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舟中读元九诗

舟中读元九诗

唐代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译文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把你的诗卷在灯前看,诗读完了灯也快灭了而天还没有亮。
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注释

注释
元九:即元稹,白居易的朋友。
把:拿。
残:残留,也可指剩下不多。
犹:还。闇(àn):同“暗”。一作“暗”。
逆风:迎风,顶风,与顺风相对。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赏析

这首小诗,字面上“读君诗”,主题是“忆斯人”,又由“斯人”的遭际飘零,转见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诗境一转一深,一深一痛。“眼痛灭灯犹暗坐”,已经读了大半夜了,天也快要亮了,诗人还要“暗坐”,不肯就寝。读者自然而然要想到:由于想念微之,更想起坏人当道,朝政日非,因而,满腔汹涌澎湃的感情,使得他无法安枕。此刻,他兀坐在一个小船内。船下江中,不断翻卷起狂风巨浪;心头眼底,像突然展现一幅大千世界色彩黯淡的画图。这风浪,变成了“逆风吹浪打船声”;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画图,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情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
凄苦,是这首小诗的基调。这种凄苦之情,通过“灯残”、“诗尽”、“眼痛”、“暗坐”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环境、氛围、色彩,已经渲染得十分浓烈了,对读者形成一种沉重的压力。到“眼痛灭灯犹暗坐”,压力简直大到了超过人所能忍受的程度。突然又传来一阵阵“逆风吹浪打船声”,像塞马悲鸣,胡笳呜咽,一起卷入读者的耳里、心中。这声音里,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读诗至此,自然要坐立不安,像韩愈听颖师鼓琴时那样:“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了。诗的前三句蓄势,于叙事中抒情;后一句才哗然打开感情的闸门,让激浪涡流咆哮奔鸣而下,让乐曲终止在最强音上,收到了“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最强烈的音乐效果。
这首小诗在音律上还有另一个特点。向来,诗家最忌“犯复”,即一诗中不宜用重复的字,小诗尤其如此。这首绝句,却一反故常,四句中三用“灯”字。但是,此诗读起来,丝毫不感重复,只觉得较之常作更为自然流泻。原来,诗人以这个灯字作为一根穿起一串明珠的彩线,在节律上形成一句紧连一句的效果,使感情层层加深: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音节蝉连,委婉曲折,如金蛇盘旋而下,加强了表达的力量。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唐宪宗元和十年公(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这寂寞的谪戌旅途中,他想念那早五个月远谪通州的好朋友元稹。在漫长水途中,一个深秋的夜晚写下了这首《舟中读元九诗》。

诗人白居易的古诗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唐代 白居易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

唐代 白居易

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
为报野僧岩客道,偷闲气味胜长闲。

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

唐代 白居易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犹恨干坑敷水会,差池归雁不成行。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

唐代 白居易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经溱洧

唐代 白居易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
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

西还寿安路西歇马

唐代 白居易

槐阴歇鞍马,柳絮惹衣巾。日晚独归路,春深多思人。
去家才百里,为客只三旬。已念纱窗下,应生宝瑟尘。

生离别

唐代 白居易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
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
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
未年三十生白发。

喜老自嘲

唐代 白居易

面黑头雪白,自嫌还自怜。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
名籍同逋客,衣装类古贤。裘轻被白氎,靴暖蹋乌毡。
周易休开卦,陶琴不上弦。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裘马因疲退,铅刀以钝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负冬日

唐代 白居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看嵩洛有叹

唐代 白居易

今日看嵩洛,回头叹世间。荣华急如水,忧患大于山。
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唐代 白居易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似火浅深红压架,
如饧气味绿粘台。试将诗句相招去,倘有风情或可来。
明日早花应更好,心期同醉卯时杯。

放言五首 其四

唐代 白居易

谁家第宅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莫笑贱贫誇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

唐代 白居易

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
慰老资歌笑,销愁仰酒浆。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须狂。

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

唐代 白居易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
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今来已及此,犹未苦衰羸。
心兴遇境发,身力因行知。寻云到起处,爱泉听滴时。
南村韦处士,西寺闲禅师。山头与涧底,闻健且相随。

滩声

唐代 白居易

碧玉班班沙历历,清流决决响泠泠。
自从造得滩声后,玉管朱弦可要听。

白云期

唐代 白居易

三十气太状,胸中多是非。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十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

唐代 白居易

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

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唐代 白居易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绿萝潭上不见日,
白竹滩边长有风。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
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

秋雨中赠元九

唐代 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醉后听唱桂华曲

唐代 白居易

桂华词意苦丁宁,唱到常娥醉便醒。
此是人间肠断曲,莫教不得意人听。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