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将进酒二首 其一

将进酒二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浮云从长风,东西南北各自驰。人心类朝阳,倏忽阴晦安乐知。

金樽美酒且为乐,焉能郁郁伤鬓丝。川中校书才望多,昔时红粉今则那。

诗人曹家达的古诗

花月吟

清代 曹家达

高楼明月花吐香,江花抱月垂明光。美人如花怨晓月,花月难寄关山长。

关山无花空对月,对月思花应断肠。春花春月催人老,花残月缺关山道。

便移边月无江花,几见花如边月好。当时邀月醉花前,春江花月年复年。

忍抛花月作尘梦,花晨月夕心茫然。却忆美人爱花月,花栏待月愁不眠。

月入君怀花满袖,故乡花月人如旧。归来谱作花月吟,月圆花好人常寿。

道旁碑

清代 曹家达

道旁碑多如积薪,按摩年月新复新。衰俗好谀重小数,一官代德一碑仆。

怜新弃旧如恶娼,明日萧郎即行路。从知时谀皆可疑,宰官见此应三思。

云何明禁弗加厉,一一甘被奸民欺。噫吁嘻,止水无原不常保,卉木无根中易槁。

为去害马不谐俗,竟遭辱骂官大好。贤宰官,何悠悠,侈言德政无乃羞。

君不见郑家虿尾孔麛裘。

应夔丞锄击革匪宋教仁歌

清代 曹家达

荒涂始剖人禽别,帝尧敦命司徒契。天生万物人最灵,奈何蠢蠢负气血。

纲常如天万古垂,当年五教案成铁。司徒裔孙有尼父,勤修家学防决裂。

孝经初成下白虹,春秋瑞告端门血。咸阳大火燬不得,虚堂丝竹发谟烈。

贼杀君父死不为,后来秉德正无缺。小丑何来宋教仁,欲废孔教鼓长舌。

元黄颠倒黑白错,丧心人纪将绝灭。昔闻王莽倾汉家,乃有功德颂草窃。

当时大诰摹孔门,不闻大胆改弦辙。此贼不死毒有加,礼法岂为我辈设。

假如尧时洪水滥,直使人民尽鱼鳖。假如周公不世出,夷狄猛兽滋为孽。

愿君乃有博浪椎,借才力士奋一击。蓦然倾倒路旁尸,有如天神下缺列。

张良本为韩雠出,况又焚坑履虎咥。谁当买尽江南丝,绣此天生大豪杰。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清代 曹家达

摇落当寒弱不支,长条空复袅芳池。经年眉样浑忘却,往日心情感独知。

宫巷萧条催腊鼓,华林颜色黯春旗。剧怜月黑风嘶夜,剩有啼乌借一枝。

今岁大暑许生盥孚属写梅为制四绝句 其四

清代 曹家达

分湖新涨绿参差,曾记花开八月时。秾艳每憎桃杏俗,频年溪上浣胭脂。

题流水鸳鸯图

清代 曹家达

暮寒塘堰烟如沐,芙蓉花下鸳鸯宿。十丈情丝罥柳条,下有幽人感独漉。

涧滨流水清且寒,等闲泻作愁千斛。渺漫芳心不自怜,愿随明月飞上天。

采莲人去流江冷,杜流红泪啼阑干。

苏州有僧名虚生者,以诗要结善男女充报馆访员,傥亦所谓善知识也 ...

清代 曹家达

欢喜缘难问目成,伽陀微密證三生。是谁作此无遮会,四大而今尽有情。

代叶事周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大命倏告至,山崖暮萧瑟。光景垂翳翳,瞻望惮林密。

谁将塞石罅,阻此还山日。愿托徐南州,生刍荐堂室。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莲西高杵落新晴,十里湖塘潦水清。采得菱花重抛却,照人心绪不分明。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裁衣未成寄,红泪先阑干。临发开封检,深怕郎心酸。

咏菊和张痴山先生

清代 曹家达

白衣送酒东篱日,独有南山在望中。典午沦亡徵士老,黄花无主怨西风。

代如皋某拈木芙蓉美人二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含思脉脉静娟娟,绰约丰姿不可传。兰泽草香醒梦蝶,锦城花事听啼鹃。

红颜相照还应妒,青镜慵妆只自怜。盈掬芳声莫远致,忍教轻替拒霜研。

和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 ...

清代 曹家达

怆恍诸陵一夕开,漫从色相觅如来。踰淮枳是江南橘,臭味差池为底栽。

哭黄藜阁同年 其六

清代 曹家达

指望遗臣殄有穷,昆阳再造亦肤功。孤儿幸际承平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落花五首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剑阁西来草不春,马嵬坡下土痕新。可怜凝碧池头月,又照君王夜入秦。

和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 ...

清代 曹家达

王孙忏悔仲姬日,燕市崖山授命时。我爱河东蓄死具,虞山应愧鬓成丝。

申浦寄王云裳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津门春涨草芊芊,故主蒙尘又一年。却忆君家摩诘语,百官何日再朝天。

杂感二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芍药名将离,此花古有之。将花糅作羹,此意古未知。

阳春二三月,送君当路歧。君如风中絮,妾如机上丝。

机丝早朱黄,风絮无还期。烹尽将离花,当无肠断时。

哭宋芸子先生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奄忽经年感物华,一番顑颔一咨嗟。豺狼当道无人问,潦倒渔阳第几挝。

七夕词次周韬甫韵同秦许二生作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星河案户光难定,双星泪雨湿寒井。频年恨与关山长,中宵秋梦澹无影。

曹家达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