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岳阳楼

题岳阳楼

唐代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白居易题岳阳楼译文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岳阳城下江水浩荡,无边无际;独自登上高楼倚着栏杆眺望。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春天,两岸的绿色与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仿佛红波尽头就是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两岸山中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啼声悲苦,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也很是艰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白居易题岳阳楼注释

岳阳楼:岳阳城西门楼。唐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为岳州刺史,常与文士登此楼赋诗,自此著名。
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
危楼:高楼。 凭:倚、靠。
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华堂:华丽的厅堂。 张:张挂。

白居易题岳阳楼赏析

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
前四句中有三句都是写洞庭湖的浩渺无边。首句“漫漫”一词将洞庭湖的浩渺写得生动形象,三、四两句对洞庭湖的广阔作了进一步的描绘。诗人眺望夕阳映照下的洞庭湖景色,不由想起了国都长安,这里暗用了晋明帝(司马绍)“日远长安近”的典故。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一句,用“猿啼”、“雁渡”抒发诗人的漂泊流离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呼应。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湖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让那些贵人们欣赏,这样贵人们也许可以体会到猿啼雁飞、流民逐客行旅的奔波之苦,含蓄地流露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诗为登楼抒怀之作。描绘登楼所见之景,抒写对京都的思念和行旅艰难的感慨。律诗中二联,常为一联写景,一联抒情。此诗突破常格,两联皆融合情景,境界深远。“春岸”两句,更融现景与想象于一体,为人称道。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情于景,在描绘优美动人的景色的同时,也透过“独”、“苦”、“难”、“唯堪”等字,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白居易题岳阳楼创作背景

公元819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春天,四十八岁的白居易终于结束了四个年头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的生涯,赴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他途经岳州(今湖南岳阳)时,登上洞庭湖畔的岳阳楼,眺望那烟波浩渺、优美如画的无边春景,写下了《题岳阳楼》。

诗人白居易的古诗

归田三首 其一

唐代 白居易

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

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

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途中感秋

唐代 白居易

节物行摇落,年颜坐变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乡国程程远,亲朋处处辞。唯残病与老,一步不相离。

母别子

唐代 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唐代 白居易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

唐代 白居易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
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
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还指西院花,仍开北亭酒。
同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神合俄顷间,神离欠伸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忆元九

唐代 白居易

渺渺江陵道,相思远不知。近来文卷里,半是忆君诗。

池鹤八绝句。鹤答乌

唐代 白居易

吾爱栖云上华表,汝多攫肉下田中。
吾音中羽汝声角,琴曲虽同调不同。

别元九后咏所怀

唐代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春生

唐代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故衫

唐代 白居易

闇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袖中吴郡新诗本,
襟上杭州旧过痕。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李白墓

唐代 白居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唐代 白居易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舟中读元九诗

唐代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望月有感

唐代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闲题家池,寄王屋张道士

唐代 白居易

有石白磷磷,有水清潺潺。有叟头似雪,婆娑乎其间。
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深山太濩落,要路多险艰。
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有食适吾口,有酒酡吾颜。
恍惚游醉乡,希夷造玄关。五千言下悟,十二年来闲。
富者我不顾,贵者我不攀。唯有天坛子,时来一往还。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见才调集)

唐代 白居易

忆昔嬉游伴,多陪欢宴场。寓居同永乐,幽会共平康。
师子寻前曲,声儿出内坊。花深态奴宅,竹错得怜堂。
庭晚开红药,门闲荫绿杨。经过悉同巷,居处尽连墙。
时世高梳髻,风流澹作妆。戴花红石竹,帔晕紫槟榔。
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选胜移银烛,邀欢举玉觞。炉烟凝麝气,酒色注鹅黄。
急管停还奏,繁弦慢更张。雪飞回舞袖,尘起绕歌梁。
旧曲翻调笑,新声打义扬。名情推阿轨,巧语许秋娘。
风暖春将暮,星回夜未央。宴馀添粉黛,坐久换衣裳。
结伴归深院,分头入洞房。彩帷开翡翠,罗荐拂鸳鸯。
留宿争牵袖,贪眠各占床。绿窗笼水影,红壁背灯光。
索镜收花钿,邀人解袷裆。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
怕听钟声坐,羞明映缦藏。眉残蛾翠浅,鬟解绿云长。
聚散知无定,忧欢事不常。离筵开夕宴,别骑促晨装。
去住青门外,留连浐水傍。车行遥寄语,马驻共相望。
云雨分何处,山川共异方。野行初寂寞,店宿乍恓惶。
别后嫌宵永,愁来厌岁芳。几看花结子,频见露为霜。
岁月何超忽,音容坐渺茫。往还书断绝,来去梦游扬。
自我辞秦地,逢君客楚乡。常嗟异岐路,忽喜共舟航。
话旧堪垂泪,思乡数断肠。愁云接巫峡,泪竹近潇湘。
月落江湖阔,天高节候凉。浦深烟渺渺,沙冷月苍苍。
红叶江枫老,青芜驿路荒。野风吹蟋蟀,湖水浸菰蒋。
帝路何由见,心期不可忘。旧游千里外,往事十年强。
春昼提壶饮,秋林摘橘尝。强歌还自感,纵饮不成狂。
永夜长相忆,逢君各共伤。殷勤万里意,并写赠萧郎。

慵不能

唐代 白居易

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匣中亦有琴,手慵不能弹。
腰慵不能带,头慵不能冠。午后恣情寝,午时随事餐。
一餐终日饱,一寝至夜安。饥寒亦闲事,况乃不饥寒。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八

唐代 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黄帖鬓边花。

转烛初移障,鸣环欲上车。青衣传毡褥,锦绣一条斜。

前庭凉夜

唐代 白居易

露簟色似玉,风幌影如波。坐愁树叶落,中庭明月多。

闲乐

唐代 白居易

坐安卧稳舆平肩,倚杖披衫绕四边。空腹三杯卯后酒,
曲肱一觉醉中眠。更无忙苦吟闲乐,恐是人间自在天。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