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贝琼
稚圭蛙两部,日夜成笙歌。四月雨声恶,两山秋气多。
青苔生客舍,白水落官河。怅望九龙客,扁舟难重过。
晓庵山水小幅
高堂见林壑,忽似过雷峰。窈窕一门险,峥嵘千嶂重。
人声何处荅,虎迹有时逢。怒瀑流清耳,曾云起荡胸。
松枯寒落子,草碧暖勾茸。势出丹青假,神疑造化钟。
沧洲非世外,玄圃亦王封。绝境须吾赏,他年策瘦筇。
归石门
不待秋风起,匆匆归石门。宦游情已薄,婚嫁愿犹存。
竹所须开径,花时独灌园。比邻共来往,适应倒芳樽。
题松下丈人图二绝 其一
长和百岁走苍蛟,日夜松声如凤匏。山人有约赋归去,我亦来借白云巢。
寄陈文举四首 其二
秀州西去湖州近,几处楼台罨画閒。借我钓鱼舟一叶,坐看七十二青山。
送医师张仁齐
县壶长向市中藏,海底龙公夜授方。庐阜仙人知董奉,长安女子识韩康。
药存九转芙蓉煖,松化千年琥珀香。暂到京华即归去,一毫荣辱总相忘。
题刘商观奕图 其一
日落青山未了棋,两翁浑似海僧痴。不辞虎口方争险,曾取龙牙会出奇。
春在洞天应不老,路经石室到今疑。老樵若悟归来早,物外神仙岂复知。
巳酉元旦 其一
不改山河旧,同瞻日月新。百虫未启蛰,一鸟已鸣春。
白发羞明镜,乌纱制小巾。吾生任贫贱,击壤学尧民。
灵鹫十景 其九 题名塔
雁塔高千尺,东南远建标。江山留过客,日月记前朝。
铎受天风震,梯经劫火烧。四贤谁复继,千古意寥寥。
送王宗成归越 其二
惨淡风尘际,崎岖道路中。荣知金马隔,老信木鸡同。
拟逐桃源客,相寻绮里翁。不须登广固,抚迹叹英雄。
耕乐吟二首 其一
南村北村喧仆姑,一雨已苏百草枯。青稻如云不见涂,木龙三伏閒在隅。
检源之乐人间无,阿翁哺雏妻饷夫。生来不作章句儒,但拟百斛量明珠。
东家击鲜大作社,西家酒熟携满觚。诏书昨日五门下,天子尽赐今年租。
分教中都
中都学舍今百区,声教远及万方初。新罗百济亦遣子,期门羽林皆读书。
一时复见制作盛,四境已安攻战馀。老夫窃禄愧无补,惟解区区校鲁鱼。
冬夜 其三
水阔三江地,山空十月时。寒花禁露变,独树爱风攲。
老大将何事,漂沦幸托兹。不忘忧国意,展转复成诗。
殳山隐居夏日
次韵铁厓先生醉歌
漫成 其二
东邻昨日收白骨,西邻今日啼青蛾。伤心又过中元节,城下招魂应更多。
壬寅夏五月廿四日对雨
出门仍苦雨,岂复辨朝曛。白日不照地,青山都入云。
江沤元自湿,杜宇岂堪闻。喜有张公子,相过共校文。
寄林叔大
湖州别驾三年别,文采风流想见之。水晶宫里无传箭,浮玉山前多赋诗。
海燕空归寻旧宅,具蚕未老卖新丝。金闺学士临池处,还与何人话昔时。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其一
浪迹依刘表,忘形见陆生。山中酿酒熟,雪后具舟迎。
好学来诸子,论诗过二更。穷愁一披写,杯尽更须倾。
过沧洲有感
驷马桥南曲径赊,可堪重过故侯家。青袍杜甫从漂梗,白发刘郎怨落花。
憔悴已看身似鹤,娉婷不见髻堆鸦。野芳亭上春犹在,独坐吟诗到日斜。
胜南洲红梅
龙门狂僧老万回,燕支常染玉堂梅。木杯何日过东海,拾得海底珊瑚来。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327篇诗文
送吴浚仲
鹤山亲舍诗
秋日漫兴
庚戌九日是日闻蝉
水芙蓉
吴山人诗
送马本道赴颍上
次韵张师广助教登雨花台 其一
次韵方文敏秋兴五首 其四
六月十五日夜坐明德堂
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 其二
穆陵行
魏塘夜泊
过无锡
读史五首 其五
客居
出璜溪
寄陈性天 其一
中秋试院和马新仲一首是夜无月
雨中书怀
戊申九日宴邵武叔双桂轩
雨夜独坐
采芝生诗三首 其二
别候春燕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其四 江天暮雪
真真曲
游仙诗三首 其一
漫成 其三
城南绝句 其一
耕乐吟二首 其二
辛亥七夕
陆景周宅槁梧复荣以瑞梧命之为赋首
登积庆寺阁
钱唐春日
送翁镇方归天台
至日 其一
九日游鹰窠山
寺居
读胡笳曲
题徐太章白鹤山居
题叶经历水北山居
题王叔明茅山图
荅宇文仲美
赋小瀛洲 其二
梅泉处士长卿挽诗
寄潘时雍
临平道中
陈进善见过
倪云林小景
送陈楚宾赴泗州学正
送杨九思赴广西都尉经历
书事二十韵
秋思(三首)
题山水四景 其三
六月二日至临淮夜宿方丈敏东轩
次韵杨鸣鹤游紫微山一首用章孝标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