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长亭岁暮迥销魂,如此荒寒类玉门。愁缕怕撩衰鬓影,华年难忆旧瘦痕。
景催瘦马投孤店,云拥盘鸦落废村。自别乡关愁庾信,生平萧瑟漫评论。
拟古三首 其二
郁郁园中葵,朝阳白露晞。与君一以别,但惊时节非。
青苔夹长路,高林风叶稀。孟冬行肃令,万物閟光辉。
思君复何益,泪下沾裳衣。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四
便尔漂摇霜霰经,暮江空见酒帘青。亦知寒绪难生色,终胜春花易化萍。
旧院顿杨殊冷落,朱门王谢半凋零。朅来休弄桓伊笛,呜咽临风不忍听。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陟岵心情未忍忘,真形摹绘意茫洋。若教垂念孤儿志,被发乘风下帝旁。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一
倒影低衔野水清,每缘芳树结遥情。鹤声为报霜华晚,山寺焚香待月明。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 其四
去年君病泪横波,今日思君泪枉多。回忆诗人断肠句,年年风露满秋河。
为章生成之题新城遗照三首 其一
瞻拜遗容思渺然,明湖衰柳尚吹绵。问谁续赋青旸道,寥落行踪三百年。
梅花十首 其四
山寺疏钟醒薄醺,林梢花雨正缤纷。数声啼鸟唤残月,一夜相思霏冻云。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 ...
白露下庭草,寒蝉休树林。独弦发哀歌,中夜调素琴。
高言媲教德,观海难为深。忧怀觏群小,呐呐如不任。
世无赵文子,焉知随会心。帝乡日以远,言笑不可寻。
愿托晨风翮,遐寄冲霄音。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六
昭清教德诵遗徽,慈母膏肓药力微。独向神前乞身代,夜深红泪满罗衣。
梅花十首 其十
北风随我出寒郊,落日衔山鸟傍巢。只恐夜来霏冻雨,湿云和梦堕林梢。
夕阳四首 其二
棋消清昼卷帘栊,荷沼新凉一线风。正是雨馀芳树绿,云阴漏处看残虹。
秋夜怨二首 其一
鳏鱼夜觉秋气寒,上忧长漏之高天。下忧穷潦之井阑,游子出门日以远,枯桑海水来日难。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二
茱萸黄菊遍南州,曾记虞山载酒游。楼外微风秋叶冷,满天霜露下汀洲。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四
为抚淩云不自怜,东风无恙袅晴烟。亭台玉树新翻本,塘堰萍花旧脱绵。
惜别不惊流水梦,向荣终后语冰年。即今未便伤摇落,记取青青大道边。
秋试和海州席静庵素琨并示丁向卿 其二
天涯此去若比邻,异室芝兰共一春。转憾来时相见晚,西风吹冷酒边人。
白荷二首 其一
曾是昌黎巨眼观,花开十丈绕烟峦。人来窈窕冲融里,太华峰高玉井寒。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七
经年花事问东皇,粉蝶垂垂春恨长。自有旧痕寻不得,野烟和梦堕寒塘。
清明后五日上冢杂咏五首 其三
白草连山一道斜,野芳消歇易成嗟。独怜樵采经年病,尚有春来鼠子花。
前作未尽复集五古以足题面六首 其二
灼灼叶中花,依依墟里烟。登高赋新诗,心远地自偏。
浪莽林野娱,怀此颇有年。春风扇微和,绝音寄斯篇。
忘彼千载忧,复得反自然。
春草四首 其三
清明寒食更凄迷,旧烧新痕看不齐。时有落花粘败砌,更随细水下横溪。
经年北道翻青冢,一夜东风满白堤。隔岁王孙归未得,车箱愁听野禽啼。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七
芦墟许盥孚家于八月晦日开绿梅,附家书寄盥孚上海,盥孚有诗纪其 ...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三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三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二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四
泛江过金山口占二首 其一
旧画窗帘四今存其二感赋一绝
代人挽歌三首 其三
题秦生伯未严生苍山霜林觅句图
偕叶德恭至白衣庵赏雨拟游缪祠不果二首 其一
大雨行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三
题月明林下图四首
题梅绝句奉嘉定秦芍舲师三首 其三
哭黄藜阁同年 其八
题画七首 其二 桃花双钩竹
和刘季云
折杨柳词二首 其二
二十一日消寒七集拟陶三首 其三
梅花十首 其三
梅花杂题六首 其三
城南春望二首 其一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三
过潘阳湖堤上
梅花十首 其一
子夜秋歌八首 其四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九
大除夕为本生父身后百日书以志痛二首 其二
慰留樊须钦二绝 其一
过三贤庙吊赵茂才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一
拟枚乘杂诗六首 其五
青桐歌二首 其二
哭宋芸子先生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三
题吴絅斋 其三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三
儗曹子建杂诗五首 其二
日出东南隅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一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二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二
子夜秋歌八首 其八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三
白莲曲四首 其四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四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二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三
杂感二首 其二
梅花四言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二
为鲤南四弟画梅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其三
采莲曲和刘君曼四首 其三
梅花十首 其八
过虞山投赵古泥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