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吴保初
雨后空山罩晚霞,飞琼西去载云车。天教烈士悲长剑,谁遣诗人哭落花。
岂有忧能埋地下,须知恨不在天涯。料应莫补离天缺,炼石何须问女娲。
九日钓鱼台观试马怀任公
簪萸时节一登台,迤逦黄花夹路开。木落萧条秋意老,风回豗激市声哀。
千金难觅骅骝种,一榻谁悬梁栋材。盛世上书犹痛哭,少年人惜洛阳才。
沪上送丁叔雅户部归岭南
目尽寥天一鹤归,客中送客倍依依。神州多故交游尽,沧海横流国上非。
梅福上书愁未达,朱云请剑愿空违。翠华近有蒙尘恸,何日回銮望六飞。
读周彦升朝鲜乐府书后
兴亡毕竟属男儿,贱妾何关国事为。从古诗人枉饶舌,总将倾国罪蛾眉。
残夜怀人
我本山中客,荒居猿鹤邻。苍茫春色晚,寥落别愁新。
心折远游子,寒惊独夜人。何因遣岑寂,不惜苦吟身。
题陈子言《藿隐诗草》
朝饮北山楼,暮饮北山楼。朝暮寻古人,古人今在不?
劝君少吟诗,吟诗多白头。佳句匪易得,知音复难求。
岁晏冰雪冱,翛然卧林丘。寒梅发残萼,冷艳风飕飕。
独鹤时一闻,众乌声啾啾。
避人
入市原知面可憎,避人聊就小窗灯。矫时嫚物吾何敢,枉已干人病未能。
宦况从来清似水,壮心渐觉冷如冰。行吟莫便伤流滞,如此清闲得未曾。
嘉平十六夜 其一
凉月出东林,流光皎如雪。三五何明明,二八又将缺。
觌面未宜疏,况乃关山别。千里孰起予,寸心为君折。
病起口号
森森虎豹拥天关,却望蓬莱缥缈间。非为山川入吴越,惯听言语识荆蛮。
有心葵蒮常倾日,无事云霓不出山。遍地枯禾望霖雨,谁鞭沧海蛰龙顽。
送任父之申江
吾友梁任父,飘零真可哀。少年入京国,下笔挟风雷。
亦有新亭泪,斯人贾谊才。江湖须自重,猵獭久相猜。
归省吟
九阍绝叫欲何如,去国还堪慰倚闾。母喜不疑添蔬食,儿非制语堕金鱼。
寒泉喷薄朝挥轸,草阁萧疏夜读书。差喜谢庭多逸趣,森森玉树满阶除。
偶至田家作
自笑尘氛客,忽随沮溺群。高林过疏雨,飞鸟逐行云。
瓮牖馀残春,郊原渐夕曛。秋风将落叶,萧索不堪闻。
伯严招同游鸡鸣寺
夕阳衰草古城隅,废堞遥连玄武湖。钟阜云开见残雪,僧寮树秃有啼乌。
凭栏茗话春犹寂,如子文章世已无。扫辙深居断车马,能过委巷喜相呼。
简裴伯谦农部
阴雨初含霁,垂甍溜尚滴。袅袅来风凉,黮黮流云湿。
逍遥溽暑退,索寞日将夕。咄哉风雨师,连朝阻良觌。
陈子言不告而去追呼莫及作诗简之 其三
姑射仙人去不还,碧螺翠黛落人间。西窗乍醒羲皇梦,一霎斜阳过远山。
偶检箧中破扇戏责以诗
新制齐纨似雪霜,世情旦暮变炎凉。君王待尔驱蝇蚋,忍自孤恩箧笥藏。
尉迟杯
江南路。正绿遍、万树垂杨缕。愔愔嚼蕊吹花,清绝蘼芜庭宇。
单衣伫立,问秀靥、孤颦隔何许。羡才人、老去填词,生绡题遍名字。
应念历劫云烟,偏画绢诗龛,锦孤如故。淡墨词痕无处涴,日抱向、江湖来去。
如今对、残山剩水,觅谁语、熏香独自抚。有何人,一例心情,剪灯珍重题句。
哭许君男 其二
君去悲君悲莫悲,悲君共我在京时。相如四壁刘伶屋,日日临风唱我诗。
伯严约游半山寺
争墩人已去,晴日恣幽寻。㶁㶁泉声细,悠悠塔影沉。
掉头遗浊世,把臂入深林。与子深吟久,愁思恐不任。
苻娄以诗贾祸因责余为戎首罚作诗解之
我爱嘉兴沈部郎,弟兄云锦烂千章。未饶诸葛称龙虎,翻用孤雏嚇凤皇。
云梦芥胸亦何有,夜光按剑定无妨。明朝羯鼓相从醉,正有唐宫解秽方。
支那有一士赠宋平子
支那有一士,韬迹居越东。抗志稀纯素,笃性秉渊冲。
意旷九州外,神游三代中。如伤惓心目,无告哀残癃。
一夫苟不获,丛疚在厥躬。陈词就重华,问道访崆洞。
著书累万言,吾道终未穷。哲人不偶世,至论无污隆。
岂惟跻小康,将以致大同。挟策献太平,畴能识王通。
抱玉贵善藏,活国徯良工。感子他山意,错石资磨砻。
已矣吾何悲,矫首咨鸿濛。
吴保初
(1869—1913)安徽庐江人,字彦复,号君遂。吴长庆子。荫生。官刑部主事,与刚毅争一案,愤而自脱公服出署。弃官后居上海,曾电请西太后归政光绪帝。后以唐才常事牵连,避往日本年余而归。工诗文,与陈衍等相酬和。有《未焚草》、《北山楼诗文集》。► 74篇诗文
赠濮青士
国门
闻东事有感
晓望富士积雪
送沈子封太史入都兼问伯福近状
石砚歌
简陈伯严吏部次门存韵
中秋江亭宴集为朝鲜全洛人李秋冈作
寄世清
陈子言不告而去追呼莫及作诗简之 其四
春日遣怀
寄大兄
木兰花慢 悼亡姬许君男
葬许君男北山楼畔
酬日本中岛君
哭六君子
次伯严九江舟中见寄韵
吾生
赠申叔
哭永山
九月五日泥饮大醉因次穗卿后黄垆见赠韵
哭许君男 其一
和狄楚青感事韵
简伯福
题迦因传
文芸阁学士获严谴作诗送之
同友人游胡氏山馆怀先武壮公幕中诸君子
读陈石遗诗集遂和其论诗原韵
津桥
自题批鳞草后 其一
夜梦故人朱曼君感怆赋此
行次津门作
叹逝
祝英台近 伤春
与子言联句
效韦体
三叠伯福见寄韵却寄
元旦试笔示二女弱男亚男
自题批鳞草后 其二
望西山翠微峰
嘉平十六夜 其二
定儿
文芸一学士获严谴作诗送之
同周彦升广文渡汉江
自题批鳞草后 其三
自君男冢独行归家口占
将赴都门留赠家山亲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