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逸老
白日下骎骎,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或凶夭。
我初五十八,息老虽非早。一闲十三年,所得亦不少。
况加禄仕后,衣食常温饱。又从风疾来,女嫁男婚了。
胸中一无事,浩气凝襟抱。飘若云信风,乐于鱼在藻。
桑榆坐已暮,钟漏行将晓。皤然七十翁,亦足称寿考。
筋骸本非实,一束芭蕉草。眷属偶相依,一夕同栖鸟。
去何有顾恋,住亦无忧恼。生死尚复然,其馀安足道。
是故临老心,冥然合玄造。
不与老为期
初冬早起寄梦得
闻哭者
宿张云举院
我身
放言五首 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寄唐生
望驿台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丝线毯
咏兴五首。四月池水满
天津桥
秦中吟十首序
寓意诗五首 其五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赠昙禅师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吴樱桃
南岳横龙寺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诏授同州刺史爱不赴任因咏所怀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疑梦二首
放言五首·其一
有木诗八首 其八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问诸亲友
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五凤楼晚望 六年八月十日作。
题灵岩寺
寒食日过枣团店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杂曲歌辞·浪淘沙
和友人洛中春感
听弹《古渌水》 琴曲名
花下自劝酒
毛公坛
轿?钏罩荨?
独游玉泉寺
白云泉
东院
醉中见微之旧卷有感
凉夜有怀
红线毯
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
和杨六尚书喜两弟汉公转吴兴鲁士赐章服…长句见示
一字至七字诗(赋得诗)
花非花·花非花
秋雨夜眠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六
题州北路傍老柳树
池上二绝·其二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尝黄醅新酎忆微之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秦中吟十首(并序)
知足中 和崔十八未贫作。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二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赠薛涛(见张为主客图)
除夜寄微之
早春独登天宫阁
送客归京
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
感秋咏意
寒食野望吟
池鹤八绝句。鸢赠鹤
买花 / 牡丹
钱塘湖春行
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继和之
紫薇花
少年问
雨中访崔十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