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恭挽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四首 其四

恭挽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四首 其四

宋代 毕仲游

勋业三朝盛,哀荣万国同。人疑无外戚,家不选中宫。

天泣时零雨,神游恐御风。忧劳如治水,九载亦成功。

诗人毕仲游的古诗

挽司空申国吕公六首 其六

宋代 毕仲游

道继三贤后,名成六相齐。气摩南斗直,功盖北山低。

背日衣冠祖,穿云卤簿迷。道旁谁白首,坚卧作儿啼。

和夷仲寄仲纯叔弼

宋代 毕仲游

流水无声冻未销,故人何日许相招。霜花开遍城头树,月色应添淮上桥。

十载尘埃身碌碌,百年杯酒意飘飘。弟兄已有东归意,早晚同来采药苗。

次韵和钱穆父提刑九日登郓州乐郊

宋代 毕仲游

酒面吹花点客衣,茱萸采尽叶离离。苍苔不扫迷三径,绿竹长生任四时。

文会难逢嗟已散,清欢易失却成悲。北垣龛石皆陈迹,赖有曹南慰我思。

社鼓

宋代 毕仲游

社鼓鼕鼕南北村,老人相倚话柴门。自从嘉祐初年后,直至元丰有稻孙。

次韵苏子瞻内翰入直锁院赐官烛法酒

宋代 毕仲游

兼金作带玉为郎,夜步花砖拜赐忙。绛蜡持来元未点,黄封才破已闻香。

星随烬落花犹在,霜送杯深味更长。乞晓却穿丹凤入,白麻宣对殿中央。

次韵和欧阳季默观书纪事之作

宋代 毕仲游

欧阳季默年三十,处世虽艰心地吉。居于颓垣坏屋偪仄之巷,而有倜傥慷慨汪洋之美质。

高才横骛若飞走,横野腾山漫罝毕。吾懒居家病益生,絮帽蒙头造君室。

儿童惊窥前复后,笑我衰迟见风栗。升堂发箧数百纸,烂锦繁华照初日。

怒生风云与神会,怪走龙蛇堪股慄。奇踪虽在人已亡,今也源流苦萧瑟。

吾家绨囊亦三四,纵有名书未充实。妻孥饥饿谓无用,谇语如蛩常唧唧。

黄签青缥才数种,若比君家百无一。后会慇勤定若何,人生聚散胡能必。

至曹州值罗正之著作部夫河上有阻会合以诗见意

宋代 毕仲游

百里传书浪有期,到头樽俎恰相违。春回通沇花争发,冰泮明河客未归。

年老无成今世有,身閒不饮古人稀。诸公怜我如相问,为道因循未拂衣。

将次六邑读子美诗有感

宋代 毕仲游

苏岚背日千盘曲,淝渚迎风四面吹。此水此山吾有恨,杜陵才子不同时。

蒙晁美叔秘监召观书帖继示长句次韵

宋代 毕仲游

作官在閒地,而我不得閒。有怀南阳书,三载愿未还。

驾言觐中郎,踊跃心桓桓。软言慰孤寂,芳樽洁晨餐。

词妙编简动,理惬心意安。期为高人知,匪效男女欢。

珍怪渐倾写,宝墨来三韩。内愧无衣裾,腼面依门阑。

元匪白眉者,谬作青眼看。古书罗异代,千百犹未殚。

如何二王迹,到今纸墨完。若获摩尼珠,寘在承露盘。

开缄龙蛇踊,偃蹇风涛宽。熟视已收卷,爱惜还重观。

笔意不可尽,始知学书难。永惭出纳卑,敢近华省观。

珍重难再觌,出门犹据鞍。

河阳閒居

宋代 毕仲游

飘泊成留滞,河阳见五春。坏池无过路,委巷作比邻。

粝食稀留客,肩舆懒倩人。临流休照面,自合鬓如银。

和吕纪常奉使契丹

宋代 毕仲游

雪压胡沙老上庭,春华虽减使华增。且看意气并人物,未说文章与早能。

靴淀早行围晓月,滹沱还渡坼春冰。红牙新下都司诰,异日应须五色绫。

挽司空申国吕公六首 其二

宋代 毕仲游

骑吹西城晓,衣冠一望中。尚疑归郑国,还似葬温公。

道在民先定,兵销岁自丰。故知伊吕事,千载有遗风。

别从事

宋代 毕仲游

从事归来半白头,吾今便欲别南州。穿花载酒知难得,散发行歌且恰由。

官小恰为黄绶吏,兴浓思共赤松游。莫嫌颍上生涯少,会向焦陂买钓舟。

和欧阳伯和见寄

宋代 毕仲游

自笑无能与世疏,此身疑作野人居。穿花载酒虽难得,散发行歌许自如。

赖有儿童守门户,不妨宾客到阶除。会须拂拭乌皮几,准拟虞卿共著书。

和陈子思谢见过

宋代 毕仲游

入城那复得逍遥,酒熟花开却见招。从此相思不须说,只将诗句写无聊。

次韵和应之判官宠示之作

宋代 毕仲游

青衫补绽发鬅松,未信无文可送穷。醉入南山题石虎,梦回西洛赋惊鸿。

君才特起如秋鹗,我病微吟若夏虫。场屋旧游都老大,可怜乐事转头空。

策杖

宋代 毕仲游

策杖西原上,东风意浩然。山河思旧隐,日月换新年。

径曲穿林巧,樽移席地偏。野花谁饤饾,故故簇平川。

奉呈中叔仙翁觊永光和

宋代 毕仲游

两君相得富家声,书字题诗别有名。健笔九分张长史,苦吟再产谢掩城。

门閒掩月居人少,木老凌风直舍清。顾我菲才空有愿,愿同吏隐过升平。

城中见山

宋代 毕仲游

尘埃埋马足,人事如鼎沸。朝餔尚不厌,何暇论身计。

北山十里近,云色带阴翳。日日在目前,无由谢城市。

和赵达夫入试院

宋代 毕仲游

不带书来倦日长,诗传新语似襄阳。工夫不比唐风集,气味如闻汉著香。

醉酒典衣吾已老,赐袍夺锦子行将。凭诗更作骚人体,为说幽兰静处芳。

毕仲游

毕仲游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17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