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许紫沖求真容赞

许紫沖求真容赞

宋代 白玉蟾

庐山之下,绣谷之中。
一江夜月,万壑松风。
此意谁能委,岳阳城外松。

诗人白玉蟾的古诗

快轩书怀

宋代 白玉蟾

满树牡丹相次红,客来不放酒盃空。
三分春色二分去,一处风光是处同。
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飞落五更风。
与君饮到如泥烂,我欲明朝杖屦东。

卧云菴醉后

宋代 白玉蟾

千岩万壑深复深,洞口枯树鸣幽禽。
瑶月影松大静淡,琅风韵竹夜萧森。
暮云献碧出孤岫,夕鸟拖红投螟林。
孔明终久须朝日,安石不来谁作霖。
然则从龙虽有志,定知化鹤亦无心。
先生不是终南子,满洞苍烟何处寻。

题潜菴

宋代 白玉蟾

已把功名等风絮,鹤氅星冠懒成趣。
谷口人寻虎迹来,林间菴正猿啼处。
好向青山白云中,参取翠竹黄花句。
道人珍重老维摩,明日千峰万峰去。

祈雨伏虎菴

宋代 白玉蟾

梵相无言旱气奢,三农无饭欲蒸沙。
狻头香穗成禾穗,麈尾天花化雨花。

谒雩都灵济大师

宋代 白玉蟾

雪里僧伽已寂然,不知香火几何年。
殷勤琢雪雕冰语,忏悔嘲风弄月愆。
林壑烟霞容有分,庙堂钟鼎得无缘。
天池旧拜金灯了,却裹兜罗一袖绵。

拙庵

宋代 白玉蟾

笑携藜杖倚寒松,现世神仙一拙翁。
冠简投关离玉阙,天人推出镇琳宫。
身居星弁霞裾上,心在烟都月府中。
岂是摩挲令发黑,不须服饵自颜红。
百年赢得十分讷,万事算来俱是空。
解织蜘蛛空结网,能言鹦鹉被樊笼。
闲将世味闲中嚼,静把天机静处穷。
学巧不如藏巧是,忘机不与用机同。
虚空不语虚空广,造化无声造化公。
六贼奈人闲不得,十魔见我懒相攻。
凝神多得佯呆力,养气无非守口功。
欲雨只消呼瀣沆,要雷畧目召丰隆。
人间若也不容住,学骑白鹤乘天风。

颐庵喜神赞

宋代 白玉蟾

江月射双眼,岩云飞两眉。
自是上饶一团和气,眉化自家方寸真机。
能落笔作泣鬼神之诗,能坐石下烂柯之棋。
千人万人,瞻礼不已。
笑骑白鹿,独步天墀。

元旦在鹤林偶作

宋代 白玉蟾

东风吹鼓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问子规

宋代 白玉蟾

绿柳阴中问子规,劝人归是劝春归。
人须回首春须暮,何不成都西去飞。

晚吟二首

宋代 白玉蟾

山色童拈出,秋云似削平。
可怜松下路,月黑不堪行。

武昌怀古十咏·江汉亭

宋代 白玉蟾

西风黄叶满秋城,水鸟飞无沙碛腥。
淮浪白如头似白,沔山青与眼俱青。
何人得见莲花女,此地空余江汉亭。
一自郑生双佩断,幽情渺在蓼花汀。

慵庵

宋代 白玉蟾

绛阙清都旧姓名,此生落魄任天真。
横窗古砚前朝水,挂壁闲琴几日尘。
幽草莫锄沿日静,落花不扫襯苔匀。
倩风来作关门仆,借月来作关门仆,
借月权为伴酒人。书吏无言舌滋味,
关山不动画精神。有茶不作蜗牛战,
无梦可为蝴蝶身。一得自家慵底事,
幽禽檐外一般春。

秋风变

宋代 白玉蟾

一从佳良去,念念思杳魂。
顷刻不离怀,梦寐常温温。
幽良非好色,脂粉何万群。
良马只一鞍,好花只一春。
流水去不返,青霄徒白云。
香魂在九泉,夫岂不酸辛。
良间尚寂寂,阴府复何言。
造物略不悲,苍天不我怜。
南风复西风,景物易变迁。
独有一雨心,朝暮佳良边。
幽冥不可诘,宁忍度岁年。
此身当如何,何当委荒烟。
若夫世间良,岂知道义坚。
孤然不自惜,怅望瑶台仙。
置之勿复道,时时泪涟涟。
不堪酒醒时,月下与风前。
有梦梦不成,所思长县县。
万里亦可到,一死今杳然。
相忆而自叹,苍天复苍天。

晓巡北圃七绝

宋代 白玉蟾

隔水人家似画图,鬓边香露缀成珠。
日高丈五云犹宿,乌鹊已归三哺雏。

携友生诣桐柏

宋代 白玉蟾

篮舆过尽几山丫,夜宿天台仙子家。
我昔岩前种芝草,尔来云表饭错麻。
金前错落枫犹叶,玉靥飘零菊更花。
霜露逼人心兴倦,无穷旧事散天涯。

上元翫灯二首

宋代 白玉蟾

碧玉融成万里天,满城罗绮竞春妍。
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题诸葛桂隐书堂

宋代 白玉蟾

豪侠相逢好弟兄,竹篱茆舍聚双星。
青松影里诗鸿雁,白石岩前酒驱鴒。
笔下驱回千铁骑,胸中包得几沧溟。
令人忆著张华剑,三百年来无血腥。

梅花有叹

宋代 白玉蟾

苍苔玉艳委西施,玉胆冰姿尚伯夷。
春色一般清濁异,梅花亦自有安危。

宋代 白玉蟾

裤里无供给,褌头尽受降。
赐之汤沐罢,投置不毛邦。

赠谭倚

宋代 白玉蟾

丹山金鸑鷟,绛阙玉麒麟。
气宇秋潭月,文章阆苑春。
青云露如掌,策骑上龙津。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46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