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尹太守遗爱祠二首 其二

尹太守遗爱祠二首 其二

明代 蔡清

饶他橐里有千金,难买邱民一点心。今日泉山一片石,千年永作牧民箴。

诗人蔡清的古诗

四一迂士卷

明代 蔡清

造物无言露却真,采真多是看花人。傍花随柳前川乐,数百年来几问津。

第一山和胡太守

明代 蔡清

一登第一山,自觉众山小。日起海门腾,云连边树杳。

物情随运迁,元化无时了。一事类登山,怀哉愧不少。

挽温方伯

明代 蔡清

一日盖棺万迹陈,百年何事只忧贫。输公勘破人间事,独执一清见古人。

哀邹汝愚六首 其六

明代 蔡清

君气盖一世,君穷直至骨。身死无所归,妻孥无黔突。

遥遥万里道,老父讶丧绋。生子愿聪明,为君长壹郁。

哀邹汝愚六首 其三

明代 蔡清

年少心更赤,竟以死遐荒。英魂飘何许,愿返托班行。

洛江行送业师

明代 蔡清

我有先生学行独不群,籍籍声华动八闽。我窃绪馀尚一荐,嗟吾先生兮始自贡途充国宾。

先生不见伊吕当年无科第,自有功名万古新。困龙若际风云便,方潭勺水可腾身。

虽然先生早了环中趣,否泰由来都是春。此行如遇成都卜,只问忠与孝,不问屈与伸。

尹太守遗爱祠二首 其二

明代 蔡清

饶他橐里有千金,难买邱民一点心。今日泉山一片石,千年永作牧民箴。

寄张廷实四首 其四 又和滕古甫见寄

明代 蔡清

平居喜诵古人句,男子要为天下奇。却愧年来三十四,正是濂溪作县时。

四哀诗 其三 哀嫂死于贞烈

明代 蔡清

一死人生所必有,佐逆偷生多白首。往往仍出儒绅胄,到此昏颠不可究。

娟娟女儿闺中秀,夫危未绝命先授。所决夫目得亲觏,青天白日九地透。

至性独能女所受,宁知身名朽不朽。嗟嗟末世多盗儒,如此女儿真丈夫。

若夫昔也曾师吾,吾今以若为师乎。

四哀诗 其四 哀侄女死于孩提

明代 蔡清

兄嫂相从九地游,独遗孩女哭啾啾。丁宁内人勤恤收,古有伯道若茫否。

神理茫茫竟莫求,掌中珠失竟莫留。骨肉之恩竟莫酬,此恨百年何人瘳。

哀邹汝愚六首 其五

明代 蔡清

君昔抗疏日,计亦念至死。正气由乾坤,有怀莫能止。

有怀莫能止,一死亦吾事。

白鹿洞书院武侯靖节祠二首 其二

明代 蔡清

靖节当年更隐忧,欲为诸葛势难筹。眼中风物皆非旧,惟有黄花共晚秋。

题洪氏慈节堂

明代 蔡清

慈母人间非不多,慈而节者能几何。洪母之慈似亦少,慈不徒爱爱而教。

一灯母子共分光,母读子读影相吊。若其操节果何如,为念夫家世业儒。

我今傥若差一念,万卷家藏弃无馀。天地一逆旅,百年能几许。

夫在则视夫,夫亡则视子。但愿子有立,夫死犹不死。

妾身自分止于此。吁嗟兮洪君,君母之贤世罕伦。

君今莫计位高下,只取胸中一物真。我闻立身须以道,善名是显亲。

汗青岂必皆达者,未计眼前屈与伸。我亦为人子,年来已度三十春。

家贫自少事章句,父祖力家百苦辛。往年吾祖已捐弃,临行犹愿孙成器。

而今一第市童怜,痛哉吾祖安在矣。祖母于今老色深,念之中痛不能任。

双亲四目仅一子,况复暮景仍骎骎。平生学力尽虚耳,世事颠迷无与比。

静中自笑复自悲,授之以政将何以。每览程朱性理书,践履一意负心期。

古云三十骨骼成,轻暴气质若未移。颜渊三十德行立,邓禹三十功业毕。

我今三十何为哉,少日已去老将来。父祖教育良可哀。

为感洪君诉母苦,客灯独对泪如雨。濡毫不管诗家数,为君草草传心语。

题周世祥员外又是一别卷

明代 蔡清

丈夫出处亦何意,遇流则行坎则止。都门才喜接春风,而今又是一别矣。

送唐给事两广盘粮三首 其三

明代 蔡清

感君遇我特从容,愧我疏庸百未通。宇宙之间大有事,烦君细问白沙翁。

戏友人作墨鹤

明代 蔡清

天下皆知鹤质白,怪君何意墨其身。应嫌皦皦者易污,直将此意悟时人。

更愿无心待品物,形形色色任天真。

四哀诗 其二 哀兄即师

明代 蔡清

昔日小苏与大苏,对床旧约老不疏。生今此愿不可摅,青灯独对读之书。

读书之意竟何如,立德立功泽八区。显祖宗兮大门闾,伸兄之志无使孤。

题盛用阳师省卷

明代 蔡清

我览师省字,惕然中不宁。悠悠老将至,省身愧未能。

惟昔有曾氏,三省日有恒。惟今有盛氏,乃能上师曾。

师曾固非难,师曾亦岂易。省身勿泥三,随地安着己。

柔者思不随,刚者思不厉。操术必求精,济人不谋利。

如此类推之,一息不容已。此心贯万端,疑即一贯地。

人品夫何常,希曾亦曾矣。小子嗟后时,羡君早立志。

从今创脚跟,行远必自迩。

哀邹汝愚六首 其二

明代 蔡清

汝愚信死矣,展转泪沾襟。一死未光明,为君恨转深。

题郑驿丞高冈九老图二首 其二

明代 蔡清

扰扰尘途二十秋,归心今已托东流。披图喜见林间叟,极目云山兴不收。

蔡清

蔡清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晋江人。31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著名的理学家。他治学严谨,在床边设案置烛台,凡与学生讲论的问题,临寐前反复思考 ,若有所得即起床,点灯纪录备忘。因积劳成疾,年56岁而逝。 ► 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