专君宠,试触君衣鹦鹉嗔。

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 其一

宋代 韩驹

公车八千言,自献十二旒。落笔中书罢,石渠并英游。

方欣洛阳遇,已慨周南留。明堂多楩楠,讵须汝薪槱。

三年望龙断,艰难身百忧。鬓发五分白,更落天南陬。

泰兴道中

宋代 韩驹

县郭连青竹,人家蔽绿萝。地偏春事少,山迥夕阳多。

暗水批崖出,轻舠掠岸过。传呼细扶柁,吾老怯风波。

钱逊叔见示小诗次韵 其三

宋代 韩驹

堕絮飞花又一年,黄梅小雨暗平川。莫言晚起家何事,日傍南池数绿钱。

次韵程致

宋代 韩驹

桃花如昭君,服饰靓以丰。徘徊顾清影,似为悦已容。

数枝有馀妍,窈窕禁省中。何如武陵岸,缤纷落天风。

我梦泛舟去,春流濯凫翁。岂知限重门,风摇铺首铜。

忆汝初破萼,时当楼雪融。亭亭怯馀寒,赖此赤日烘。

蓬山十载梦,翚飞左升龙。重来迹已换,一扫凡花空。

发有今岁白,颜无故时红。三嗅三叹息,繁英为谁秾。

为超然道人作云卧庵 其一

宋代 韩驹

窣堵西头屋数楹,知君卧占一溪云。老夫亦有缘云兴,应为情亲肯见分。

次韵金陵赵德夫使君上元三绝 其二

宋代 韩驹

卧听秦淮呜咽声,起看江月暮潮平。旧时忆在延真观,玉作芙蕖院院明。

上钟太守生辰诗

宋代 韩驹

道在轲雄出,时平稷契生。荆山方秀整,金气与高明。

磊落难藏方,峥嵘易得名。宏才须视草,大手本调羹。

欲赋龙骧远,方看凤翥横。海门迎五马,桂岭换双旌。

渐许含香侍,宁为剖竹行。悠悠真任物,扰扰不关情。

札有十行赐,政应期月成。风流前辈似,文采后来倾。

日月开黄道,云烟焕赤城。还朝充柱石,与世作权衡。

仙果千年实,洪涛几度清。于公一俯仰,几杖表馀荣。

李少愚母挽诗

宋代 韩驹

石窌恩虽渥,潘舆恨已遥。南天丹旐湿,朔吹穗帷飘。

不复迎船笋,惊闻引葬箫。九原封若斧,泪溢冶城潮。

奉酬泉

宋代 韩驹

烂红初擘使君盘,走送柴门色未乾。著意裁诗终不近,遥怜醉眼若为看。

故正议李公挽词 其二

宋代 韩驹

昔在昭文馆,从公侍赭袍。笑谈倾盖旧,风采照人高。

便欲参藜杖,那知奠浊醪。不堪西北望,松柏暮风号。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3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