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曾是昌黎巨眼观,花开十丈绕烟峦。人来窈窕冲融里,太华峰高玉井寒。
初夏登城
新树团团暗夕霏,暮江风物换芳菲。蔷蘼花好刺伤手,不共青春独后归。
题秦生伯未严生苍山霜林觅句图
携手赴泉皋,野草凄以长。回风动地来,华叶渐纁黄。
短景逮零节,忧思薄中肠。愿言托微吟,各自爱景光。
思绪渺秋烟,离合争毫芒。俯拾暂相假,欲言转茫洋。
安得乘天风,遐览出大荒。
梅花十首 其四
山寺疏钟醒薄醺,林梢花雨正缤纷。数声啼鸟唤残月,一夜相思霏冻云。
端阳日题梅
昨收梅雨昼初长,泼墨无聊写冷香。回首东风成一例,江南今日已端阳。
和刘季云
故山琴剑自翛然,赢得清才类谪仙。世变频仍言不得,笑揩白眼看青天。
黄河篇
羽渊饮血黄熊化,庞狐九尾涂山嫁。天遣真王出石纽,浊流倒撞天河下。
八年疏瀹肇启谁,崇伯有子天为悲。大费朝发烈山焰,庚辰夜走巫支祁。
岳麓碑成专阃寄,股胫无毛不告瘁。荆扬稻稌桑土蚕,一凿龙门开美利。
西门邺令锄奸狙,绵钱十万穿漕渠。二千年来故道徙,遂令淮海悲其鱼。
汉家永平二渠酾,依然曲直一千里。惜哉故事不允终,修筑金堤计方轨。
吁嗟乎千秋万岁颂神禹,九载勤劳作怨府。云何师鲧不受诛,我为崇伯呼天告冤苦。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四
传说江妃粉黛销,长门终日雨萧萧。三郎毕竟多才思,尚有珍珠慰寂寥。
秋兰为吴伟卿题四首 其二
何年屈宋降衙官,芳到无言契赏难。寂寞秋塘照空影,袅烟垂露不胜寒。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二
水云低压柳
和恽荫堂 其二
大错何人铸六州,愿来东海狎沙鸥。怕看桃李急芳夜,又见芙蓉泣素秋。
爝火邓林馀宿恨,夕阳衰草动边愁。自嫌磊块浇难尽,酒力销沉强倚楼。
杨柳枝词六首 其五
体态苗条不自持,春来瘦损旧腰肢。谁怜飞絮娇无力,缓带斜阳上酒旗。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二
断送春光不自怜,天涯人去雪盈巅。暗摇尘梦来芳榭,吹碎乡心入年筵。
碧玉年华惊逝水,绿阴门巷繫连钱。最嫌飘荡无归束,一霎青青过禁烟。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一
东风泛晴和,陌上芳尘飞。姣姣桃李花,时至生光晖。
宿麦冻朝烟,草露亦未晞。农人事春畴,荷锄出柴扉。
桑条蚕妇筐,黄鸟随人飞。百物熙阳春,揽观淡忘归。
还凭樽酒中,窥此造化机。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六
春秋明大伦,首在诛乱贼。公羊今文家,陈说多荧惑。
蔡仲出君事,悖逆难可饰。乃曰姑舍是,行权道乃得。
此岂圣人意,人道将灭熄。董生汉大儒,繁露有遗忒。
将之申浦舟中作
芳草无情接远天,故园西望思绵绵。东风送雨春潮晚,数点桃花飞上船。
梅花杂题六首 其三
芳华难觅旧时楼,花事频年纪胜游。啼鸟一声珠露晓,长烟斜押树梢头。
偶感和樊须钦女士二首 其二
漠漠林阴绕岸斜,渐看塘堰泛萍花。怀人忆事无情绪,一任风光化落霞。
落花次沈石田韵五首 其四
漫天飘泊雨初晴,瘦尽风情百感生。辽塞当年垂老别,长安三月丽人行。
忍抛秾艳供痴蝶,閒话凄凉剩晓莺。二十四番容易过,鬓丝潦倒最分明。
子夜春歌八首 其二
郎心似浮云,夜夜风雨多。妾心似明月,圆缺当奈何。
子夜秋歌八首 其八
落叶御长风,随郎去处飞。一叶一片心,熨贴身上衣。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题画七首 其四 酴醾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二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五
梅花杂题六首 其五
子夜秋歌八首 其六
子夜夏歌八首 其二
陈少蘅
别幼涛后伴书福建并示陈生荔亭二首 其一
题暮江秋色图
子夜秋歌八首 其七
题秋江泛棹图二首 其一
为章诚叔同门画梅
赵焕文茂才挽歌 其二
梅花绝句二首 其二
落花五首 其二
和叶荭渔友赵某墨菊二首 其一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二
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一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六
梅花绝句四首 其三
题青浦陈夏二公祠次陆静涵年伯韵
表忠录题辞
苏州有僧名虚生者,以诗要结善男女充报馆访员,傥亦所谓善知识也 ...
鞦韆谣
题冯慰联秋耕图
夕阳四首 其四
暮山寒雨
和顽道见寄
咏怀拟长吉体
抚晋人西洲曲意
秋兰为吴伟卿题四首 其四
乘车行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其三
偶题二首 其二
杨柳枝词六首 其二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一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二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二
子夜夏歌八首 其七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陈少蘅岁暮旋里留别答以赠言一章
题吴絅斋 其三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二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四
题梅四首 其四
梅花十首 其一
题莫愁图
寄谢生冶盦
梅花十首 其二
踏青词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四
七夕词次周韬甫韵同秦许二生作 其二
次益生韵二首 其一
采莲曲和刘君曼四首 其一
七夕词次周韬甫韵同秦许二生作 其一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四
题画梅四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