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劝梦得酒
鸟
李夫人
杭州回舫
惜牡丹花二首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
乌赠鹤
闺情
自咏
新涧亭
见紫薇花忆微之
一丛暗澹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骊宫高
池上早夏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首也
续古诗十首 其二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放言五首·其五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
不二门
秦中吟十首。议婚(一作贫家女)
春来
醉中戏赠郑使君 时使君先归,留妓乐重饮。
题赠平泉韦徵君拾遗
咏史(九年十一月作)
滩声
长相思
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
杜陵叟
小桥柳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卖炭翁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寄问刘白
天宫阁秋晴晚望
寄李蕲州
寄题上强山精舍寺(见王象之《舆地纪胜》)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句 其二
如梦令 其二
闲游即事
琵琶行 / 琵琶引
朱陈村
邯郸冬至夜思家
种柳三咏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
长安早春旅怀
风雪中作
花非花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上香炉峰
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早夏闲兴
逸老
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
夜雨
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纪之传好事者
初冬即事忆皇甫十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未立标榜徵归郎署予既到郡性 ...
鸟窠和尚赞
宿张云举院
微之宅残牡丹
因岩亭
不睡
题石泉
秦中吟十首(并序)
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前庭凉夜
正月三日闲行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池上幽境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
忆江南三首
宿湖中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重阳席上赋白菊
强起迎春,戏寄思黯
读张籍古乐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