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贝琼
曾云起北渚,万象入鸿濛。散漫飞轻雪,低回逐劲风。
思群无牧马,失侣有征鸿。泛泛独垂钓,扁舟黄发翁。
鹤山亲舍诗
我爱郎君似老莱,移家归隐碧山隈。赤城旧合寻常过,白发慈亲八十开。
乱后桃花还自发,秋深桤木更须哉。炊烟几处相连接,云气无时共往回。
泉出龙蛇多枸杞,石蹲虎豹尽莓苔。赏心最忆黄花洞,亦拟他年跨鹤来。
次韵方文敏秋兴五首 其三
天限长江雪浪浮,临江百尺起朱楼。春风秋月归新恨,楚水吴山忆旧游。
已沃腥臊无朔漠,从来壮丽有西州。万年大业如磐石,四海诸侯尽缀旒。
暮春杂诗 其一
世乱疲奔走,空伤万事非。塞鸿还北度,戎马未南归。
乐土居人散,丰年野客饥。闭门风雨过,一径落红稀。
寄陈文举四首 其二
秀州西去湖州近,几处楼台罨画閒。借我钓鱼舟一叶,坐看七十二青山。
过无锡
水抱新城缺月弯,城头高似九龙山。将军已缚山中虎,道上行人日往还。
分教中都
中都学舍今百区,声教远及万方初。新罗百济亦遣子,期门羽林皆读书。
一时复见制作盛,四境已安攻战馀。老夫窃禄愧无补,惟解区区校鲁鱼。
送兴福寺镇静庵
西山楼阁涌波涛,西国高僧见白毫。贝叶有文留藏室,天花无迹上在袍。
毒龙在钵秋云湿,驯虎当门夜月高。听法他年陪相国,定因元亮置松醪。
秦准对月
大江流月浩漫漫,一鹤南飞尚未安。素练秋垂银汉阔,神珠夜吐贝宫寒。
胡雏觱栗霜中起,商妇琵琶水上弹。惆怅故人千里隔,小楼十二独凭栏。
漫成 其二
东邻昨日收白骨,西邻今日啼青蛾。伤心又过中元节,城下招魂应更多。
题王白云画
璚台人去后,麋鹿自成群。树湿才经雨,山昏又出云。
仙家三叠外,春水一支分。独坐扁舟客,棹歌时远闻。
拟香奁八咏 其一 黛眉颦色
才歌愁易敛,欲画思难任。雨过峰犹湿,春归柳未深。
汉宫休竞学,秦镜莫重临。不是嫌施粉,翻疑病捧心。
曲如天上月,纤似树头禽。尽日窥青锁,如何别到今。
客居
移家处士桥西畔,六月蒲莲暗野塘。乳鸭成花能黑白,风蝉隔叶自宫商。
买田不待沾微禄,垂钓须教具小航。自比成都浣花叟,旁人应是笑清狂。
送盛孔赴淄川丞二首 其一
天寒北风利,有客赴临淄。临淄古大国,山川何逶迤。
小白相夷吾,尊周攘四夷。田单守即墨,一日走燕师。
二子不复见,名今千载垂。为我吊精魄,伯功未可卑。
澄林客居二首寄良佐沈复东 其二
高人戴安道,词客沈休文。共喜成三友,何劳比五君。
园荒葵自种,水近竹宜分。钟鼎非吾事,山中看白云。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其三
扰扰知何事,人间即梦间。试从千佛转,能见几人閒。
水落元通月,云行不碍山。长歌和樵者,日暮抱薪还。
吴山人诗
吴山人,读书不作章句儒,西上玉笥观匡庐。寻龙经在神莫閟,金盌玉杯何处无。
负士哀哀者鄮氏,兄死无儿惟有弟。山人为卜范萧峰,水抱山回上田美。
紫荆一荣复一枯,冈头日落啼老乌。百金报吴笑不顾,一诗价重双明珠。
君不见孙生瓜熟能供客,客指黄花洞前域。山空白鹤今有村,白鹤南飞杳无硛。
灵鹫观灯
天乐风传应壑雷,鹫峰春色似蓬莱。一天象纬迎秋转,千月龙宫彻胡开。
西国胡僧依树坐,上方玉女散花来。胡深借榻山房宿,更欲题诗到上台。
横港
南行入横港,茅屋带林丘。落日犹斜照,寒潮忽倒流。
牛羊平野散,鹅鸭小溪浮。喜见平生友,篱边一系舟。
寄陈性天 其二
汛扫天坛事老君,即从年少悟奇文。青童汲井朝分乳,玉女裁衣夜赤云。
水上赤鱼还可驾,山头白鹤自成群。遥知客去能长啸,月冷天空半岭闻。
次韵铁厓先生醉歌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327篇诗文
读史五首 其五
春和铁崖先生水仙入韵
题徐太章白鹤山居
题静天镜碧水春轩
题刘商观奕图 其一
排闷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其七 远浦归帆
赠王廷威
题玉士亨看山处
试院中和常景元韵
题刘商观奕图 其二
归崇德西曹村
水芙蓉
题山水四景 其三
题王叔明茅山图
荅宇文仲美
挽溪南处士 其二
仲冬秋泾客舍
冬夜 其二
闻筝
次韵张师广助教登雨花台 其二
送马本道赴颍上
壬寅夏五月廿四日对雨
壬子冬至日过来青堂三首示勉中祖南二友 其一
三月廿五日夜口号
杨贞妇王氏诗
云卧
赠韩友中
题松下丈人图二绝 其二
书事二十韵
听松楼
五月三日登阁子望青溪白莲粲然如雪倚久之为赋
辛亥七夕五首 其一
辛亥七夕五首 其二
送翁镇方归天台
过竹冈
临平道中 其二
赋小瀛洲 其二
过沧洲有感
中秋试院和马新仲一首是夜无月
送王宗成归越 其二
荅郭宗夏
归东郊偶成 其二
日苦短辞九章
初冬口号
巳酉元旦 其一
读史五首 其三
再用韵答古道
拟香奁八咏 其六 金钱卜欢
拟出塞曲 其一
次韵张师广助教登雨花台 其一
拟香奁八咏 其五 绣床凝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