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陈子思舅探梅

和陈子思舅探梅

宋代 毕仲游

晓过东堂探早梅,山翁指处一枝开。只怜旧路无人到,谁为新诗有意裁。

晚雪欺凌空自怨,春风吹拂似相猜。更须催问今朝客,有酒有花宜早来。

诗人毕仲游的古诗

曹南席上分题警鹤

宋代 毕仲游

清风来九皋,月出寒夜永。故人闻鹤唳,惊起同引领。

山遥声有怨,树暗飞无影。不若君子言,诗书日相警。

和陈子思舅探梅

宋代 毕仲游

晓过东堂探早梅,山翁指处一枝开。只怜旧路无人到,谁为新诗有意裁。

晚雪欺凌空自怨,春风吹拂似相猜。更须催问今朝客,有酒有花宜早来。

入内考进士同考官唱和三首 其一

宋代 毕仲游

早岁成名地已尊,徘徊五十始乘轩。官同长孺宁居后,疏似王阳独郁言。

道气郁纡灊岭秀,词源浩瀚峡江浑。研朱共较公孙策,坐觉文风似建元。

某在洛中蒙朝请惠书促归兼录示赏家园芍药两绝比离洛中芍药已阑矣 ...

宋代 毕仲游

花开次第剪繁枝,先后争妍各是时。谩和新篇随尺素,何须亲见始题诗。

策杖

宋代 毕仲游

策杖西原上,东风意浩然。山河思旧隐,日月换新年。

径曲穿林巧,樽移席地偏。野花谁饤饾,故故簇平川。

信阳军筵设乐口号二首 其平

宋代 毕仲游

谈笑西州塞上春,归来不薄两朱轮。功名致主期三代,忠孝传家第平人。

御史平生能许国,将军未老肯谋身。义阳今与淮阳比,汲孺当年亦谏臣。

寄蔡州欧阳仲纯

宋代 毕仲游

东西相去若比邻,肥马轻裘有故人。美酒如霞花似锦,莫令辜负汝阳春。

读县父诗榜

宋代 毕仲游

县地苦迫窄,县亭乃荒凉。胡为君子来,到此成诗章。

上陈图史乐,次道为政方。终焉戒易足,俾尔能自强。

荒亭实何幸,得此人不忘。年深粉墨剥,辞意弥激昂。

谁云官冗小,会有真龙藏。其珠在人家,门户常有光。

余来诵反覆,感叹鸣中肠。临风亟欲和,把笔犹徬徨。

安得杜陵翁,为我题屋梁。

挽履中学士二首 其一

宋代 毕仲游

孝悌由家法,词章亦世传。婚姻甥舅好,门户弟兄贤。

问疾犹樽俎,遗文谩简篇。平生惟一辙,何事不长年。

信阳军筵设乐口号二首 其一

宋代 毕仲游

谈笑西州塞上春,归来不薄两朱轮。功名致主期三代,忠孝传家第一人。

御史平生能许国,将军未老肯谋身。义阳今与淮阳比,汲孺当年亦谏臣。

天磨石

宋代 毕仲游

玉京传诏下南山,镌凿高崖使转旋。大匠不知人世用,未施轮轴便升天。

悲陈子思

宋代 毕仲游

别后悲伤今已休,相逢泪散不能收。遗书欲问难开口,往事寻思若转头。

李白才华都是梦,渊明牢落几经秋。草堂故地今存否,留作生祠记旧游。

挽王元之相公二首 其一

宋代 毕仲游

门风清可尚,有道付陶甄。旧载传家榜,新承顾命篇。

遗文星转斗,定策日升天。东府功名地,安居十五年。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 其二

宋代 毕仲游

北极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门黄道直,帐殿紫宸虚。

宴罢千秋节,哀缠六尺舆。御诗兼手诏,新见睿思书。

挽司空申国吕公六首 其三

宋代 毕仲游

试论司空事,还如庆历年。盐梅虽国论,衣绣是家传。

二圣知人望,三公托世贤。奚须论燕处,无事不超然。

挽王元之相公二首 其二

宋代 毕仲游

道与风云会,思留雨露滋。小心黄阁老,大手白麻词。

家有衣冠盛,朝无故旧私。不须三寸舌,终号帝王师。

酒后

宋代 毕仲游

为尔题诗句,诗成莫浪传。避人那是怯,劝酒自知妍。

翠袖身如削,清歌喉未圆。良宵谁与并,明月共婵娟。

颍河夜泛

宋代 毕仲游

提携俯清流,自适固閒燕。深行岂不好,路远怯萦转。

撑舟上孤渚,星月灿水面。目力不自收,随波起花眩。

谁家种禾黍,绿色压秋甸。树密云更深,云昏山不见。

杯盘任狼籍,起坐有馀恋。幸偶东山儒,况逢京国彦。

何人发高咏,满坐清风遍。顾我童子吟,奚能愧雕篆。

挽司空申国吕公六首 其六

宋代 毕仲游

道继三贤后,名成六相齐。气摩南斗直,功盖北山低。

背日衣冠祖,穿云卤簿迷。道旁谁白首,坚卧作儿啼。

希鲁奉议四兄生日

宋代 毕仲游

画工画青松,惨淡千年姿。辽鹤俛不啄,又有龟如綦。

丈人坐中间,白发衣帔

毕仲游

毕仲游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17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