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周彦升朝鲜乐府书后

读周彦升朝鲜乐府书后

清代 吴保初

兴亡毕竟属男儿,贱妾何关国事为。从古诗人枉饶舌,总将倾国罪蛾眉。

诗人吴保初的古诗

归省吟

清代 吴保初

九阍绝叫欲何如,去国还堪慰倚闾。母喜不疑添蔬食,儿非制语堕金鱼。

寒泉喷薄朝挥轸,草阁萧疏夜读书。差喜谢庭多逸趣,森森玉树满阶除。

石砚歌

清代 吴保初

石斑斑,墨浩浩,濡毫夜起批鳞草。上不以补天,下不以填海。

姑以汝为砚,犹胜弃掷空山閟光彩。噫吁嘻,呜呼!

天有时而堕,海有时而枯,精光耿耿终难渝。万弃如瞬一须臾,娲皇精卫今何如。

送任父之申江

清代 吴保初

吾友梁任父,飘零真可哀。少年入京国,下笔挟风雷。

亦有新亭泪,斯人贾谊才。江湖须自重,猵獭久相猜。

哭许君男 其一

清代 吴保初

门户天涯强为持,曾无君肉细君遗。三旬九爨囊无粟,饮水犹能共朔饥。

九月五日泥饮大醉因次穗卿后黄垆见赠韵

清代 吴保初

小官粥粥辽东豕,大官嚇嚇黔之驴。两鸟悲鸣两鬼叱,那恤世议腾揶揄。

醉乡瞢腾已深入,顿失愁苦穷熙娱。祁门解人世有几,欲迥碧落归黄垆。

醒狂醉骂瞢复尔,有酒不饮心何居。始知万物类刍狗,一壶已破千欷歔。

君如洪钟发巨响,我振螳臂思当车。于今且莫论皇难,蔑弃礼乐焚诗书。

百年尔我亦俄顷,乾坤毁后皆为虚。不须出处问虎鼠,底用真幻诹龙猪。

圣人满街吾不识,纷纷籍籍咸有图。模糊醉眼看人世,笑则弥勒悲文殊。

已矣!尘尘万古不可接,九州六合亦有如是之酒徒。

题迦因传

清代 吴保初

万书堆里垂垂老,悔向人来说古今。薄病最宜残烛下,暮云应作九幸阴。

旁行幸有娄迦笔,发喜难窥大梵心。会得言情头已白,鬋鬋相见久沉吟。

中秋江亭宴集为朝鲜全洛人李秋冈作

清代 吴保初

相对何须学楚囚,且沽琼醑醉中秋。包胥枉作秦廷哭,鲁女深劳漆珠忧。

莫谓珠崖终弃汉,须知东国尚尊周。诸君试上新亭望,满目山河涕泗流。

寄大兄

清代 吴保初

横流谁是济时才,急病年来志已灰。入世一身忧患积,怀君千里鬓毛摧。

寥寥家国空回首,莽莽乾坤数举杯。此日黄金真似土,不知何处市龙媒。

陈子言不告而去追呼莫及作诗简之 其三

清代 吴保初

姑射仙人去不还,碧螺翠黛落人间。西窗乍醒羲皇梦,一霎斜阳过远山。

吾生

清代 吴保初

凤叫丹山鹤在林,吾生只合老墙阴。学琴未解幽忧疾,去国常怀浩蛾心。

亲见蛾眉成碧血,何来骏骨市黄金。不才自分终无补,敢向明时怨陆沉。

避人

清代 吴保初

入市原知面可憎,避人聊就小窗灯。矫时嫚物吾何敢,枉已干人病未能。

宦况从来清似水,壮心渐觉冷如冰。行吟莫便伤流滞,如此清闲得未曾。

酬日本中岛君

清代 吴保初

散发江湖今六载,故人京洛断知闻。妙音冷然落天际,似子犹堪张吾军。

千岩万壑望霖雨,极浦高林足暮云。苦忆西山旧时月,清光何处却逢君。

将赴都门留赠家山亲故

清代 吴保初

束发就外傅,迟钝百不如。一朝承明诏,驾言觐皇都。

年齿逾二九,仍复滞里闾。余心日茅塞,学业多荒芜。

淹迟非吾事,欲往还踌躇。岂谓贫而致,匪为饥所驱。

宁甘骨肉远,况与田园疏。聊欲继先志,讵敢堕其躯。

悠悠帝乡远,一去千里馀。世途多荆榛,安得不崎岖。

相期各努力,岁月如白驹。

赠濮青士

清代 吴保初

瑟瑟西风白下门,萧萧黄叶雨中村。惊闻海上鼋鼍驾,渐觉云中鸡犬喧。

避地已同秦逐客,投诗曾吊楚冤魂。华胥旧梦凭谁续,朝士贞元几辈存。

葬许君男北山楼畔

清代 吴保初

嘒星暗河汉,素月落丘樊。送子归幽穴,流萤照寝门。

草虫哭灯死,风雨吊花魂。谁共茅山隐,牛衣有泪痕。

沪上送丁叔雅户部归岭南

清代 吴保初

目尽寥天一鹤归,客中送客倍依依。神州多故交游尽,沧海横流国上非。

梅福上书愁未达,朱云请剑愿空违。翠华近有蒙尘恸,何日回銮望六飞。

自君男冢独行归家口占

清代 吴保初

雨后空山罩晚霞,飞琼西去载云车。天教烈士悲长剑,谁遣诗人哭落花。

岂有忧能埋地下,须知恨不在天涯。料应莫补离天缺,炼石何须问女娲。

效韦体

清代 吴保初

光阴等过隙,日月奔双轮。去去无停机,万物随飞尘。

小园微雨霁,空山芳杜春。谡谡松风古,娟娟花月新。

如何今日地,不见昔时人。烹茗延嘉客,割鸡招近邻。

绵思廑忧国,直道宁谋身。谁能久郁郁,负此村醪醇。

浩歌渔父篇,明月思垂纶。

简陈伯严吏部次门存韵

清代 吴保初

扫辙深居日闭门,栖鸦流水傍江村。寥天已惜鹓鸾逝,危幕徒憎燕雀喧。

荐士旷怀六一老,投诗长吊汨罗魂。萧条委巷难旋马,多感元龙枉过存。

哭永山

清代 吴保初

豺虎纵横日,谁堪社稷臣。死生原细事,忠孝几完人。

纵竭新亭泪,何关曲突薪。英魂当杀贼,一为靖边尘。

吴保初

吴保初

(1869—1913)安徽庐江人,字彦复,号君遂。吴长庆子。荫生。官刑部主事,与刚毅争一案,愤而自脱公服出署。弃官后居上海,曾电请西太后归政光绪帝。后以唐才常事牵连,避往日本年余而归。工诗文,与陈衍等相酬和。有《未焚草》、《北山楼诗文集》。► 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