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花杂题六首 其四

梅花杂题六首 其四

清代 曹家达

澹澹晴云薄似罗,遥情脉脉托微波。江南春好且须住,姑射山头风雪多。

诗人曹家达的古诗

鞦韆谣

清代 曹家达

潍阳三月花正妍,小家女儿登鞦韆。中央立木上如盖,盖端周密朱绳悬。

危梯摇摇与绳接,攀援直上肩摩肩。下有壮夫作驴马,转柱如毂不待鞭。

蜘蛛搏丝足拳曲,风吹蝴蝶飞上天。眼花心眩不可状,掌中安得裙留仙。

可怜徒博行人笑,十万何曾名一钱。吁嗟薄俗当可革,黑索何时驴马牵。

子夜秋歌八首 其四

清代 曹家达

出门望南山,鸟飞日将晏。音书隔年时,怕见南归雁。

梅花十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山后山前雪未消,冒寒花发劲枝条。分明易代孤忠意,不媚时风独后凋。

和恽荫堂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大错何人铸六州,愿来东海狎沙鸥。怕看桃李急芳夜,又见芙蓉泣素秋。

爝火邓林馀宿恨,夕阳衰草动边愁。自嫌磊块浇难尽,酒力销沉强倚楼。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四 吴伟卿希鄂

清代 曹家达

贫来鬻宅素心违,赁庑梁鸿赋式微。岁岁春深乱啼鸟。

竹巢风雨旧人稀。

梦中作二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东风披拂草盈陂,野水逶迤暗入池。独立山亭初过雨,湖田春涨绿差差。

儗曹子建杂诗五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河汉夜西流,织女滨其右。牵牛负聘钱,七襄苦不就。

相望不相即,感此凉秋候。南箕载翕舌,井垣不成甃。

灵匹尚云尔,胡为多病疚。愿为东南风,吹落君怀袖。

夕阳四首 其四

清代 曹家达

一片荒塍冻草殷,江鸦乱捲北风还。晚来扶醉向何处,十里寒云雪后山。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断送春光不自怜,天涯人去雪盈巅。暗摇尘梦来芳榭,吹碎乡心入年筵。

碧玉年华惊逝水,绿阴门巷繫连钱。最嫌飘荡无归束,一霎青青过禁烟。

题秋江泛棹图二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年来清兴托兰桡,荒渚丛芦生暗潮。閒倚航头风色晚,一天凉晕白萧萧。

画梅为陆简敬 其四

清代 曹家达

神人独立藐姑射,绰约容光歌昔昔。怅望寥天无与归,星光照野动寒碧。

微风泠泠摇杂佩,掩抑芳心伫遥夕。荒山无人石路古,悄然何处寻行迹。

谁家处子泠不眠,绿苔珠露生春烟。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川途径复送归艭,野色凄迷半掩窗。水草化泥红蓼瘦,飞来寒蝶不成双。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望秋先自感离霜,况复凋零遍曲塘。垂老官军羁塞檄,税愁津吏发车箱。

独留雨雪嗟行役,无复风姿动帝王。陵谷变时词客尽,令人常忆果园坊。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四

清代 曹家达

归鸦没西岭,群壑暧清景。何处牛羊下,疏树淡无影。

题虞山汪伯琛蜗隐庐遗诗后二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三十年华过鸟催,年时謦唾尽琼瑰。玉楼一赴文章贵,长吉公然是鬼才。

大雨行

清代 曹家达

壬寅六月丙午日,黑风倒捲天河溢。天神欲下群鸟翔,东海波涛猝僵立。

指顾苍莽烟尘翻,抉荡万怪迷乾坤。丰隆下劈蛰龙起,飞廉怒挟群山奔。

人人对此神色变,都道年来不曾见。高原下隰咄嗟遍,惧有洪流漂九县。

方今江海群狐嗥,铜轮万里追风涛。陆沉在厄谁能逃,上方劫后荒无毛。

可能粒食需江皋,忧国无聊复静坐。坐觉清凉满怀袖,莫说江南天更漏。

应是仁恩及旱苗,帝怀廑我生民瘦。不然内地奸民多,嗷嗷鸿雁纷关河。

谁与枵腹定干戈,及今倖际太平岁,瘠壤膏沃腾秧歌。

愿挽天河洗铁甲,筹边三策无蹉跎,李唐刘贶今谁何。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 ...

清代 曹家达

白露下庭草,寒蝉休树林。独弦发哀歌,中夜调素琴。

高言媲教德,观海难为深。忧怀觏群小,呐呐如不任。

世无赵文子,焉知随会心。帝乡日以远,言笑不可寻。

愿托晨风翮,遐寄冲霄音。

二场题号舍壁

清代 曹家达

豫州墙头绿草肥,芙蓉江上思春晖。扬眉矮屋日傍午,东风乱捲黄埃飞。

黄埃飞驰野马恒,河百丈从天下安。安得春膏净九边,飞龙秋秋游上天。

题画七首 其二 桃花双钩竹

清代 曹家达

曲尘遥带暮江晴,百代风流睇古情。泪尽苍梧息妫嫁,潇湘清浊两分明。

春草四首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清明寒食更凄迷,旧烧新痕看不齐。时有落花粘败砌,更随细水下横溪。

经年北道翻青冢,一夜东风满白堤。隔岁王孙归未得,车箱愁听野禽啼。

曹家达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