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长安少年手持明月珠,道逢采桑妇,直前抛向红罗襦。
妇言客意何区区,秋胡有妇妇有姑。家有七尺之珊瑚,黄金白璧倾大都。
兰灯夜灿海马镜,麝烟朝晕博山炉。良人求官妾含荼,回文织就肠泪枯。
客还将去别作图,暗陬按剑无地无。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四
共工头触西北天,女娲练石补不全。离合古无怨,星河当得长桥填。
行子出门车辘辘,出门割爱中道牵。便向天边化好月,满照君怀能几年。
题虞山汪伯琛蜗隐庐遗诗后二首 其一
三十年华过鸟催,年时謦唾尽琼瑰。玉楼一赴文章贵,长吉公然是鬼才。
偕叶德恭至白衣庵赏雨拟游缪祠不果二首 其一
虞山登眺足清游,暮雨催归强逗留。惆怅凭栏凝睇处,荒烟疏树满城秋。
虞山杂咏和常熟周天福
揽胜西城酒乍醒,望湖还上望湖亭。可能容我辛峰立,分占虞山一半青。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二
往日延秋门上呼,夜砧声里每将雏。而今抛弃荒园里,谁省当时尾毕逋。
梅花十首 其五
南寻庾岭千年树,西上芳华百尺楼。但得耽吟如水部,人间何处不扬州。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二
水云低压柳
哭黄藜阁同年 其六
指望遗臣殄有穷,昆阳再造亦肤功。孤儿幸际承平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题墨梅为许康侯豫作四首 其四
何处东风早,江潭寂寞春。孤芳谁采撷,输与弄珠人。
枫桥春望二首 其二
古寺兴衰莫问天,残僧饱饭且安眠。却嫌江吏如商妇,惯抱琵琶过别船。
感旧四章 其一 丁叔衡师
淄渑不能辨,动与俗流乱。胶漆不能固,适为泥水判。
念我丹徒师,高言瑟玉璨。古道照人颜,进我广陵散。
群阴巧相搆,中道忽冰炭。盈盈一江水,北流无畔岸。
相去不盈咫,风飙路中断。疚怀永不赎,睇古发长叹。
撰吴缄三年伯家传有感即赠达璋同年
不堪尘事感沧桑,华表归来睨旧乡。我愧陆机陈世德,先人墓草九秋霜。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九
孤芳消瘦暮江涯,江树晶晶噪暮鸦。绿蚁新醅寒夜永,灯前微雪堕檐花。
凉秋吟二首 其二
月色欲尽烟光溥,墙阴络纬催早寒。灯花夜深落红豆,黄金为盏珠为盘。
悲凉秋,凉秋诚寡欢。星河案户初阑干,欲变关山照绮纨。
佳人迢迢惜羽翰,欲往从之行路难。
和果园闲情四咏 其四 咏病
香炭成灰便不温,小帘人静怕黄昏。寒灯照雨沉孤影,更柝和风咽断魂。
莲子有心还自苦,萍花虽好怨无根。如何一别清秋后,长此支离昼掩门。
暑夜感言四首 其一
蒸气薄遥夜,高天星汉长。飘风从天来,萤火生微芒。
愿得及良时,寄怀在众芳。申椒杂菌桂,佩之永不忘。
无为遝零节,所得在焜黄。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一
门前郎行迹,苔荒岁月晚。不闻郎马嘶,日薄青山远。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二
水作旋涡深复深,菱丝十丈繫郎心。却愁风雨横塘暮,万绪千头何处寻。
子夜夏歌八首 其五
浮瓜且沉李,自昔清夏炎。郎心今浮沉,岂有瓜李嫌。
题梅绝句奉嘉定秦芍舲师三首 其三
山随白雪远,花与春风长。酒力薄遥夜,南枝霏暗香。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十二日消寒六集代白纻词二首 其一
偶题二首 其二
咏菊和章耕士二首 其二
题梅绝句奉嘉定秦芍舲师三首 其二
夏日閒居二首 其一
晓凉二首 其二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四
采莲词四首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
落花五首 其二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四
为潍邑高旭东画梅
二场题号舍壁
同学缪书屏 其二
白莲曲四首 其四
拟枚乘杂诗六首 其五
和果园闲情四咏 其二 咏梦
慰留樊须钦二绝 其一
和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 ...
梅花绝句端阳后五日作二首 其二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一
题月明林下图四首 其四
落花五首 其五
七夕词次周韬甫韵同秦许二生作 其二
代如皋某拈木芙蓉美人二首 其一
赠伶人孙兆蓉四首 其二
秋阳篇
杨柳枝词六首 其二
题梅四首 其四
梅花四首 其三
梅花杂题六首 其二
陈少蘅 其二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二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六 陈敬伯裔仲
定山上塳
题梅花美人四首 其四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三
题梅三首 其三
杂感二首 其二
如皋顾芾鼎家于八月十五日开红梅寄花朵于女,惠女自沪校得家书后 ...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七
又四首 其二
过虞山投赵古泥
落梅四首 其一
落花次沈石田韵五首 其五
咏菊和张痴山先生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六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一
画梅绝句
题画梅四首 其三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一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四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 其一
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二
代人题山水
续正气歌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三
子夜夏歌八首 其八
采莲曲和刘君曼四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