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寄韬光禅师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
骊宫高
独游玉泉寺 三月三十日。
九江北岸遇风雨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稳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浪淘沙
花非花
花非花·花非花
秦吉了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
池上早夏
花下对酒二首 其一
蔼蔼江气春,南宾闰正月。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
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雪。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
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发。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节。
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绝。欲问花前尊,依然为谁设。
日渐长赠周殷二判官
自诲
寄胡饼与杨万州
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
八月三日夜作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观游鱼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秋夕
谢杨东川寄衣服
梦上山(时岩疾未平)
病中宴坐
咏史(九年十一月作)
和友人洛中春感
鸟窠和尚赞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
答客问杭州
酬裴令公赠马相戏
闺情
初出城留别
菩提寺上方晚眺
村居苦寒
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嘉陵夜有怀二首
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赠卢绩
宣州崔大夫阁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下…郡斋
闻哭者
东山寺
赠薛涛(见张为主客图)
岁暮呈思黯相公皇甫郎之及梦得尚书
荅故人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其二
禽虫十二章 其六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贞元十七年来献之)
白云泉
赠昙禅师 梦中作
经溱洧
醉中见微之旧卷有感
续古诗十首 其二
读老子
饮后戏示弟子
鸟
咏兴五首并序
劝酒(以下见《文苑英华》)
杨柳枝词
追欢偶作
曲江独行 自此后在翰林时作。
江楼闻砧(江州作)
鹅赠鹤
微之宅残牡丹
玩止水
苏州柳
逸老
寒食日过枣团店
官牛
和敏中洛下即事(时敏中为殿中分司)
垂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二
微雨夜行
杏园中枣树
读史五首 其四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续古诗十首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