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立秋前六言

立秋前六言

宋代 晁说之

今日自须欣喜,明朝池上秋风。
听雨如听古乐,得书似得良朋。

诗人晁说之的古诗

洪泽守闸和二十二弟韵

宋代 晁说之

小舟洪泽叹嗟余,欲说人间孰得如。
蝙蝠倒悬徒颉颃,猕猴徐步谩趑趄。
岁穷云际行求雁,日暮溪头坐羡鱼。
何处长风万里浪,龙盘鳌拚蜃楼居。

观明道先生桃花菊诗作

宋代 晁说之

叹息天上暂醉时,重阳物色艳阳姿。
便生春思兼秋绪,当日董生宜一窥。

夜行自戏六五言

宋代 晁说之

触热褦襶几许,我生何艰哉。
九天星斗初转,汲井意徘徊。
不解鸣珂帝所,踉蹡没尘埃。
为问晚嫁卢姬,一笑为谁开。

依韵和高二承宣歙墨长句

宋代 晁说之

妙句之来墨妙同,信知吾道未全穷。
岂容短棹千年恨,不贮长江五月风。
眷恋孔鸾嗟叹外,磨研胶漆笑歌中。
为予留取沧浪道,使挈儿童学钓翁。

寄城中亲旧

宋代 晁说之

苍皇逐客投兰若,傍晓衾寒喜且惊。
隐隐似闻开静版,沈沈欲歇读经声。
好将迟暮此间过,强欲论思何处行。
城里有谁能念我,劳渠努力致升平。

和出郭

宋代 晁说之

万斛无多宁贮愁,不如留著寸心忧。
怕闻天假渔阳骑,莫话春迷炀帝楼。
出去暂能欣绿野,归来还是梦沧洲。
何人解赏鹪鹩赋,岂但功夫在句头。

忆天台东掖然老

宋代 晁说之

然公嗟契阔,海岳阻招携。
白法归龙树,清谈落虎溪。
著书非草具,传业谩私题。
岁暮茅楹客,临文处处迷。

再至直罗

宋代 晁说之

百叠荒山人迹绝,饥肠寒色自徘徊。
多情只有谢康乐,美酒乐歌宁再来。

忆京师上元

宋代 晁说之

艳艳灯欺月,英英人胜灯。
红绵开四照,金凤起千层。

正月六日七日书所见

宋代 晁说之

扶光岁首当何辰,荐视变异纷无垠。
既惊马日不为马,况复人日不成人。
咸疑白昼悬月魄,哗言日月本斗格。
如负如空天风愁,似食不食自毒螫。
空里黄埃下百重,日心黑气交四磔。
不知何地匿阳乌,人间百鸟竞号呼。
可怜海气使如此,杏梁瑞彩想中都。

送锺离秀才往越州

宋代 晁说之

客游会稽去,惜哉无镜湖。
云迷神禹庙,鸦护季真居。
五字君诗费,千秋我恨除。
寄来休草草,涕洎忆皇都。

秋书

宋代 晁说之

秋为枣多暑,天因禾未霜。
吁嗟尔凶虏,宜亦畏皇纲。

连日与性之王君谈遽来告别因作

宋代 晁说之

许州秀才周若蒙,星官占罢泪无从。
欧阳公死不过夏,天上文星已告凶。
常秩王回暨姚辟,排斥先儒不少容。
回第曰向窃笑之,学问文章众所问。
识此二事王氏孙,酸枣先生称祖翁。
先生易老净肇乐,晚奏象系明光中。
清净之化浃百年,寡欲爱民自祖宗。
潜仁畜德流必远,譬如乔岳生寒松。
天之生材弗浪与,不世其美安得雄。
君之积学万石虡,笔力仍关千石钟。
遑遑欲谈谁听此,秋江好渡多柔风。

迎客道中

宋代 晁说之

匆匆中夜辔,候馆若为容。
山转时藏月,河分不割风。
凭谁能食梦,总自解书空。
省内吾难倚,诗书更使慵。

读韩退之诗有作

宋代 晁说之

万树残英委泥滓,柳花成絮独高飞。
自怜织质无人赏,宛转还从洛浦归。

南门

宋代 晁说之

今上元年九月初,正南门鏁涩关枢。
城上日出三丈余,城下戢戢人嗟吁。
最怜纵横荷菜夫,欲杀青蒨成蔫菸。
驴驼啮膝聚不驱,群鸡孤鹅鸣相呼。
邈然不数羊与猪,客子四散别门趋。
逐臣过焉问何如,知者不告色不舒。
或言上皇帝有符,北门不开留翠舆。
金贼忽屯城北隅,方今明目达聪俱。
司门郎官上奏无,未几金贼来坦涂。
城南铁骑柴奚车,焚荡辅郡陵别都。
衣冠南下满江湖,白头辞臣思献书,
洪范灾异信岂诬。

次韵和韩君表怀归见寄

宋代 晁说之

旅梦何为喜别嵩,移云当日自栽松。
公孙勋业忽垂意,逋客烟霞岂不容。
笑语若同游下泽,鸡豚亦共卧高舂。
莫夸有力先归去,恐愧朝蝉与莫虹。

何事

宋代 晁说之

何事千忧自惘然,且看节物异乡边。
莺来昨日犹多吃,柳到今朝第清眠。
上巳清明徒颉颃,流觞蹴踘岂周旋。
故知白发因渠得,忍更贪愁忆往年。

眠睡

宋代 晁说之

病夫不睡情须怨,老子难眠思却清。
况复斗横催角引,梅花烂熳散秋声。

再用丰字韵对雪呈圆机

宋代 晁说之

乐只康州得娄丰,鼓箫欣喜有池龙。
鱼由米穴多争出,泥在函关广无封。
镇玉无时非北渚,磨圭在处是南容。
胡然最爱田畴事,即日归休学老农。
晁说之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4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