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黄邦瑞还广

送黄邦瑞还广

明代 蔡清

抱病日茕茕,君今又远行。斯文谅有味,分手能无情。

柳色才沾白,稍头又转青。百年真转毂,何以慰平生。

诗人蔡清的古诗

哀邹汝愚六首 其六

明代 蔡清

君气盖一世,君穷直至骨。身死无所归,妻孥无黔突。

遥遥万里道,老父讶丧绋。生子愿聪明,为君长壹郁。

哀邹汝愚六首 其二

明代 蔡清

汝愚信死矣,展转泪沾襟。一死未光明,为君恨转深。

挽温方伯

明代 蔡清

一日盖棺万迹陈,百年何事只忧贫。输公勘破人间事,独执一清见古人。

题周世祥员外又是一别卷

明代 蔡清

丈夫出处亦何意,遇流则行坎则止。都门才喜接春风,而今又是一别矣。

题商山四皓图

明代 蔡清

邹鲁儒生落秦火,诸公正在山中卧。咸阳宫殿三月红,诸公洞里自春风。

马上英雄饶善骂,骂声不到商山下。独怜帝子意来虔,一至汉廷力回天。

君不见李英韩彭皆菹醢,秦皇汉帝亦安在。当年商山四老翁,至今人间往往想丰采。

哀邹汝愚六首 其一

明代 蔡清

天地元无情,汝愚信死矣。举世嗤笑之,吾独不如尔。

送黄邦瑞还广

明代 蔡清

抱病日茕茕,君今又远行。斯文谅有味,分手能无情。

柳色才沾白,稍头又转青。百年真转毂,何以慰平生。

哀邹汝愚六首 其五

明代 蔡清

君昔抗疏日,计亦念至死。正气由乾坤,有怀莫能止。

有怀莫能止,一死亦吾事。

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 其五

明代 蔡清

我观古丈夫,挥手构寰区。节士非得已,矧彼章句儒。

六籍垂世意,岂为崇简书。心丹宜细炼,为邦者如愚。

见武夷二首 其二

明代 蔡清

泰山孔子登,武夷朱子寓。吾想万山灵,亦羡二山遇。

题洪氏慈节堂

明代 蔡清

慈母人间非不多,慈而节者能几何。洪母之慈似亦少,慈不徒爱爱而教。

一灯母子共分光,母读子读影相吊。若其操节果何如,为念夫家世业儒。

我今傥若差一念,万卷家藏弃无馀。天地一逆旅,百年能几许。

夫在则视夫,夫亡则视子。但愿子有立,夫死犹不死。

妾身自分止于此。吁嗟兮洪君,君母之贤世罕伦。

君今莫计位高下,只取胸中一物真。我闻立身须以道,善名是显亲。

汗青岂必皆达者,未计眼前屈与伸。我亦为人子,年来已度三十春。

家贫自少事章句,父祖力家百苦辛。往年吾祖已捐弃,临行犹愿孙成器。

而今一第市童怜,痛哉吾祖安在矣。祖母于今老色深,念之中痛不能任。

双亲四目仅一子,况复暮景仍骎骎。平生学力尽虚耳,世事颠迷无与比。

静中自笑复自悲,授之以政将何以。每览程朱性理书,践履一意负心期。

古云三十骨骼成,轻暴气质若未移。颜渊三十德行立,邓禹三十功业毕。

我今三十何为哉,少日已去老将来。父祖教育良可哀。

为感洪君诉母苦,客灯独对泪如雨。濡毫不管诗家数,为君草草传心语。

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 其四

明代 蔡清

慷慨出门去,默与千秋期。饱吃惠州饭,少和渊明诗。

第一山和胡太守

明代 蔡清

一登第一山,自觉众山小。日起海门腾,云连边树杳。

物情随运迁,元化无时了。一事类登山,怀哉愧不少。

送唐给事两广盘粮三首 其二

明代 蔡清

钱谷元非吾分外,握算亦能助太平。学术多君非口耳,此行认取旧书生。

题严陵送别卷

明代 蔡清

我未识江生,而知生之名。生年始十六,文采动群英。

乃父严州守,其学见之行。承家今有子,贤路拟相仍。

吾友阮君浩,杨钦及其兄。与生同笔砚,临别莫为情。

千里驰书来,祈我赠诗声。诗以道情志,不以供人事。

矧我非善鸣,何以塞君意。虽然仁者赠言古有之,要之其言不必寄。

尝闻君子学为己,请赠此语当篇诗。

哀天台黄亚卿二首 其一

明代 蔡清

我入铨曹询故事,心香一瓣属天台。只今柱石庙堂者,多自当年推毂来。

寄张廷实四首 其三

明代 蔡清

因见江湖面,转得天地心。天地心如何,玄默行古今。

大德自敦化,川流本静深。百年等旦暮,浮云浪自歆。

胸中无活水,安得商家霖。

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 其三

明代 蔡清

识君未三月,别君遽万里。应思生才难,莫负乾坤意。

此行比游学,十年观造诣。炎荒无友生,神交李伯纪。

四一迂士卷

明代 蔡清

造物无言露却真,采真多是看花人。傍花随柳前川乐,数百年来几问津。

尹太守遗爱祠二首 其一

明代 蔡清

山自苍苍水自深,贤侯遗爱可胜吟。至今一个祠前月,犹照当年抚字心。

蔡清

蔡清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晋江人。31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著名的理学家。他治学严谨,在床边设案置烛台,凡与学生讲论的问题,临寐前反复思考 ,若有所得即起床,点灯纪录备忘。因积劳成疾,年56岁而逝。 ► 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