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义
扶策出林坰,同行畅野情。依依重回首,相似听泉声。
黄金台祖饯送吏部孔员外回杭
送人南归载醁醅,黄金台畔暂徘徊。停杯试问当年事,此地曾招俊异材。
柳外骅骝怜独去,花前弦管谩相催。老年共喜膺褒宠,
积庆堂为杨都御史作
君家清白远相传,裔出关西几百年。馀庆固从先世积,明时今喜后昆贤。
官联九寺声华重,诰赐双亲雨露偏。不独此身钟令美,会看簪绂更蝉联。
桃花白头翁
何事幽禽也白头,多情想是为春愁。绯桃一树花开遍,啼断东风意未休。
官舍与乡友夜酌
笑折都门柳,长亭送远行。蓟丘春色老,通浦雨花晴。
絮落沾行旆,莺啼促去程。夕阳回首处,山断暮云横。
寄家因东西南北四韵就寓怀 其四
退食闲行禁城北,平林惨淡无颜色。光阴荏苒秋又冬,乌兔循环朝复夕。
上苑霜酣枫叶红,御沟月浸芦花白。归来默默掩重门,坐拥吟眉寒恻恻。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二
露冷金风细,天高月上迟。一年惟此夜,光彩胜他时。
椿萱堂为宁波傅光熹赋
堂北幽萱晚自芳,庭前椿树更苍苍。阴联几席班衣润,色浸杯圈寿酒香。
绿叶晓涵春雨暗,黄花晴度午风凉。入窗弘敞承颜处,应是双亲鬓未霜。
送同邑孔人材
几载勤王事,驱驰不惮频。江山多在目,诗酒自怡神。
行李青囊旧,还家白发亲。悬知明到日,耕钓乐馀春。
送王仲章归乡时均辅在北
琴书收拾促归期,正值严冬雪后时。月冷关城鸡唱早,霜寒驿路马蓟迟。
心悬蓟北思严训,梦入江南念母慈。此去鹏程知有日,莫同斥鴳困藩篱。
寄武当邵郎中书来欲寄物难将故戏之 其一
折破涺缄喜欲颠,故人何事意悬悬。仙山土物如相寄,陆路难将附□便。
送张先生致仕归闽 其三
兰舟晓发潞河坝,思入平沙路几千。想淂到家寻旧业,白云书屋尚依然。
寄邵郎中因其纳宠故戏之 其一
自道精神不似先,好将真汞固丹田。如何尚有风流态,忘却糟糠伴少年。
送赵郎中致仕
两京争羡旧儒臣,致仕南归宠命新。白发萧萧辞玉阙,锦衣烁烁炫晴春。
桂林路指关河迥,枫陛恩深客梦频。想得到家多有忆,鹓行肯忘故交人。
送医官周本庸还家侄婿德贤之族兄
家近华阳古洞天,秘书曾受异人传。检方夜映壶中月,种术朝耕谷口烟。
医国多人称妙手,随时卖药不论钱。年来鹗荐承恩渥,袖得香烟下日边。
送章主簿之江宁侍郎尚文之兄也
青杨树底喜为邻,尊酒清谈几度春。诗句远宗唐律度,襟怀不减晋时人。
一官禁阙初承命,千里关河独问津。晓日都亭相别处,马蹄愁踏落花尘。
送何县丞任建阳
客边曾记旧为邻,游宦东瓯几度春。抚字花封才誉著,奏功枫陛宠岐新。
一尊岐路同倾酒,千里关河独问津。别去此心多有忆,到官毋惜寄书频。
梅花为孔叔茂题
野店疏篱曲涧浔,孤标斜傍竹林深。相思寓直西清夜,曾对寒香月下吟。
送长汀陈检讨
紫泥晓捧出金銮,思入瓯闽路渺漫。孤雁声迟秋汉迥,片帆影断夕阳残。
红兮荔雨青山湿,梦绕先茔夜月寒。明到蘋蘩供祀毕,音书母惜寄平安。
和周学士梅花诗韵
万物敷荣自有时,孤摽开处傍寒池。香浮玉署春回早,影转湘帘月上迟。
独喜冰肌含雪莹,不同蒲质望秋衰。追思东阁吟看夜,翠羽争栖第一枝。
效古出还
昔出暮还家,依帘笑相待。今出昼归来,音容竟何在。
妆台掩尘氛,菱花复谁对。伤意忽馀悲,含情且犹耐。
幼女虽娇痴,相亲还可爱。天命苟如斯,追思徒感慨。
曹义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 361篇诗文
中秋夜诗乡先生樊浩翁所作时宣德八年秋乡人医者钱宗浩诵于蓟北小 ...
静海夜泊偶成
和祭酒陈先生留别诗韵
送王先赴古田
挽周处士知县庸节之父
题寒山拾得为道士潘为善作 其二
送郭指挥之南京
挽吏部张员外父
题蓝关图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 其三
分韵得花宇贺翰林周典籍考满
送人归乡
竹鹤为何太守澄作
送郑雍言佥宪之河南
送人归老江西为于中书霈作
聚星楼为陈循理作
送人杳乡
送朱御史考绩
中秋病中口号二绝遣兴 其一
蓟门送别图
送邢中书兄弟归荥阳
送史州判彬赴云南赵州
太守郑公祥与予有相知之雅兹闻讣南还来别惭无以赙匆遽中勉述五十 ...
送廉使张宗政之山西
题梅竹幽禽二首 其二
题墨竹二首 其二
送祠祭胡郎中添麒归田
寄王思孟
送王得斋旧藁代人作分韵柳字
送严太仆宗信
口占送吴公琰兼寄宗濂等友 其一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走笔以荅之各回物状形十首 其二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十 小竹扇为大八舅援笔赋
送人省亲归福建
送御史还家
口号四绝送蔡良医孙回桐乡 其二
送姚经历复任河间
春日病中感怀四绝戏嘲同年诸知己 其三 嘲陈显良
善庆堂
送主簿归老其人清廉
贺陈都宪有戒寿
题四皓啚
小画梅竹幽禽二首 其二
和郑雍言上巳日游庆寿寺诗韵
送味道父楚兰翁
景星
挽丁副都
送黄璿太守之任河南
送同年田进士
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 其四
送王文显复任
口号四绝送蔡良医孙回桐乡 其三
赋竹
题北堂卷
寄味道四绝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