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遗著当年斠濮阳,几番剞劂重琳琅。灵岩无恙山庄废,书贾犹述知镇洋。
前作未尽复集五古以足题面六首 其三
气和天惟澄,虚室有馀闲。幽兰生前庭,绿酒开芳颜。
良日登远游,悠然见南山。道狭草木长,飞鸟相与还。
缪得固穷节,高操非所攀。
子夜夏歌八首 其二
不惮妾心酸,但恐郎心寒。日日黄梅雨,相思持两端。
暮抵郝家集
孤村烟树紫,行人还未已。却怨暮天云,东风吹不起。
为鲤南四弟画梅
和靖湖边宅,蜀王江上园。崖荒疑有路,溪薄不知源。
残月碧堕水,长烟素匝原。夕阴带山郭,霜气薄关门。
萼绿凝宵露,嫣红逗晓暾。买春冰雪窟,洗艳苧萝村。
滴尽江妃泪,难招湘女魂。双鱼随驿使,啼鸟送王孙。
冻雨催诗思,微霞晕酒痕。幽芳藉危石,清韵数芳樽。
宫样初妆额,薰笼罢艺黁。百花魁旧占,三弄曲新翻。
北道未堪寄,南枝当负暄。粉惭何晏傅,香毕令公温。
旅思閒攀树,孤情傲结根。低迷迎白晓,消息漏黄昏。
独木卧深涧,横枝欹缭垣。美人倦歌舞,野客耻笼樊。
一阕江城引,思君未敢言。
题吴絅斋 其二
伯劳东去燕西飞,君到燕山百事违。错怪天涯芳草色,误人春暮不思归。
梅花绝句四首 其一
翠羽宵阑语未休,漫将玉笛唤春愁。花前别有销魂处,风雪天涯独倚楼。
和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 ...
怆恍诸陵一夕开,漫从色相觅如来。踰淮枳是江南橘,臭味差池为底栽。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八
凝脂薄晕带香醪,镜里傅红胜茜桃。点色分明和水墨,果然相马九方皋。
又四首 其二
可人期不来,天寒日复暮。徙倚下庭阶,回风动芳树。
题冯慰联秋耕图
大观局尺幅,千里只一目。故人期不来,秋江浪如屋。
和叶荭渔友赵某墨菊二首 其一
缟袂仙人今尚存,全凭墨客与招魂。师雄他日重相忆,却下较浮过范村。
和刘季云 其二
何年正始返馀风,往日文章付太空。老去清愁人不识,西风吹损酒颜红。
暑夜感言四首 其二
圆荷发朱华,杂佩风泠泠。散发出林下,微凉生广庭。
抚襟延夕爽,萋然怀袖馨。抚兹念远人,仰看参辰星。
亮无鹍鹏翮,逍遥徙南溟。
题画梅四首 其二
行踪不到处,石路生青苔。东风动南枝,微阴潭上来。
代休洗红二首 其二
休洗红,洗多红。色故旧爱牵人心,那如胶漆固。婕妤早年长信词,先秋纨扇当知之。
二月二十六日将之山左旅次倚装口占
指望天涯愿未酬,伏波肯类贾胡留。倚装行色匆匆甚,风送斜阳下小楼。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七
冻香曾泛绮窗纱,飘落西湖处士家。若问江南好风景,多应攀赠亚枝花。
秋夜怨二首 其二
汝南晨鸡腷膊声,谯楼寒鼓催残更。披衣起坐天欲明,欲明不明鼠啾唧,残灯光堕四壁昏。
秋海棠二首 其二
腰肢无力袅睛晖,早岁丰姿转眼稀。神女朱丝遗杂佩,杜秋红泪渍罗衣。
相看照水风情晚,又怕芳时火急归。石上紫苔花落尽,却教暮雨傍阶霏。
赠伶人孙兆蓉四首 其二
岐王宅里旧歌弦,得友维摩也自贤。一阕鹧鸪两行泪,江南肠断李龟年。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二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四
哭黄藜阁同年 其四
梅花绝句八首 其八
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 其二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五
送春日画海棠因题四绝亦古人感时物之意也四首
题画七首 其三 桃柳
忧乱
应夔丞锄击革匪宋教仁歌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二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八
果园于春前四日来书久不作答为赋寄怀二章 其一
为郭三蓉汀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八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三
画梅为陆简敬 其三
拟古三首 其二
题梅花美人四首 其一
杨柳枝词六首 其四
之梧塍途中作
和刘季云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九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二
杨柳枝词六首 其二
儗曹子建杂诗五首 其二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三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六
送鲤南四弟之苏州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三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二
虞山杂咏和常熟周天福
题梅三首 其二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三
春草四首 其三
和果园闲情四咏 其一 咏别
书赵焕文死节传后
子夜秋歌八首 其五
题梅花美人四首 其四
乱中杂感五首 其五 同胞
采蒪曲四首 其二
长沙叶德辉母马太夫人八十寿言次叶公韵四首 其三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二
舟泊浒墅关梦得两绝句晓起仅记野烟句因足成一绝
梅花杂题四首 其四
十二日消寒六集代白纻词二首 其一
偶感和樊须钦女士二首 其二
子夜秋歌八首 其六
子夜冬歌八首 其六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一
白荷二首 其一
重九前一日晚眺
兴汉谣
题君山望江楼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一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六
既和二诗复成二绝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