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谷菴

天谷菴

宋代 白玉蟾

半天突出一奇峰,小小茅檐滋味浓。
夹道新松招夜月,满林幽竹唤秋风。
迎人野鸟间关语,恼客岩花烂熳红。
策杖且随流水去,柴门时倩白云封。

诗人白玉蟾的古诗

鹤林赏莲

宋代 白玉蟾

玉沿生翠雾,瑶林映素霞。
天飞明月英,夜浴白莲花。
碧水香以净,松声吹露华。
众仙鸾鹤散,寂寂五云家。

游杨梓岩

宋代 白玉蟾

天半秋风鸣万松,芫花半落夕阳红。
寮烟暗锁仙坛古,野意深藏丹紫空。
人採紫芝何处觅,我来白昼不相逢。
一声箫管笑扬袂,秋色满怀诗兴浓。

赠天庆观

宋代 白玉蟾

买得螺江一叶舟,功名如蜡何休休。
我无曳尾乞怜态,早作灰心不仕谋。
已学漆园耕白兆,甘为关令候青牛。
刀圭底事凭谁会,明月清风为点头。

习剑

宋代 白玉蟾

剑法年来久不传,年来剑侠亦无闻。
一从袖里青蛇去,君山洞庭空水云。
逸人习剑得其诀,时见岩前青石裂。
何如把此入深番,为国沥尽匈奴血。

述古

宋代 白玉蟾

黍大青混沌,此即万化鞘。
盘古不得窥,凿之忽七竅。
太朴既脱手,银蝠乃夜啸。
乾坤两饼分,日月变丸跳。
九鸦方爇天,致渠共工斗。
额血不周山,山裂天西漏。
娲皇炼彩石,一发大庭笑。
宓犧方蛇蟠,商契亦燕鷇。

晚春遣兴二绝

宋代 白玉蟾

不但风饕雨更尤,落英满地诉春愁。
诗人分韵留春处,一句韩诗七个阄。

和刘司门韵题临溪亭

宋代 白玉蟾

临水皤然两鬓丝,山烟凝翠入鹑衣。
横吹铁笛且归去,懒把渔竿立藓矶。

湖上偶成二首

宋代 白玉蟾

湖天清旷万缘虚,暂借僧房作宰予。
梦觉风凉归去晚,满空飞翠扑篮舆。

赠玉隆王直岁游武当山

宋代 白玉蟾

西山猿啼啼不已,千岩万壑绿烟起。
杖头挑月过潇湘,去饮清阳涧下水。
清阳涧上五龙池,池边落叶不敢飞。
太玄真人去未归,七十二峰空斜晖。
峰头有人名(外囗里力)火,洞泉飘出松花老。
他年君自武当回,惠我数枝石灯草。

题三山天庆观三首

宋代 白玉蟾

紫琼飞清都,翠云护绛阙。
不见有星辰,俯视但日月。
下世二千年,不敢向人说。
吾已成金丹,留下飞仙诀。

闲吟三首

宋代 白玉蟾

啼鸟千山暮,轻风一路清。
草连江色暝,月对夕阳明。

携友生诣桐柏

宋代 白玉蟾

篮舆过尽几山丫,夜宿天台仙子家。
我昔岩前种芝草,尔来云表饭错麻。
金前错落枫犹叶,玉靥飘零菊更花。
霜露逼人心兴倦,无穷旧事散天涯。

题黄庭经后

宋代 白玉蟾

琴心玉文洞玄玄,金钮朱锦乃汝传。
子能得之可长年,黄素镇赝完且坚。
横理如发约两边,从有赤道如朱弦。
文居其间走玄蚁,飞云相与为终始。
大道甚夷非力使,无为自然有至理。
谁能精专换骨髓,扫去俗尘不瑕秽。
目中有神乃识真,白玉为轵装车轮,
里以天上翠织成。仙人楼居俨长生,
鸾鹤翔舞猿猱轻。子能宝之慎勿轻,
室宫之中夜自明。上清真人杨与许,
焚香清斋接神女。手作此书留下土,
千年流传子为主。东方苍龙右白虎,
四神严诃孰予侮。

赠别徐监观

宋代 白玉蟾

晓来自点素馨汤,两朵莲花隔宿香。
夜醉至今犹未醒,荔枝取次对离觞。

赠崧菴造墨

宋代 白玉蟾

水铢胶法仙而黠,万杵玎璫肩欲脱。
龙尾磨开紫玉腴,鼠须点动青作活。
油然作云升太清,沛然下雨惊四溟。
何当点开众生眼,大千世界常光明。

戏联食(潺氵换鱼)体取其骨糜肉之化义

宋代 白玉蟾

何其秀且明,而况清以美。
不醉将如何,无吟讵自己。
凡与共此者,但须行乐耳。
无意固必我,可久速仕止。
离合忍复道,光阴能有几。
相对默不言,新篘多且旨。
无中难致诘,圣处可胜纪。
何为是栖栖,未免聊复尔。

雪中三首

宋代 白玉蟾

飞廉滕六逞寒威,费酒陪诗为解颐。
雪待夜深飞落尽,梅嗔风恶放开迟。

有怀聂尉五首

宋代 白玉蟾

身岂能为患,心何可得安。
想应知鹤怨,未得伴鸥闲。

对月六首

宋代 白玉蟾

深秋荷败柳枯时,霜蟹香枨副所思。
月要人窥娇不上,风知我醉放多吹。

赞历代天师·第四代讳滋字元微

宋代 白玉蟾

鄱阳策杖抵岩巅,旧有丹炉锁暮烟。
今古一双龙虎石,侍郎仙去是何年。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46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