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
曲江有感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赠薛涛(见张为主客图)
洛中偶作
五年职翰林,四年涖浔阳。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閤,三年刺史堂。凡此十五载,有诗千馀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为青宫长,始来游此乡。裴回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五月十五日夜月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
题灵岩寺
娃宫屧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二三月时何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
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直自当时到今日,中间歌吹更无声。
苏州故吏
赠僧五首 钵塔院如大师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逢旧
醉中对红叶
春暖
夜惜禁中桃花因怀钱员外
小桥柳
过天门街
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以此寄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闲乐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
题石泉
叹老三首 其一
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
花下自劝酒
见紫薇花忆微之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其日独游香山寺)
惜花
大林寺桃花
闲居自题,戏招宿客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 其二
达哉乐天行(一作健哉乐天行)
杨柳枝
有感三首 其三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 其二
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
有木诗八首
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今复谢病,隐于此
对酒五首 其二
和杜录事题红叶
红线毯
池鹤八绝句。鹤答鸡
上阳白发人
客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
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首诗中多叙苏杭…继和之
送张常侍西归
江郎山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蓝田刘明府携酌
醉歌(示伎人商玲珑)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周至县北楼望山 自此后诗为畿尉时作。
不致仕
独行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建昌江
池畔闲坐兼呈侍中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逍遥咏
寄题周至厅前双松 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
思旧
秦中吟十首。立碑
听弹《古渌水》 琴曲名
梦旧
酬梦得见喜疾瘳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
欢喜二偈 其二
病中辱崔宣城长句见寄兼有觥绮之赠因以四韵总而酬之
阴雨
和荅诗十首 其七 和松树
黑潭龙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时为校书郎
秋雨中赠元九
洛城东花下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