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休宁县与汪致道诸公别后晚宿黟县界鱼亭驿二首 其二

休宁县与汪致道诸公别后晚宿黟县界鱼亭驿二首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故人相继别休宁,山路篮舆睡复醒。所恨溪山正佳处,不能同我到鱼亭。

诗人吕本中的古诗

柳州开元寺夏雨

宋代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己未重阳

宋代 吕本中

病无佳思只深藏,漫绕东篱菊未黄。最是一年秋好处,可能无酒过重阳。

奉赠伯世仲志二弟 其一

宋代 吕本中

我已蹉跎不及闲,百年遗范子犹存。故知前辈风流远,世世传家有外孙。

送晁侍郎知抚州

宋代 吕本中

与君相从四十载,老病昏昏君不怪。交游大半在鬼录,一时辈行惟君在。

前年簪笔侍明光,论议风流传梗概。迩来同住此荒城,笑语澜翻绝机械。

薄酒重寻他日盟,新诗未了平生债。今君奉诏作邻郡,共喜朝廷有除拜。

定知惠政及斯民,一洗从来州郡隘。瓮头春色早晚熟,远寄还须例沾丐。

为君试草德政碑,萧何自昔文无害。

奉怀季平范丈戏成两绝句录呈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新年为况复何如,尚有心情打酒无。只恐后生行乐处,转嫌吾辈白髭须。

春晚郊居

宋代 吕本中

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春色在天涯。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园林处处花。

檐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草径斜。

送范才元

宋代 吕本中

胡尘犯中原,冠盖走东南。同时辟地人,十不存二三。

相逢各衰病,岂复能清谈。君今尚行役,未暇脱征衫。

声名自宿昔,文字性所眈。谁能随少年,下笔令人惭。

并海虽名郡,嗜爱殊酸咸。君但抚罢民,未须严辔衔。

开堂宴宾客,清诗消半酣。时寄荔子来,尚能怜我馋。

自馀君不问,只向鼻端参。

清明游震泽即事

宋代 吕本中

挈伴提壶桃柳芳,东风暂醉少年场。波浮十里飞舸疾,衣影千重夹道光。

使气可如燕赵士,轻兵原是楚吴乡。应知万事同棋局,鼓角春江一日狂。

题晁恭道善境界图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境界本来无善恶,人间何处有新图。欲知个里真消息,腊月寒松永不枯。

寄浚州张掞

宋代 吕本中

张卿留客酒如渑,我欲从之病不能。忆过公家更东望,断崖高树雪层层。

题宝应张氏草堂

宋代 吕本中

好风残暑不同涂,稳看饥蚊自扫除。不谓南轩有佳竹,捲帘相对一床书。

舍东旧有花数百株自去岁大雨道路阻绝不复可寻感叹成诗

宋代 吕本中

无数新花替旧丛,兔葵高卧占春风。向来桃李成蹊处,今在陂塘渺莽中。

寄蔡伯世赵才仲 其四

宋代 吕本中

二子逃禅不计年,江湖重去水粘天。直饶透尽三关语,到底终成百漏船。

桥上口占二首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风雨属连春事休,十日九日转城头。虽无俗物败人意,可使澄江消客愁。

邵伯路中途遇前纲载茉莉花甚众舟行甚急不得细观也又有小盆榴等皆 ...

宋代 吕本中

玉桧盆榴作队来,异香相趁不相猜。从今闭向深宫里,莫学江湖自在开。

王传岩起乐斋

宋代 吕本中

人生各有乐,所乐故不同。吹竽与击缶,同在可乐中。

孰能识至乐,不计穷与通。颜子在陋巷,肯忧家屡空。

朝从圣师游,暮归无近功。忽然若有合,此乐固无穷。

颜时二三子,因之开蔽蒙。君生百世下,久已闻其风。

端居有遐想,客至聊从容。四壁倚蓬蒿,万卷蟠心胸。

回视世所求,天道迷西东。此乐既不远,欲往吾其从。

初别清源姑才仲弟过楚丘作

宋代 吕本中

前村后村鸠乱鸣,梨花点雪柳半青。断云忽过楚丘县,骤雨已见龙丘亭。

故人愁绪各南北,宿酒别时同醉醒。语离情绪乃如此,故园可归公不听。

围城中故人多避寇在邻巷者雪晴往访问之坐语既久意亦暂适也

宋代 吕本中

雪泥春既融,晓日初破雾。出门寻故人,来往不数步。

共谈江南胜,闭眼想去路。松风被茅屋,稻垄立白鹭。

行看贼围解,春水即可渡。先当上钟山,次第入庐阜。

生平泉石念,久受尘土污。况今九死馀,转觉处事误。

豫怀岩壑里,所至陪杖屦。可行君莫辞,行李我已具。

江口送璧上人二绝 其二

宋代 吕本中

今日钵囊南去人,当时雕句作新春。更知自昔相逢意,定是他生骨肉亲。

会稽初秋四首 其三

宋代 吕本中

故园回首但斜阳,所至奔波避贼忙。天下何曾有定处,越南燕北是中央。

吕本中

吕本中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75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