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贝琼
每过高僧话,应宽过客情。诗成天藻丽,酒泻雪香清。
文度推英俊,元方辱弟兄。何知漂泊际,怀抱一时倾。
次韵杨德中见寄
五月大江满,白波如白云。看山重约客,载酒试从君。
竹所宜频扫,桃源或未闻。龙蛇今已远,麋鹿任为群。
寄陈性天 其二
汛扫天坛事老君,即从年少悟奇文。青童汲井朝分乳,玉女裁衣夜赤云。
水上赤鱼还可驾,山头白鹤自成群。遥知客去能长啸,月冷天空半岭闻。
辛亥七夕
分教中都
中都学舍今百区,声教远及万方初。新罗百济亦遣子,期门羽林皆读书。
一时复见制作盛,四境已安攻战馀。老夫窃禄愧无补,惟解区区校鲁鱼。
题材上人遐观楼
上方台殿酒波涛,万里无云见羽毛。沧海一杯流地底,雪山千仞小秋毫。
天边作客登临倦,夜半惊人笑语高。犹有秦川公子笔,为君题赋擅风骚。
雨中书怀
送兴福寺镇静庵
西山楼阁涌波涛,西国高僧见白毫。贝叶有文留藏室,天花无迹上在袍。
毒龙在钵秋云湿,驯虎当门夜月高。听法他年陪相国,定因元亮置松醪。
送定南宗佐四明大慈寺
伏龙罗汉无人识,万里如云倏南北。南北山川不可穷,云去云来自无迹。
朝辞凤阙向东湖,身乘一叶秋江芦。东湖何处更求我,白云去尽青山孤。
开楼夜看山头月,月色湖光射冰雪。四明太白相峥嵘,天地虚空一毫发。
老夫漂泊悲蓬根,相逢已契三生魂。人开火宅不可住,他年听法来松门。
苦两淮水泛溢往来不通缅怀南京故人鄮子宪为赋
寒犹挟纩思南国,老更看书坐北窗。白雨三时如倒海,黄流一夜尽成江。
榴花支子开无数,鸂
和张思广九月韵时王景行有约阻雨不赴
秋藕无花寄断丝,拒霜犹学汉宫姿。锦袍江令还家早,白发秋娘对客悲。
剩水残山留胜槩,酸风苦雨失幽期。未惭寂寞陶彭泽,更把黄花尽一卮。
清明日 其一
二月杨溪花乱开,黄须紫萼斩新裁。春到清明已如客,看花一日定千回。
皂林驿
朝发白水村,夕次皂林驿。水腥无饮马,林墨有归翮。
昔时兵交地,白骨如山积。万灶今已夷,风亭焕新饰。
居人尚星散,父老悲故迹。团团关山月,夜逐南征客。
赋小瀛洲 其一
海上瀛洲碧水新,地连方丈绝风尘。九光霞馆邀王母,一曲鸾笙降玉晨。
若木回枝长挂日,桃花结子不知春。祖龙谩自求方士,却恐流传语未真。
题竹间桃花
万琅玕里一枝春,向客无言又似颦。彷佛武陵溪上路,放舟何处觅秦人。
挽溪南处士 其一
天地消兵气,江湖陨客星。群英同日起,一叶向秋零。
伏胜终秦士,杨雄老汉庭。尚思风雨夜,纵酒共忘形。
五月三日登阁东望青溪白莲粲然如雪倚久之为赋
地清无暑即蓬莱,高阁披襟亦快哉。楚树日沉风北起,钟山云合雨东来。
枇杷子熟三时过,菡萏花高一色开。今夜夜凉无限思,吹箫人在凤皇台。
题周伯昂水村图
爱尔读书阳羡里,乔林古木五湖东。山如城郭铜棺并,水落田畴罨昼通。
野老犹能说周处,仙人何许觅张公。园收橡栗霜初重,饭煮桃花岁屡丰。
马队岂堪延祖企,草堂今复见卢鸿。已知贡赋随时给,还笑衣冠与俗同。
一艇微茫在烟浪,采菱歌断夕阳中。
次韵铁厓先生醉歌
题马文壁画二首 其一
龙江今喜对,雁荡昔曾闻。树黑深藏雨,山青半出云。
行人知虎迹,仙客问羊群。老我来何日,林泉定许分。
遇妓
曾是梨园籍,年应未破瓜。春风一枝雪,别是汉宫花。
出茧脩眉淡,蟠龙小髻斜。琵琶写幽怨,流落共天涯。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327篇诗文
题云溪耕隐
题空翠轩
题山水四景 其三
寄糜孝子
京师雨夜一首呈宋景濂学士王子充侍制兼主事
送吴浚仲
戊午早秋漫兴二首 其一
题王叔明茅山图
真真曲
亭林漫兴 其三
瑞莲 其一
题红梅二首 其一
饮酒 其二
发春试笔
过竹冈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其四 江天暮雪
临平道中 其二
送马本道赴颍上
六月十五日夜坐明德堂
题马文壁画二首 其二
拟香奁八咏 其一 黛眉颦色
十一月九日夜饮南山所用筼谷韵赋诗
至日 其一
灵鹫观灯
丁一鹤以疾止酒诗以诮之
题听雪斋拟孟郊
三月五日饮于性天所有紫牡丹一本三花不意池馆丘墟之后复见于此为 ...
赠龙虎山邓子方鍊师
归崇德西曹村
采芝生诗三首 其三
灵鹫十景 其十 呼猿洞
送户部尚书贡泰甫开司闽中榷盐易米给京师 其二
辛亥七夕五首 其二
道中见梅
临平道中
次韵管郑州玄泽
澄林客居二首寄良佐沈复东 其二
中秋试院和马新仲一首是夜无月
杂诗七首 其二
寄潘时雍
送凌彦冲归杭
题杏花
送王克让归湖南侍亲并柬李中卿县丞
二月十三日初度
亭林漫兴 其二
剪韭轩
游仙诗三首 其一
采芝生诗三首 其二
送陈楚宾赴泗州学正
丙午七夕 其二
书事二十韵
送迮士霖归天台
钱塘秋夕
秋思(三首)
寺居
方文敏惠二白瓶及新茶土铁
临平道中 其一
杨鸣鹤顾留宿殳山有诗相示用韵荅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