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玄冥去后春涧涩,断冰零霜惮收拾。帘外东风生夕阴,墙腰寒绿苔花湿。
水仙泠泠摇杂佩,六幅湘裙未开褶。金釭纶连春夜长,送隔钩座春酒香。
哭黄藜阁同年 其三
幕府亲聆变色谈,白门秋尽柳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一
张镃当日品花宜,微雪山林野水湄。背立东风著寒色,不教吹酒上凝脂。
乱中杂感五首 其五 同胞
同胞视生民,其言始张载。非有仁人心,此理亦殊晦。
原野厌人肉,本旨究安在。争城求不杀,毋乃类犬吠。
题梅绝句奉嘉定秦芍舲师三首 其二
斜阳淡远林,溪云散空谷。山僧暮不归,微雪入寒竹。
重九前一日晚眺
猎猎西风江水生,江潭摇浪不胜情。寒云野木多萧飒,秋暮斜阳懒入城。
过虞山投赵古泥
曩代风流不可稽,明湖柳老夜乌啼。即今馀绪无人赏,尚有虞山赵古泥。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其二
往事凄凉不可听,合家相聚泣新亭。而今又作江南客,惨忆乡山岳麓青。
塞门积雪
饮马长城窟,阴山雪尚攒。牧羊人未返,风落节旄寒。
二场题号舍壁
豫州墙头绿草肥,芙蓉江上思春晖。扬眉矮屋日傍午,东风乱捲黄埃飞。
黄埃飞驰野马恒,河百丈从天下安。安得春膏净九边,飞龙秋秋游上天。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三
左氏引夏书,多属大禹谟。论人当属夏,论书当为虞。
征南失考核,遽谓夏书无。漫以佚书名,藉口资陋儒。
襞积左氏文,此议毋乃诬。
采杞谣
采杞复采杞,潍阳三月春。还将苦心意,持赠意中人。
怨晓月
寒灯压花光欲沉,空房罗幕深复深。金鸡唤回关山梦,星河耿耿照妾心。
寒叶敲窗并心碎,金井无人空夕阴。镜奁香冷清愁冻,如片如缕来相侵。
愿结愁怀化好月,移照天涯诉藁砧。诉藁砧,怨晓月,一夜相思变华发。
红颜相照会几时,使妾怀忧病心骨。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七
妾心惊早寒,不后郎身衣。郎心如妾心,买药寄当归。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四
江海归来倦羽垂,高烟丛薄影差差。上林今已埋荒草,莫向东风借一枝。
续正气歌
正气自磅礴,发泄初无馀。大者无求生,小者安穷居。
公允首山薇,幼安辽东庐。郑氏铁函经,谢公却聘书。
金臣张天纲,书主从厥初。元臣蔡子英,改正羞拜除。
于事纵无补,趋利异侩狙。试观冯道传,嫠妇殆不如。
春柳四首用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二
宫殿新晴尚晓霜,枝枝凄绝抱回塘。乱丝青琐三眠树,弱缕黄金七宝箱。
往日攀援笑欧薛,随风倾向薄山王。而今京兆谁为主,剩有章台旧教坊。
陈肩苍以画意徵题择其近怀古者赋之箕山秋月
伯益许由事,高风不可寻。空馀一片月,分照让王心。
暑夜感言四首 其二
圆荷发朱华,杂佩风泠泠。散发出林下,微凉生广庭。
抚襟延夕爽,萋然怀袖馨。抚兹念远人,仰看参辰星。
亮无鹍鹏翮,逍遥徙南溟。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二
疏树垂垂弱不支,几经开折渐离披。何郎已别扬州月,江上元宵属阿谁。
枫桥春望二首 其一
芳树成阴水接天,菰蒋深处白鸥眠。江桥无恙词人少,但见斜阳送去船。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日观篇
八夕偶兴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七 赵幼旋相皋
子夜秋歌八首 其四
哭宋芸子先生 其三
巢贞女
代人题照二首 其一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四 吴伟卿希鄂
题梅绝句四首 其二
芍药二首 其二
张公书院废址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一
斋中读古十二首 其十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四
杂诗二首 其二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七
李蕴璞
画梅为陆简敬 其三
画梅绝句
梅花杂题六首 其六
赵焕文茂才挽歌 其二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五
徐州杂感和半园壁间韵
郊行偶成
题陈笙镛
游毕氏废园五首 其五
题吴门袁恂如梨花春雨图三首 其三
赠虞山姚志豪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二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八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三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四
十二日消寒六集代白纻词二首 其一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 其一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四
拟枚乘杂诗六首 其一
落花五首 其二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一
先业师陈翔翰先生以庚子十二月朔日讳于今三年矣。秋夜沈沈,怆然 ...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三
题吴絅斋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六 陈敬伯裔仲
乘车行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三
偕叶德恭至白衣庵赏雨拟游缪祠不果二首 其二
秋海棠二首 其一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 其二
题韡卿散花仙子图二首 其一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七
秋山晚景
凉秋吟二首 其一
陈少蘅 其二
绝句题梅花画箑二首 其一
白莲曲四首 其四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 其四
秋海棠二首 其二
将进酒于伊舫同年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三 王吉臣家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